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超级富豪班

2013-05-03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2013年各省公务员考试陆续落下了帷幕,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也进入了备考阶段,根据往年情况,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将在10月份启动,11月至12月笔试。希望广大考生抓紧时间,认真复习。近几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tp://ww.chinagwyw.org/)的专家提醒广大考生,提前备考,有利无害。如需系统复习方案,请考生到公务员考试教材中心选择合适的教材,抓紧时间复习。
  公务员考试大都与时事政治紧密相关,尤其是申论的命题范围基本都限定在时下的热点话题,都与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难题紧密相关,所以时政热点的备考尤为关键。国家公务员考试网特搜集了一些申论热点供考生阅读,针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背景链接】
  据报道,中山大学将于11月底开设超级富豪班。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徐勇表示,将在11月底开设后EMBA教育,要求报名者是50亿以上身家的企业掌门人。只招收30人,学期两年。目前已有人报名。
  在英国《金融时报》最新公布的2012年全球EMBA项目排行榜中,今年首次参评的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位列第11名。而该院管理学硕士项目全球排名第58位。
  针对广受非议的“富豪班”,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徐勇28日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并不存在针对身家50亿以上企业家开办所谓“富豪班”,而是中大将面向大中型企业管理人员开办“后EMBA”班,非学历的一个培训项目。该项目将面向大中型企业管理人员,所以希望参加教育培训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所在企业的资产规模最好在30亿-50亿。
  【模拟题】
  中山大学将面向大中型企业管理人员设后EMBA(高级管理人员)非学历培训班,希望参加该班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所在企业的资产规模最好在30亿-50亿。谈谈你对这个事件的看法。
  [参考解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可持续增长能力还相对薄弱,我国企业管理者的经营能力有待加强,面对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以及企业经营者管理能力的亟待提高,后EMBA培训也逐渐随之发展起来。
  首先,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我国很多企业家选择到国外接受EMBA教育,而在国内,比较有名气的有长江商学院、北大和清华等学校。随着企业家对EMBA教育需求的提升,中山大学开设后EMBA班可以说是应需而生,可以给国内的一些对管理能力学习有需求的企业家提供更多的选择;
  其次,中山大学在最新公布的2012年全球EMBA项目排行榜中位列第11名,已经具备后EMBA教育的相应教育资源和教学能力。成立这个培训班,一方面提升了中山大学在管理教育方面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让一些企业家对国内的EMBA教育有一些认可;
  最后,通过开设这种后EMBA班,中山大学也能适当创收,有更多的资金利用在改善教学和学术研究设施上。
  但是,由于国外开设此类培训班的高校多是私立大学,作为公立学校的中山大学,开设后EMBA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将后EMBA课程设在大学,占用了大学高等教育资源,可能影响学校的学历教育;第二,后EMBA教育的学费昂贵,高校收取的后EMBA班学费的利用、分配与走向是否合理。
  我认为应该采取一些措施,可以使这后EMBA班合理的开展,避免问题的产生:
  一方面,学校应该以确保大学学历教育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有序开展后EMBA教育,对教师、教室以及其他相关资源进行整合,合理安排,提高学校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后EMBA班收取的学费和资金的去向应该公开透明,而收取的这些资金,可以用来改善学术教学和研究的设施,完善后EMBA教育资源和管理机制等。
  为了企业的发展和经营,满足企业家对EMBA教育与日俱增的需求,可以增加一些学习的途径,例如,建立相应的EMBA教育培训机构,邀请高校的名师进行授课,把好的师资力量和培训奉献于社会。
  [相关评论]
  《超级富豪班蚀了大学风骨》:能按照学术规律运行的大学,事实上就跟社会上其他组织单位没有太大的本质区别,赶着潮流亲亲富、媚媚俗就在所难免。所以,遏制大学跑偏必须要回到教授治学的轨道上来,不能在行政化的路径上蚀风骨。此前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说:谁都可以媚俗,但大学不能,否则我们这个民族的精气神或将无所归依。诚哉斯言。
  《超级富豪班,这个是可以有的》:有人说这是“教育媚富”,有人说招收超级富豪班挤占了公共教育资源,有人以此批评中国大学的堕落,有人以此再次批评中国的教育产业化。希望教育公平、提升大学品格的良好愿望,是值得尊重与肯定的;但不注意招生的是中山大学后EMBA教育,而简单地加以联想和指责,则是有失公允。在笔者看来,后EMBA教育招收50亿以上身家的企业掌门人,不仅不值得惊奇拍案,反而在现阶段很有必要。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富豪们也需要学习,如果单从“市场”角度看,大学开设这样的教育满足社会需求也无不可,但是,首先招生必须符合学校培养人才的教育标准,不能因社会需求,而降低招生门槛;其次,培养必须严格执行学校的教育要求和学术要求,不能没有达到培养标准,而授予学生文凭或学位。否则就会败坏学校风气,把学校变为“学店”。我国大学拿教育资源和学术资源,不惜为一些人大开绿灯,已受到社会广泛质疑。在这种质疑声中,中山大学此举,给高等教育的警示是,如果不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回归教育本位和学术本位管理,一些大学只会在功利化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分享到

切换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