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的备考向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提前准备可以更加得心应手。申论考试中有一种题目,就是让考生对材料中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或观点进行分析评价。这种题是分析题中一种比较常规的题目,但是不少考生由于不能很好地把握准确地答题思路,导致在考试中得分不高,下面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tp://ww.chinagwyw.org/)的专家结合公务员教材中心的资料将这类题的答题思路分析如下。
首先,我们先来结合例题直观地体会一下这种题型:
1.“给定资料5”对内地省区”欢迎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口号提出质疑,请对此进行分析,谈谈你的见解。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
2.给定资料1中,有人认为“撤点并校”是一个“馊主意”,是“形象工程”。此项改革也被教育部“叫停”。请你对此事进行分析,谈谈你的见解。
对于这种题,在回答的时候要注意一定要坚持辩证的观点,也就是既要找到材料中该现象或观点的合理之处,又要找到它的不合理之处,进行全面的分析。具体的分析模式如下:
对于该现象或观点应该辩证的看,既有合理性的一面,又有不合理性的一面。其合理性表现在……;其不合理性表现在……,因此,我们应当辨证的看待这个问题,对于……,要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要……,不能一概而论。
接着,我们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从材料中寻找相关信息,找到这样做或这个观点的合理之处和不合理的地方,然后再把这些信息进行整合。但是有的时候,这种题目又会有所变化,需要我们在审题中尤其注意,确定具体的要求。比如2010年9月18日的多省联考申论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原题如下:
“给定资料7”提到,山西煤炭资源整合是场大进小退、优进劣退的改革,请结合资料内容,谈谈这一观点得出的主要依据。(20分)
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具有针对性。300字以内。
这道题乍看起来不是非常明确是一道什么题,但是经过仔细阅读,发现是一道分析评价题,而我们按照分析评价题来做的话又会产生问题,因为既要找到其合理性又找其不合理性,就和题目要求有明显的出入。实际上这道分析评价观点类的题目只需要我们找到这种观点得出的合理因素就可以了,不需要找它的不合理因素。然后按照这个思路寻找材料中的相关信息,把它们整合出来就可以了。
所以考生在答题之前首先要读明白题目,明确需要我们做什么,找哪些信息,这样才会有的放矢。对具体的问题要具体对待,不能只是生硬的套模板。
总之,我们在以后的申论考生中,会经常遇到这种题目,我们在考试中需要首先明确这类题目的具体答题思路,再确定完相关题目类型之后,然后按照正确的答题思路从材料中寻找相关信息,最后再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纳整合,形成最后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