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24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艾略特说四月是最残忍的季节,五月呢?“大学校园两天曝三宗命案”的惊悚犹在回荡,“十九年前朱令被投毒”的争议依然热烈,5月8日,广西少女残杀同学案审决,十三岁女孩因不满同学比自己漂亮,将其杀害肢解。5月13日,河南鹿邑县前法院院长高天峰父女被杀案告破:凶手系就读某高中的高天峰儿子雇用的网友。杀人动机是:高子嫌姐姐陪读期间管得太严。
中国那么大,校园那么多,每天甚至每小时都爆出血案,并不出奇。但一桩桩血案看下来,让人惊悚莫名的地方在于:孩子,我们不知道你为何发如此大怒?
在我们的“常识”中,成长的路上总会有种种挫折磨砺,所以有老话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同学比你富裕,比你漂亮,比你学习好,有些人会歧视你,有些人会嫉妒你,这都是传统意义上“成长的烦恼”,而师长至亲,课督严厉,一直是被奉为美德的教养方法。这些原因,真的是杀人的动因?几张水票,多次夜归,太优秀太骄傲,真的就成为被害的理由?
不用急着“谢同学不杀之恩”,被同学杀掉的,肯定不及车祸死掉得多。但是我们内心的惊慌与凛惕,来自于我们无法理解的现象:“琐事杀人”似乎正在成为常态。在这个意义上,“常识”被大大突破了。没有比这一点更撼动社会心理稳定的了。
面对少年们莫名的怒火,我们感到无力,根本在于我们无知。与他们同龄的被害者,也同样无知。抢着埋单,争芳斗艳,打牌大声,过时夜归,都会导致身边人致命杀戮,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
《致我们终将消逝的青春》是一部苍白的电影,而它唯一丰富之处是描写校园各色人等之间的隔膜。郑微碰坏了陈孝正的建筑模型,又为报复被推倒之仇而将他的饭菜倒掉,浑不知这两者对于一个凤凰男意味着什么。而导致朱小北退学的疯狂举动,是她无端被怀疑偷超市的商品,要被搜身,搜身者与被搜身者,对于这一行为的价值评判完全不同。大妈、保安与保卫处,都不认为这样做是对人格尊严的侵犯。
仅仅将这些隔膜归结于教育是可笑的。当一个社会价值观日益多元且时有冲突,全社会正在为凝集共识不懈努力的时期,对下一代的教育不卜可知。如果让我用影像表达,也许我会拍一对同桌,他(她)们肤色相同,说着共同语,写着一样的文字,但他们每一句话的语义都不相同,他们如同来自两个星系的人。猜疑,提防,误解,愤怒之火在同桌的你眼里燃烧。
大叔们,大婶们,别以为自己出离青春,就可以置身事外,或许校园里的鲜血淋漓,只是整个社会危机的缩微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