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25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对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然后按申论要求依次作答,答案书写在指定位置。
二、 给定材料
1.旨在提高务农农民生产技能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2006年9月3日正式启动。该项目由农业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今年将根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地方特色农业发展要求,在全国选择1万个村实施。中央财政将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按每村1万元的标准给予培训补助。
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介绍说,“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主要针对务农农民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及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的务农技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以村为基本单位,按照“围绕主导产业、培训专业农民、进村办班指导、发展一村一品”的要求组织实施。规划“十一五”期间在全国20万个村实施该项工程。
据介绍,“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要求各村确定40名以上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农业生产经营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的专业农民作为基本学员,开展系统培训。培训机构进村开展集中培训的时间不少于15天,根据农时季节现场指导不少于15次。通过进村培训指导,使受训农民能够基本掌握从事主导产业的生产技术及其相关知识,科学种养水平和生产经营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近年来,我国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先后组织开展了绿色证书培训、“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今年中央财政投入阳光工程的资金达到6亿元,计划培训350万人,为近三年来最高。但仍然存在培训规模小、基础条件差、机制不完善、缺乏法律保障等问题。危朝安表示,今后要大力组织开展好农业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加快中高等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2.我国在1994年的实行分税制改革,明确了中央和地方在事权和财权上的关系,梳理了政府职责,但对省级以下的政府关系的界定则进展不大,而且近几年的财政改革进一步推动了集权。如为减轻农民负担而推动的减免农业税措施,主要减免的是地方税。地方财政困难,却承担了繁重的事权,数据显示,改革以来中国70%以上的人口所需要的70%以上的公共服务是由基层政府提供的。但是这些支出的52%左右来自于中央转移支付,这意味着这些支出的决策权在中央,地方仅是中央的支出代理人。这样的体制形成了资金的大循环,即从乡、县、市、省到中央,财力层层集中,再通过转移支付等各种渠道从中央到省、市、县、乡又层层分配下来。财政资金的大循环,必然降低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另一方面,这种集权不是简单的中央集权,而是各部门在集权。每个部门既管事又管钱,结果是财力高度分散,而且部门里又分为多个口子。这势必造成资金不能放在一个池子里统筹安排,财政和财务管理分割零碎,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在财税体制上,一定限度的集权是应该的,而且是有必要的,但是不能过头,否则会造成财政管理的低效益。目前过于集中的财政体制必须改革,找到集权与分权最好的结合点。但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能否最终实现,将取决于相关部门和地方究竟能否跳出部门利益、地方利益的局限而跃升至国家利益、宏观利益的层面上考虑问题。只有冲破了各种既得利益格局的围追堵截,财政改革才可能破冰前行,新农村建设才能成功。
3.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看,解决“三农”问题仍然是我们面临的最艰巨、最繁重、最长期的任务。新农村建设的实质就是加快解决“三农”问题,而解决“三农”问题客观上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三农”问题的本质与现状,以增强政策制定与制度安排的针对性。
我国的农业问题在本质上是一个弱质产业问题。作为自然再生产与社会再生产相交织的过程,农业的弱质特征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同二、三产业相比,农业投资周期长,资金周转缓慢,比较效益低,投资于农业的生产要素一般难以得到社会平均利润和平均劳动报酬,农业部门的赢利水平长期处于偏低状态,这就带来了生产要素的“离农”倾向;二是农业受气候条件和其它自然力因素的影响极大,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农业生产效益的脆弱性、易损性要求有外部力量的扶持甚至救助。同时,我国农业具有特殊性。虽然我国农业的平均单产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但农业人口多、耕地面积少的客观条件限制了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单纯依靠农业无法实现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
我国的农村问题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公共财政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的财政政策基本呈现“城市财政”特征,农村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基本上由农民自己承担。一方面,农民需要承担特有的农业税费,与城市主要针对较高收入的税负相比,农民长期负担沉重;另一方面,农民还需要承担修路、办学、住房、养老等一系列公共福利性支出。同时,农村公共服务的缺乏限制了农村发展的活力,也是导致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国的农民问题涉及农民权益的保护与实现问题。一是生产经营权。自农村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长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农村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约束力。农业长期实行统购包销制度,产品价格背离市场供求关系,农民没有生产自主权。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虽然农业生产开始面向市场,但粮食生产依然是一项硬性任务,农村支援城市的格局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等制度设计虽然有利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但长期实施却影响了农村发展与农民增收,造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二是生活迁徙权。以城乡分治、户口管制为特征的行政性分割制度使亿万农民固定在土地上,无法自由流动。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平均每年占用耕地400万亩,而失地农民补偿机制的缺乏,使失地农民的利益难以保障。
我国的“三农”问题相互交织,不仅造成行政性的二元格局和城乡差距加大,分割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空间,而且直接造成国民经济发展的失调,明显地表现为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影响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因此,只有加快解决“三农”问题,才能不断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4.从2006年10月14日召开的济南全市农村综合改革调度会上获悉,济阳、章丘、历城、长清、平阴、商河和天桥7个县(市)区乡镇机构改革已基本完成,这标志着济南乡镇机构改革基本结束。改革后的乡镇政府主要职能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这次乡镇机构改革与乡镇党委换届有机结合,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按9至12人配备,并增加了交叉任职数量。7个县(市)区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改革前847人,通过这次改革和乡镇党委换届,现有674人,减少173人。各乡镇统一设行政机构4个、事业机构5个,7个县(市)区乡镇内设机构比改革前减少219个,精简38.5%。全市乡镇核定行政编制2775人,比改革前减少301人,精简10.8%;核定事业编制2707人,比改革前减少2171人,精简44.6%。全部定编定岗到人,实行一人一编一卡管理,这次改革共分流在编人员3871人,另外还清理清退临时工435人。
