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13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今天,诚信主要不是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在我国,理论上谈诚信,古往今来论者云集,未曾间断。再谈诚信,理论的深度与广度很难出前人左右。近年来,我国的信用指数始终处于低位运行的态势表明,当下中国最需要的不是怎么说诚信,而是怎么做诚信。眼下的诚信状态,体现出耐人寻味的特点。正如有的学者描绘的那样:每个人都希望别人讲诚信,但每个人自己不一定讲诚信;大家都可以在家里讲诚信,但出了门就不一定讲诚信;大家都可以在熟人面前讲诚信,但在陌生人面前不一定讲诚信。诚信成了要求他人的信条、小圈子里的行事规则。失信在一定程度上成了“社会常态”。我们可以轻易地从不同类群社会主体中找到失信行为,但社会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个别地方政府和官员缺乏为人民服务的诚意,公信力低。首先表现为有失公允。默许、支持甚至纵容地方利益、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干预市场正常秩序;其二表现为虚妄捞政绩。欺上瞒下,弄虚作假,谎报虚夸,沽名钓誉;其三表现为政策不稳定。工作欠缺连续性,“新官不理旧账”,“计划赶不上变化”;其四表现为暗箱操作,逃避监督等。自2006年以来开始的《小康》信用调查表明,政府官员的形象排名靠后,在2010年的《小康》调查中,超过95%的受访者认为政府信用需要建设。
第二、企业失信于消费者。由企业失信引发的社会问题层见叠出。地沟油、黑心棉、三聚氰胺风波未平,“家乐福的廉价”、“瘦肉精的高效”、 “达芬奇的豪华”、“三亚的大餐”……又波澜再起。在商业领域,弄虚作假行为猖獗,假冒伪劣招摇过市;质量欺诈、价格欺诈、合同欺诈、商标侵权、专利侵权等违法行为面广、量大;拖欠货款、拖欠贷款、偷逃税款难以遏制。商务部数据显示,我国企业每年因信用缺失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其中因产品质量低劣、制假售假、合同欺诈造成的各种损失达2000亿元。
第三、人际间缺信用。任何信用都可以归结为人际信用,企业、社会等信用差,是人际信用差在不同领域的体现。当今,不少人既不信同事,也不信朋友,甚至不信家人;既不愿向人说真话,也难以听到真话。一些贺岁片播出后引发网络热议:《色戒》说的是女人不可靠,《投名状》说的是兄弟不可靠,《苹果》则让儿子也不可靠了……这些调侃语言正是人际信用差的反映。2011年11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对1704人进行在线调查发现,有78.6%的人在与他人打交道时想过录音;35.5%的受访者表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希望录音”;85.5%的人认为在生活中录音或录像是源于“缺乏诚信的人太多”。这是人际信用差的另一种表达。
何以如此?我们认为,出在社会转型期的诚信危机,根源在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同步、不协调。这一时期,经济一直是主角,人们的眼光瞄准的是“市场”,忙的是脱贫、致富、奔小康,包含道德在内的文化只充当了配角。在发展市场经济时,我们率先掌握了市场的功用,忽略了市场的前提条件;掌握了资本的经济功能,忽略了资本的道德约束。资本使国人的义利观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在利益追逐和缺少规制保护的环境下,失信行为赢得了较宽泛的生存空间。许多人产生幻觉——失信可以“赚钱”,诚信还会亏本;失信可以“快赚钱”,诚信只有“慢收入”。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云南人事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