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08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河南男子刘献炜曾考入南阳市卧龙区检察院,但后来放弃这份工作改卖蔬菜,他的父亲也因此与其不相往来。刘献炜说,当年放弃公务员,一是每天干的不是所学的;二是行政单位论资排辈,需要长时间苦等;三是亲戚朋友利用他的工作找他办事,不办得罪人,也没能力办。(11月27日《中国青年报》)
看过前段时间热播剧《北京青年》的人都知道,故事从主人公之一的何东“重走一回青春”开始,记述了其辞掉公务员工作,步入社会,一路打拼和成长的过程。可以说,河南男子刘献炜,简直就是何东的原型。
按道理说,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职业的权利。辞掉一个职位或工作,然后再去干另外一份职位或工作,这本没有什么奇怪之处。问题的关键是,在人们选择职业和工作的时候,有着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人人都遵循着一个“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的标准。
无论是电视剧的主人公何东,还是河南男子刘献炜,其在选择职业的时候,无疑都有着一种看着好像是“人往低处走”的表象:何东辞掉公务员后,去了一家饭馆做服务员;刘献炜则是去卖菜。这种自降身份与身价的行为,自然少不了引来何东母亲想尽一切办法阻止自己“有病”的儿子,甚至不惜当众为儿子下跪;也少不了会引得刘献炜的父亲与刘献炜断绝关系。
何东一路磕磕碰碰,最终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目标,证实了自己不当公务员要比当公务员更幸福与快乐,更有价值的内心想法;而刘献炜,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也赢得了消费者和客户的信赖,卖菜卖出了成绩甚至卖出了品牌,一家大型公司甚至愿意开出10万元的年薪请他去工作。这些无一不向我们证实了,不管在什么职位上,做什么工作,只要努力和付出,拼搏和投入,就一定有回报这个朴素的道理。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然而,无论是何东还是刘献炜,其辞职的举动,无疑都触动了其亲人及至社会的敏感神经。至少“女儿非公务员不嫁”的丈母娘已经为我们道出了这其中的内在原因:公务员“有权力,上得快,别人见了三分怕”。放弃公务员这一份“饭碗铁”稳定性好、工资待遇高、地位显赫的工作,去做被传统观念认为是低三下四的服务员或者小商贩,也怪不得有人会没办法坦然面对。
公务员以及公务员背后难受约束与监督的权力,让公务员这一职业或者说工作,有了比其它职业和工作更为强烈的优越性。这显然才是弃公务员卖菜让父亲痛心疾首的根本,才是“女儿非公务员不嫁”的丈母娘最大的狡黠和无奈。
因此,避免“非公务员不嫁”的偏执认知盛行,防止“弃公务员卖菜刺痛父亲与社会神经”,约束与监督好权力,消除特权和腐败,让公务员和其它社会职位之间,真正实现“劳动只是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实现平等与公平,无疑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这显然还有赖于包括“公务员聘任制”,“官员收入和财产申报与公开制”等一系列制度改革在内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快速与平衡的推进。
对此,我们盼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