下一步,乡镇机构要转变政府职能,整合事业站所,精简机构人员,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重点强化三方面职能:一是要围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突出优化发展环境;二是要围绕搞好农村公共事业,不断强化服务职能;三是要加强社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为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5.中国2004年向农村小学、初中教育共投入经费1644亿元。其中,政府拨款分别为886亿和440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115%和130%。
教育部2005年11月10日发布的《中国全民教育国家报告》称,2004年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总额、政府拨款和生均经费都有较大提高,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国政府力争到2010年在全国农村地区全部实行免费义务教育,2015年在全国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报告说,2004年中国农村小学和初中教育总经费中,政府拨款分别占82.7%和76.6%,比2000年分别提高了16和14个百分点。中国已经建立起了以政府为主导,利用各方面力量推动农村和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体系。
中央政府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连续5年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大部分地方政府也相继增加了本级财政的教育投入,并将新增投入主要用于农村,重点支持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
中央财政为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建立了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保障机制,2001年起,累计安排农村教职工工资转移支付资金200亿元用于补贴这些地区发放教职工工资。近4年以来,中央和省级政府共投入100多亿元,为26个省的2万多所学校改造和新建1700万平方米校舍。
中国政府已经建立起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城市对农村的对口支援制度,包括省内大中城市支援本省贫困地区的学校,东部地区学校支援西部的贫困学校。发达地区和城市的教师、资金和物资源源不断地流向欠发达地区和农村的学校,以改善那里的办学条件。
此外,中国政府为落实全民教育,广泛动员和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捐资助学,进一步落实对捐资助学单位和个人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海内外团体和个人通过设立基金等方式资助家庭贫困儿童接受教育。
6.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坚2006年8月22日透露,按照人均年收入85美元的标准,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1985年的1.25亿人,下降到2005年的2365万人,20年减少了1亿多人。
刘坚在此间举行的反贫困与国际区域合作国际研讨会上说,“2004年和2005年是近五年来贫困人口减少最多的时期,2006年中央财政的扶贫专项资金达到了134亿元,今后几年还将逐年增加。”中国政府长期致力于消除贫困、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政府成立了专门的扶贫部门,在全国范围启动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扶贫开发。
根据国务院扶贫办的最新数据,到2005年底,在592个国家扶贫重点县中,有79%的自然村通了公路,95.8%的村通了电,70%的农户能够获得安全饮用水;73.8%的村可以打固定电话,87.6%的村可以看到电视节目。
此外,贫困地区各项社会事业长足发展。截至2005年底,国家扶贫重点县学龄儿童在校率达到94.7%,73.2%的行政村有了卫生室,74.6%的村有了合格的医生或卫生员。
7.陕西省农村卫生事业近几年已有长足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覆盖到1228万人,占全省农业人口的44.5%,但是乡村医疗卫生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卫生人才匮乏、服务能力较低,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返贫等问题突出。
据陕西省代省长袁纯清介绍,为了解决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省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若干意见》,决定从今年起,用3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房屋建设和设备装备,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解决农民有地方看病、有医生看病、看得起病的问题,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地方病等疫情在县级及时有效处置。
为此,陕西省政府决定用3年时间累计投入15亿元资金,专门用于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15亿元投资中,利用国债资金6亿元,省级财政拿出4亿元,市、县财政配套5亿元。
从今年起,陕西省将通过财政投入,为全省每个乡镇卫生院配置基本医疗设备,到2008年做到房屋、设备、人员三配套。按照每个村卫生室补助3000元的标准,基本完成全省村卫生室设备装备。
陕西省政府要求,各级政府应确保农村医疗卫生投入资金要用在“刀刃”上,乡镇卫生院按照“改造旧房、整修危房、无房新建”的原则改善房屋条件。为了稳定农村医疗卫生人员队伍,陕西省政府决定今后由县级财政对他们实行工资全额拨款,确保其待遇。
8.为了增强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完善农村保障体系,从2006年8月24日起,福建省财政将为全省680多万户农村农民住房实施统一保险,由省财政拨付的3500万元保费已经到位。同时,福建省还在部分地区农村启动了森林火灾保险、水稻种植保险和渔工责任保险。
据福建省保监局局长朱增镳介绍,福建省将在龙岩、南平、三明3个市试行森林火灾险,在浦城、宁化两个县试行水稻种植险,在东山县试行渔工责任险。由于农业险是一个高风险的险种,因此,此次试行的农业险,实行低保额、低费率、保成本原则,即水稻种植险由政府和农民各出50%保费,每亩最高赔偿200元;森林火灾险政府、个人各出20%和80%保费,每亩最高赔偿400元;渔工责任险政府、个人各出20%和80%保费,每人最高赔偿10万元。
福建省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省份,刚刚过去的今年第8号超强台风“桑美”造成福建省4万多间房屋倒塌,大量农田被淹,渔排被毁,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福建省人保财险公司负责人表示,实施农业保险有利于提高各级政府应对突发灾害的能力和实力,减轻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造成的损失,提高受灾群众灾后自救,恢复生产、生活的信心和能力。
据悉,此前,福建省人保财险公司在当地也曾先后开办过水稻、烟叶、水果、蔬菜、森林火灾、养猪、养鱼等多项农业险,但由于福建自然灾害频发,保险公司长期亏损,年保费 收入也从1992年高峰时的6000多万元逐年萎缩到2005年的319万元。
9.参加2006年5月13至14日在此间举行的“中国首届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的官员和专家认为,中国的减贫进程将随着新农村建设而加速推进。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厉以宁14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要实现新农村,必须加速其扶贫和减贫进程。
