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已经结束,公务员考试网第一时间对副省和市地申论试题进行整体分析解读。综观试题,2018国考申论副省主题聚焦“想象力”,地市主题聚焦“有无”,在资料设置上,紧跟十九大政策理论风向标,加重对政策理解的考查及对政策设计和社会热点的反思。
一、副省命题点跨度较大,而地市则相对集中
副省聚焦“想象力”主题,其命题点却分别聚焦经济转型升级、科学、艺术、古文化等领域,与前几年的国考命题高聚焦不同,今年的国考副省命题跨度较大,横向覆盖面较广,几乎涉及方方面面,但角度单一,即只考查各个领域中对于“想象力”的作用,呈现由小题的较宏观到作文的较微观的趋势。这一点与去年的“以水为师”正好相反。
地市聚焦“有无”,其命题点设置思路相对集中:城市建设和乡村建设。其中农村建设考查点局限于土地政策,紧跟十九大风向标,这在几乎不进行纯政策考查的国考命题中显得很让人意外。对于城市建设的命题,依然体现了国考的一贯风格——对当前发展思路的反思,对于当前城市建设与管理中重经济和美观诉求的反思。作文聚焦“有无”,用老子思想深化主题,将社会热点和政策理论转移至哲学视角,是自去年开始的命题新趋势,国考由原来的单纯考查社会热点的储备转向社会热点和政策理论的哲学分析,表现出国考对于考生的思想深度和知识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
二、题干新颖度不足但也不乏亮点,与往年国考命题有区别
以往国考的命题以新取胜,新题型频出不穷,以概括和贯彻尤其明显,历年贯彻题型极少有重复。但从今年的国考命题来看,题型设置不是本次命题的重点和难点。贯彻题型比重减少,且题型有重复(如地市的讲解稿)或较为简单(如副省的汇报提纲)。但题型设置也不乏亮点,比如副省和地市的概括题是本次国考命题的亮点。副省概括题题干中首次将答题思路和角度进行明确规定,地市则首次出现了概述政策发展过程的考查。这些都显示了概括题型在未来的国考命题中将有更大的创新空间。
三、国考能力测查依旧偏重分析,知识储备和思想深度将是未来考生努力的方向
国考能力测查偏重分析可以从两个方面看出:第一,题干设置分析比重加大。与以往国考贯彻题型比重较大不同,今年的国考无论是副省还是地市分析比重明显加大,副省为两道分析,地市为一道分析,且都是考查难度较大的理解性分析,此外地市还设置了一道分析性概括。第二,从材料设置上看,无论是副省主题的“想象力”还是地市主题的“有无”,在设置材料时,均呈现出由表象抽象为本质的特点。这不仅仅需要考生对当前的社会热点和政策理论有一定的了解,还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需要考生有更加广泛和纵深的知识储备,以及一定的哲学素养。因此,以后的考生在备考时,不能仅仅满足于知道某一热点或某一政策,还要真正理解它,感悟它,同时对于优秀文化要积极学习和吸收,并善于融会贯通。
国考已经结束,回望今年的考题,公务员考试网专家认为国考的命题趋势更加明了,寓教于考,寓考于思,这是国考作为公务员考试领头羊的职责和使命,也是所有备考国考的考生们应该明确把握和深刻体会的。作为有志于成为国家公务员的你们,不能轻易满足于对于知识追求的浅尝辄止、蜻蜓点水,更要寻幽入微,独具慧眼。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