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申论指导:申论写作的反模块化

2013-07-26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2012公务员考试申论指导:申论写作的反模块化

一、问题的模糊性

所谓“模糊性”,是指问题不直接告诉我们要答什么,而是采取暗示的方式,用一些抽象的语言来提问。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有两个:方法一,从总体上对问题进行把握,把握提问的目的和用意;方法二,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把握答题的关键。

年份问题模糊之处解决方法类似问题

2011年国家(地市级)L县政府拟进一步宣传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模式,以期更好地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请根据“给定资料3”,以县教育局的名义草拟《给各村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写信的内容应该是什么?

根据写信的目的来确定写信内容。很明显这封信的目的是说服家长支持寄宿制。要家长支持,可以大谈寄宿制对家长和孩子的好处以及不寄宿的坏处等。2010年国家(地市级):A市市政府准备大力宣传推进对近海水域的污染整治工作,请你结合给定资料,以市政府工作人员的身份,草拟一份宣传纲要。2011年国家(省部级)“给定资料4”写道:“黄河健康生命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三善’:即‘善淤、善决、善徙’,这是一个为几千年历史所反复证明的基本事实。”请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谈谈对黄河自身规律的认识。到底是要客观地概括规律呢,还是对黄河规律谈自己的主观看法?

方法一:总体理解题干

根据题干要求,这句话本身已经概括了黄河的规律。如果只是简单的复述,这个题目就变得没有意义了。所以这个题目的重点可以放在解释黄河规律和对黄河规律的主观认识上。2010年国家(省部级):请结合给定资料中的具体事例,谈谈你对“海洋的污染将毁灭鱼儿的家园,但让人类不寒而栗的毁灭绝非仅此而已!”这句话的理解。2010年4月天津、山东、重庆(B类)三地联考H总经理采取停水36天的举措,形成强烈的社会舆论。这种舆论的实质是什么?什么是实质?

方法二:把握关键词

我们不用去查字典,根据常识,实质是指背后的、根本性的、深层次的东西。这个题目就需要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挖掘出深层次的问题。2009年国家:对“给定资料3”中林老板的心态进行分析,并指出他的心态所反映的本质问题。2010年4月天津、山东、重庆(B类)三地联考座谈会的主持人说“关键是我们如何来平衡”。这里所说的“平衡”指什么?平衡的含义。

需要平衡通常是指两个东西之间存在矛盾,平衡就是对矛盾的化解。这个题目就需要回答矛盾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2010年浙江:资料四中画线句子提到“遭遇着一个两难境地”,根据资料四、五,根据情况对此进行分析。

二、提问方式的多样化

提问方式的多样化就是指同类别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来提问。通常的题型主要有概括问题、提出对策等。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通过“翻译”将问题还原成为传统的问题。以2007年国家考试的一个题目为例:

“给定资料7”提出了“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问题。请结合“给定材料3—7”,谈谈对“持续土地利用管理”应从哪些方面评价。

这个题目问得有点怪,不仅是考生,包括很多参考资料都没有搞明白“从哪些方面评价”是什么意思,给出的答案稀奇古怪,不知所云。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对一件事物这个或那个方面进行评价,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这个方面很重要,另一个是这些方面总是容易出问题。比如我们要评价一个人的相貌,我们会把眼睛列为一个重要的评价方面,而耳朵可能就不在评价范围之内。那是因为眼睛对于人的相貌本身很重要。这里要求谈谈“持续土地利用管理”应从哪些方面评价,就是要找出在土地管理和利用过程中,很重要、但又容易出问题的那些地方。即指出在“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题型传统提问方式新提问方式解释说明概括分析问题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2007年国家:假如中央有关部门成立联合检查组,对地方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请列出此项检查所查的主要内容。什么样的东西需要检查呢?有问题的!这个问题“翻译”一下,就变成了:请指出地方在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2010年国家(省部级):权威部门指出,如果再不采取果断措施,渤海将在十几年后变成“死海”。这里的“死海”是什么意思。解释“死海”是怎么形成的,也就是海洋污染带来的问题。2010年浙江:谈谈对“大面积对化石能源实施价格补贴显然是不适宜的”这句话的理解。“……是不适宜的”说明这种做法有问题。

对策类题目从政府制定政策的角度,就如何克服资料所反映的种种弊端,提出对策建议。2011年国家(省部级):请对这些材料进行归纳,并说明我国治理黄河可以从中受到哪些启示。2008年国家:请根据给定资料9、10,分析这两个资料对搞好水电开发提供了哪些启示。2009年广东:请用不超过250字的篇幅,概括出H市政府应从材料3和材料4(仅限材料3和材料4)所涉事故中吸取的教训。前面两个问题的结构是“……提供的启示”,能够带来启示的不外就是好事和坏事,好事带来的启示就是学习他人经验,坏事带来的启示就是要避免那样做,所以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都是应该怎么做,也就是对策。“……吸取的教训”是同样的提问方式。

2012年新疆公务员考试笔试辅导课程

分享到

切换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