18年前,位于中国西南贵州省的毕节地区,在550万的总人口中贫困人口就超过310万。自1988年成为扶贫开发生产建设试验区以来,毕节的贫困人口已经降至59万人。
但厉以宁认为,这59万人和中国其他地区尚未脱贫的农村人口构成了考验中国新农村建设能否顺利实现的一块“硬骨头”,“如果农民不能摆脱贫困,新农村建设就只会是空话。”
截至2005年底,中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即人均年收入不超过683元)还有2365万,由于他们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比较差的地区,其脱贫成本和难度加大。
与会专家呼吁全社会重视新农村建设中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建议财政新增的“三农”投入,应该主要放到欠发达的乡村,同时拨出专项经费,每年为贫困农民办些实事。
据了解,农业部准备在全国范围内抓30个贫困县试点,1个县再抓1个示范村,2个联系点,考虑到不同发展水平的特点,通过抓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发展模式的新农村建设,给整体扶贫工作做出示范。
此外,今后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将转向农村,并构建起比较健全的城乡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体系、基础教育扶助体系、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这些举措都将有利于解决边远农村的绝对贫困问题。
国务院扶贫办的统计显示,上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平均每年净减少1350万,90年代平均每年净减少530万,而2002年到2005年平均每年净减少的人数只有140万。
而在去年,中国提出要建设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这为中国的扶贫工作带来新契机。对此,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会长胡富国对记者表示,新农村建设的提出,说明国家将更加重视贫困地区的发展,必然更好地重视扶贫,从而给贫困地区尽快脱贫带来希望。
10.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的地区,其中大部分地区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底子薄,农业“造血”功能差,加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经济总量不大,工业反哺农业和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极其有限,这就决定了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任务的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尚未完全具备。建设新农村的历史任务,是党中央在全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总体上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后提出来的。而西部地区无论经济总量还是人均水平,与全国水平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以贵州为例,2005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仅为全国的1.065%,人均GDP仅为全国的35.4%,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的59.67%,城镇化水平比全国低16个百分点,工业化水平比全国滞后10到18年,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有限。
城乡差距突出,统筹城乡发展难度大。农村内在的封闭性以及资源和生产要素流动性差,使西部地区农村某些比较优势难以发挥。同时,国家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能力有限,西部各省区市财政支农资金投入较少,造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严重滞后,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二元结构突出。
农村人口多,劳动力总体素质偏低,培养新型农民的任务重。西部地区农村人口比重较大,而且集聚了全国90%以上的贫困人口,劳动力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推进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的任务相当艰巨。
农业基础设施和经营方式落后,调整农业结构和提供公共服务的任务更为艰巨。西部地区农田水利设施不足且标准低。农业经营方式落后,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十分有限。农民组织化和生产集约化程度低,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线断、网破、人散”的局面尚未根本好转,无法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科技服务。
11.红十字会是国际人道主义组织,在维护人的尊严,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的境况,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受到各国人民的普遍赞誉。当前,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这个时候,中国红十字会主办该论坛,请有关专家来研究探讨公益事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近年来,中国红十字会不断加大农村工作力度,做了大量工作。事实证明,农村需要红十字会,红十字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农村中是大有可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落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条件差的问题相当突出,这是由目前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村生产力落后、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农村的现实情况所决定的。中央反复强调,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我们必须从我们党坚持执政为民、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高度,深刻认识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红十字会以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以动员人道力量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境况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事实证明,农村需要红十字会,红十字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农村中是大有可为的。
大力发展公益事业、发展红十字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在我国改革与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目标的提出,给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也提供了新的机遇、新的舞台。
三、申论要求
1.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中农村综合改革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20分)
2.用不超过30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主题。要求:概括全面,言简意赅。 (30分)
3.根据上述材料,自选某一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1500宇左右的文章。要求:重点突出,条理清楚,语言流畅。(50分)
参考答案
