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06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快速城镇化使传统人口管理模式的缺陷日益凸显
城镇化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由农村向城镇转移的过程,突出表现为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尤以人口集聚为显著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迅猛发展,到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比超过50%,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生产力水平提高而产生的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市待业大军大规模跨区域转移,对传统人口管理模式造成明显冲击。
传统人口管理模式在快速城镇化条件下的缺陷具体表现为“三分离一狭窄”。所谓“三分离”,一是人口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分离。传统人口管理模式主要采用静态管理方式,把人口“拴”在土地上,人户高度合一。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素流动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前提,人口流动户籍却不能随之流动,造成人户分离,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二是人口管理与服务分离。传统人口管理模式缺乏服务内容,呈现人口管理与服务相分离的状态。三是财富创造与分享分离。户籍制度是传统人口管理模式的基本制度,由于三大差别的存在,户籍制度上附带着较大的福利差异。流动就业人口为居住地创造了大量社会财富,但由于不具有本地城镇户籍,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分享城镇发展成果。所谓“一狭窄”,是指入户通道狭窄。长期以来,乡村人口、流动人口入户城镇主要有三个通道:学历通道,军旅通道,随迁通道。这三个通道都不是常态化通道,特别是与数量庞大的流动人口相比,入户总人数很少,通道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