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复习技巧详见2023年公务员考试通用教程
【热点背景】
“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不断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服务效率。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数字技术融入数字政府建设,“掌上办”“网上办”成为政务服务标配。云平台再造政务流程,“15分钟政务服务圈”、“最多跑一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等创新模式不断涌现。同时在互联互通之下,“一网通办”“异地可办”正成为现实。
【角度解读】
【提出观点】
建设数字政府,是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必要一环。因此,只有政务发展数字化,便民服务才能精准化、智慧化。
【综合分析】
随着数字技术发展,我国政府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从早期的主要集中于“政府内部基础硬件设备建设”,到“政务官方门户网站、政务微博账号、政务微信公众号、政务短视频”,再到“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应用,无不反映了数字技术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深刻融合。
一方面,政务服务正从“政府端菜”模式向“群众点菜”模式转变。从“线下跑”向“网上办”、由“分头办”向“协同办”的趋势更加明显。比如厦门推出的“闽政通”,当人们出入公共场合时,它是“身份码”;乘坐地铁时,是“交通码”;到医院看病时,可以当“就诊码”真正实现了“一码通城。
另一方面,政府服务从“闭门施策”到“问需于民”方式的扭转。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党务公开、政务公开的推进有了数字化的助力,群众舆情被党和政府密切关注作出回应。通过信息采集、报送、校验比对、公示、检查及考核等环节以及相应的约谈、通报等奖惩措施,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政策实施的可控性,也为权力监督开辟了新途径。
【参考对策】
第一,增强基层治理的精细对接和精准回应。“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数字政府的建设,给群众和政府之间的沟通开辟了“高速通道”。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5G等技术的普及,以及网民数量和智能终端的拥有量的大规模增长,社会具备了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基础条件,也为大规模采集、利用信息,挖掘数字资源,进而提高治理能力奠定了基础。“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提高治理能力的首要前提是民众需求的获取,而数字技术在信息的采集、流通、反馈上有较强优势,因此,利用好数字信息对数字政务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二,以“服务型政府”为数字政府建设的根本目的。数字政府是信息社会背景下出现的新的治理形态,但仍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的核心思想。当前不少地方仍只是披着“数字外衣”的形式主义,简单的认为“一台电脑”“一个鼠标”的无纸化办公模式就等于数字化政府,倘使遇到停电等突发情况,不少政务工作便会难以办理;或者仅在政务大厅放置几台自助办理机器,而如何使用高龄群众往往一无所知。殊不知这样的数字化,不仅无法满足特殊群体的政府需求,还会加剧“数字鸿沟”形成。因此,地方政府数字化建设要摒弃“技术万能论”,应当做到线上线下的无缝衔接,虚拟和现实的互相弥补,避免在治理实践中单一或过度依赖数据的问题。
与此同时,多用“数字”之所能,也要多察“数字”之不能,让数字政府建设惠及更多群众。唯有如此,才能把数字政府建设的成效转化为治理效能,不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