1.我国农村情况千差万别,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很多。农村综合改革需要解决好基层政府职能转变、机构精简、富余人员出路等问题;需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城乡利益关系,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需要农村干部转变旧的工作方式,处理好与农民群众的关系,善于在发展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条件下与农民打交道。
2.农村综合改革的目标是,按照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政府保障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促进农民减负增收和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综合改革要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进。有条件的地方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试点,暂不具备条件的省份要进一步扩大市、县试点范围,力争五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这三项改革任务。
3.集中力量、重点推进
从今年起,我们在全国农村彻底取消了农业税,中国历史上存在了两千多年的这个古老税种已经终结,这件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农业税的取消,标志着我国农村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就是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改革阶段。但要从理论和实践上真正解决其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不断探索。
一、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推进乡镇机构改革
乡镇机构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考虑乡镇政府职能问题,要从农村工作的现实状况出发,从农民群众的愿望出发,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公共行政体制的要求出发。重点强化三个方面的职能:(一)是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环境,包括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维护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和权益,加强对农村市场的监管,组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二)是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加快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发展。(三)是为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加强社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开展农村扶贫和社会救助,化解农村社会矛盾,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合理调整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和整合乡镇事业站所,精简富余人员,是乡镇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要根据职能定编定岗定员,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竞争上岗。在人员精简过程中,要关心爱护乡镇干部,妥善安置分流人员,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和积极性,不能简单推向社会。上级部门要大力支持基层改革,不得以机构“上下对口”,或用项目安排、资金分配、年终考核等手段,干预乡镇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为基层改革创造好的环境。
二、以落实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为重点,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改革
要贯彻把义务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的方针,通过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保障办学经费,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实现让每一个农村孩子都有学上、都能上得起学的目标。当前,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改革要从两个方面展开:
(一)是全面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农村税费改革以来,中央对农村义务教育体制进行了调整,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这项改革既明显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又有效保证了学校的正常运转,为农村义务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可见,必须建立和完善政府投入办学、各级责任明确、财政分级负担、经费稳定增长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各级财政都要增加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不断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
(二)是加快教育部门自身改革。我们在增加教育投入的同时,更要重视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第一,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切实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第二,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逐步缩小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发展差距。第三,合理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办学质量。
三、以增强基层财政保障能力为重点,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另外,要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国家基本建设资金增量主要用于农村,政府征用土地收益用于农村的比例要有明显增加,保持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发展和农民生活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投入不断增长。同时,进一步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要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范专项补助。中央和地方财政给基层的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和公务员工资改革、发展农村教育等补助一定要落实到位,不能把支出缺口留给乡镇一级。
要继续进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和“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改革试点。同时,要研究进一步理顺省以下财政分配关系,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努力改善县乡财政困难状况。
乡村债务是摆在基层政府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乡村债务是长期历史形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要摸清底数,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步化解。当前关键是锁定旧债,防止出现新的债务。要从农民群众和乡村干部最关心、矛盾最集中的债务着手,逐项突破,优先化解农村义务教育负债。
农村其他方面的改革,也要统筹考虑。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三项改革,直接关系到巩固税费改革成果和改革农村上层建筑,必须集中力量、重点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