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国家公务员面试技巧:紧握工作线,巧解人际关系题

2015-10-24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本期为各位考生带来了2016国家公务员面试技巧:紧握工作线,巧解人际关系题。考生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每天关注社会热点;学习申论高分范文的写作;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温馨提示考生阅读下文,相信能给考生带来一定的帮助。
  仔细研读下文>>>2016国家公务员面试技巧:紧握工作线,巧解人际关系题
  人际关系”这种特色文化贯穿于企业乃至社会生活各个层面。其最大的价值在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成为工作顺利开展的润滑剂”,人并不是独立于社会的个体,而是与其他个体相互交织产生关系的一个元素,正如“人是所有社会矛盾的集合体”一样,身处其中就无法做到“独善其身”。因此,了解、认识、理解、接受、融入,不仅是职场新人的必修课,更是由学生向社会人身份转变的必经之路。
  讲这些,就是要告诉大家,不要报排斥的心态、戴着有色眼睛看待人际关系类问题,因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意义在于由内向外的融入社会。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做一个不与任何人发生交集的人,崇尚内心世界的完整和自我意义的实现,现实世界中也确实有这种人,但绝对是凤毛麟角,你我都做不到。
  目前的考试培训领域普遍把人际关系类问题理解为一种技能技巧和经验门槛问题,即所谓的“难者不会,会者不难”的问题。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一些有过工作经验的人在面对此类问题时表现出的状态相对更成熟,尤其是在事业单位有过实践经历的人在解决问题的手段上显得更老成。于是培训中的许多老师会把授课的重点放在一些惯用技巧的运用上,比如我们经常提到的“沟通、交流、汇报”这类关键词,大家肯定熟悉的倒背如流,每逢遇到问题,不是“沟通”就是“交流”,至于为什么这么做?具体说些啥?就鲜有人能说清楚了。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有些话总是让人“欲言又止”,“话到嘴边却口难开”。拨开云雾,回归本质看问题,我们从人际关系类问题所对应的测评要素入手——人际交往的意识与技巧。
  我们看这个描述中有两个关键词:意识和技巧。何为意识?就是一种观念、态度、立场、角度,是指导我们行为的初衷,是所有行动的起点,有什么样的意识,就会衍生出相应的做法。比如基督教徒在吃饭前会祷告,这种行为的内在因素是思想意识中的教义约束;比如我们看到3.1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事件会义愤填膺,发微博表示愤慨,行为的内在因素是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意识和正义感。何为技巧?就是具体的行为方式和做法,是意识的具象化,通过这些行事技巧,我们能看出这个人的内心活动。简而言之,意识与技巧就是硬币的正反面,意识指导行为技巧,技巧折射思想意识。
  测评要素是面试出题人的参考标准,也就是说,出题人通过一道人际关系类的问题(当然出题人不会称之为人际关系题)就是测差“意识”和“技巧”这两部分。作为考生,在答案中就必须并且至少要体现出这两部分。第一段阐述对问题的看法和认识,摆正态度,明晰接下来采取具体技巧解决问题时秉承的理念和原则;第二段运用技巧和方法展开具体行动,始终以第一段的内容作为指导思想,紧扣意识,达到知行合一。至于这两者孰轻孰重?在实际考试中可能并不是平分秋色,而是意识重于技巧。原因在于:首先,公职类岗位招聘仍以35岁一下的年轻人为主要群体;其次,从报考人群的实际情况来看,初涉职场的应届生或仅有不到3年工作经历的往届毕业生居多;最后,为缓解近年就业难问题,许多岗位有明确限定应届或2-3年内的往届毕业生方可报考。而这些青年群体往往步入社会时间较短,工作经验、人脉积累相对较少,尤其是在处理复杂人际关系问题上还比较欠火候。过分要求考生在解决问题时手段的灵活和高明还是有点“强人所难”的意味。并且相对整个考生群体来看,如果你在技巧方面十分老练,反而显得有点“油”、有点“过”。相反,意识与技巧的统一,知行合一,这不仅是能力要求,更是思想品质的体现,与“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不谋而合。即便在技巧上略显稚嫩和生涩, 至少在思想意识上能达到一般公职人员的要求,基本满足了组织文化的认同和融入的要求,至于后面的经验问题可以通过日积月累的培养完成,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可造之材”。
