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之后保留应届生身份,主要依据国家规定“高校毕业生从毕业之日起两年内为择业期,择业期内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可以享受应届毕业生同等待遇”,意思是只要未就业,2年内都算是应届生。
但关于“未就业”怎么认定?怎么就算失去应届生身份?
对此,国家并没有细化政策,进而导致各地各部门,认定标准不同。这里谈谈公务员考试和事业编考试对应届生身份的认定原则。
目前通行的办法是以毕业后,是否有用人单位替你缴纳社保为准,如果有企业、单位替你缴纳社保,一般认为已经落实就业,失去应届生身份。
以社保作为依据也好理解,毕竟考生与企业有无签订劳动合同,组织部和人社局无从了解,能够从公开渠道查询到的,只有社保信息。
这里需要注意几点:
1、注意是毕业后缴纳社保,经常有同学问:全日制在读期间有企业帮忙缴纳社保,是不是就失去应届生身份?
例如有同学在大一大二打工期间,有企业帮他缴纳社保;或者读研、读博期间,去企业兼职,企业帮他缴纳社保,查得到社保缴纳记录……
这些都不会影响应届生身份,因为个人信息明确显示你是在读书阶段,没有毕业,读书期间打工不算就业,拿出毕业证和学历证就能证明。
2、是社保而非医保!
社保和医保两者涵盖的范围不一样,社保包含医保。社保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而医保单纯指医疗保险。
在读高校学生也会缴纳医保,入大学后将由高校统一组织办理参保缴费,如果因为缴纳医保就算缴纳社保,失去应届生身份,那么没有一个高校学生属于应届生了。
3、三方协议、灵活就业协议、高校毕业生网签不会影响应届生身份!
有同学以为三方协议签署,就等同于已就业,失去应届生身份;还有一些同学签了灵活就业协议、高校毕业生网签,担心失去应届生身份。
现在网签系统和学信网实现同步联网,据说一旦网签成功,网页上会显示“非应届”
毕业前签署的这些协议,并不等同于正式的劳动合同,简单的说,只是考生在校期间,与企业签署的就业意向,即使签署,也不能等同于已就业。
而且现在经济形势不好,不少辅导员要求学生签署各种协议,都是为了高校应付就业统计压力“凑数据”。
这些“注水”的数据,只是为了应付教育部就业统计,和组织部、人社局对“应届生身份”认定无关。
(图片截自:https://www.dtdjzx.gov.cn/staticPage/zhuanti/gwyzkggzkgg/20201113/2773008.html)
并未提及关于三方协议、灵活就业、网签“三方协议”的内容,所以不要怕毕业前签署的七七八八各种协议。
如果考上公务员、事业编,单位要求提供空白三方协议怎么办?
一般三方协议上会写明“考上公务员、研究生,三方协议自动失效”,到时候找学校开一份空白三方协议就可以。
签署协议前,仔细观察三方协议上,是否有此类条款,如果没有,建议不要随便签三方协议,有可能解约时需要赔偿用人单位解约金。
保留应届生是否有用?
因为疫情原因,应届生身份又突然吃香起来,原因在于国家给予了应届生不少优惠政策,部分岗位定向招录应届生,相对往届生会比较容易考上。
但我们要注意,在疫情前,只有国考倾向招录应届生,省考一般不限制应届生身份。
例如2020年省考前,浙江、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江西、宁夏、青海、重庆、福建、陕西、内蒙古、贵州、广东省考、西藏这些地区,招录政策中无应届生的限制条件。报考这些地区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不需要应届生身份。
其他限制应届生的省份,绝大多数限制当年应届生,已毕业考生也没必要保留应届生身份。
国考长期仅限当年毕业应届生,往届应届生岗位很少。
现在是疫情后的第二年,应届生身份政策已经慢慢在收窄,今年不少省考已经明确限制当年毕业应届生(2021年),已毕业应届生不能报考。
如果疫情好转的话,应届生身份政策很有可能恢复到疫情前,即只有国考有应届生身份限制,省考不限、少限制,这样要想想是否有毕业后保留应届生身份的必要!
根据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安排,预计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将在2021年10月-11月左右报名,预计在2021年11月27-28日笔试。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国考竞争激烈,备考宜早不宜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