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例讲:假设主旨句找主旨句

2013-07-09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学习交流QQ群 免费申论批改群: 108867028 浙江事业单位招聘:146762834 每日一练 每日热点 每日招聘 每日真题 每日讲解 每日模考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的做题过程中,考生拿到一个文段,并不知道文段中哪一句是主旨句,可以用关联关系和结构层次来找文中的主旨,但方法的熟练运用需要一个过程,况且有些考生对言语理解的反应比较迟钝,再加上考场上的紧张气氛,方法就会忘光,做题也就没有效率。

  此时,可用假设主旨句的方法找主旨句。按正常情况下,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试卷中的文段,不会超过四句,只是有长有短而已。在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题中,一个句子中的主旨句多是文段中的首尾句。在此时,如果考生先入为主,首先假设第一句为文中的主旨句,并仔细看,看完之后再概括。此时你就会对第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有一个判断,如果其是主旨句,后文即可不看,或略看;如果其不是主旨句,我们就重看尾句,当尾句不是主旨句时,我们就基本上可以判断出文中的主旨句在中间了。事实上,文段中的每一个句子在文中都有其特定的作用,有时候,我们甚至可又重点看分句,比如,我们常在文段中看到引用部分的名言警句,其实,理解力强的人可通过此来判断出文中的主旨,因为它们当中所蕴含的观点就是文中的主旨。

  怎样从形式上判断首尾句是否是主旨句呢?经过我对公务员言语题的总结,首尾句无非有以下作用。

  首句作用:

  引子:事实陈述,引入一个话题,不是主旨;

  介词引导的句子,其都是一些事实陈述,不是主旨;

  并列结构,句子作用相等同;

  文中主旨;

  援引:引用、别人的观点,不是主旨;

  提出问题,不是主旨。

  尾句作用:

  由介词引导的句子,充当补语,不是主旨;

  文中主旨;

  并列结构,各个句子的作用赞同;

  反面论证,不是主旨;

  解释说明,不是主旨;

  举例子,不是主旨。

  当我们从形式上判断出其不是文中主旨时,我们就可以不重点看首尾句了,我们就可以重点看其它句子。

分享到

切换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