  以上的这些分析对于备考意义非常重要,一方面免得考生去揣测某些做法背后那“深不可测”的内涵,一方面也让我们在答题时有了明确的指导标准。重点来了:既然意识相对技巧更为重要,那什么样的意识才是考官希望看到的呢?说到底就是一种能“权衡好全局与个体之间关系”的意识。全局,就是能站在工作的角度理解和看待矛盾的产生;个体,就是在搞清利害关系后为了全局而做出的妥协。再通俗点讲,就是以工作为目标和前提处理人际关系的意识。也就是说,我们所采取的一切手段、方法和技巧都是以完成工作为目的,无论是对待领导的听命服从、对待老同事的谦卑恭敬,还是对待同事的体谅迁就,甚至对于某些“极品”们的忍让,都是以“工作”这个全局问题为出发。“工作”这一主题事实上为我们答好人际关系类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正当理由”。
  在所有的人际关系类问题中,无论题干是否提及,题目本身都包含一条隐含的“线”——工作线。所有的人际间的关系、矛盾、纠葛、交集都因此产生,凭空的、脱离工作主题的人际关系问题是不存在的,或者准确的说在我们面试当中是不存在的,因为它毫无意义。所以,服从领导不是迫于威严、尊敬老同事也不是委曲求全、团结同事更不是变相巴结,这一切都只有一个目的——把工作做好。综上所述,人际关系类题目表面上谈的是“人和人”的关系,其实本质上说的是“人与事”的关系。
  当你遇到领导批评的时候,即便你在怎么郁闷、苦恼、委屈,也不会把这种负面情绪延伸和扩散,因为它会影响工作。批评的对,就接受改正,说的不对,不了解情况的,只要日后把工作做到足够好,领导早晚也会对你有个重新认识。
  当你遇到老同事的加重任务、指责、甚至刁难,你都不会怀恨在心,因为说到底无非就是多干点活、多听点意见罢了,哪怕是加班加点,哪怕是些零零碎碎的小事,都是些举手之劳,何必为了这点事情搞僵了关系,给以后的工作下绊子呢。至于意见,说的对的就听取和接受,不对的就过滤掉,总比被人冷落、理都懒得理要好吧。
  当你遇到同事的误会、不理解、不配合,甚至冷言冷语时,不管谁对谁错,都不必当下计较,因为主要矛盾是工作,做好工作才是正事,同时工作也为我们提供了缓和矛盾的机会。
  那是不是只要想着工作的主线,不顾其他就行了呢?答案当然是NO。别忘了人际交往中还要学会灵活,但是这种灵活绝不是一种妥协,而是一种“面向长期稳定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对后续工作产生持续积极影响”的选择。坚持工作原则是解决当下问题,而兼顾灵活性则是为了长期考虑,这两者本身就是对立且统一的关系,相辅相成。多数情况下,我们要以原则态度对待目标,以灵活态度对待手段。两种态度贯穿于解决问题的两个阶段,在时间和空间上并不存在矛盾。例如“处理你与同事之间在某项工作上的分歧”,手段过于灵活就显得不合适,相比之下,直抒胸臆、开门见山、开诚布公的沟通方式更为合理,因为工作不等人,过于迂回的解决方法是不利于工作高效实施的。态度上以工作为先,行动上却不敢于直面,意识与技巧背道而驰,这就是典型的知行不一。
  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类的问题时,的确需要做许多功课,诸如理性归因、合理分析、调整情绪、换位思考、自我反省、主动寻求和解等等,但所有功课都来自于“把工作做好”这件事,脱离了这个主题,形而上的谈解决人际问题,就会导致想法与做法不统一的问题,让人觉得变味儿。“抓住工作这一主线解决人际关系问题”这一点就目前看来活的还是很实用的,这么好用的东西,你说你要不要把它学会?
 
  国家公务员考试用书接受订购>>————————————————————————————————————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复习教材

热点关注微信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微信新浪微博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国家公务员考试网腾讯微博订阅号国家公务员考试网订阅号、QQ群 公务员考试QQ群

分享到

切换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