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概括是国考申论的必考题型,如果能提高此题型的得分率势必可以为考试打下牢靠的根基。而做题的第一步即为审题,为了能够在审题环节明确材料梳理的方向,上海公务员考试网在此为大家整理总结国考中常见的作答对象。
一,措施。如阅读“给定资料 1”,概括S市为建设美丽水系、打造优美环境实施了哪些主要措施、根据“给定资料 1”,概括S市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的举措、“给定资料 2”反映了乡干部小雷在窦家梁村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请你谈谈他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的近义表述即为做法或举措,可以回到材料中重点关注动宾搭配和表示动作的描述。
二,原因。如给定资料 2 中,L 村村支书面对村民土地调整的要求,发出感慨:“这样一来,我们的压力很大,看来村里的土地调整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请根据给定资料 2,分析他为什么感到压力很大。概括原因时,回到材料寻找的要素不固定,可能是问题,可能是好的做法,可能是客观因素,要依据材料进行判定。
三,变化。如“给定资料 1”中,风林村在实施“村寨银行”项目后,发生了巨大变化。请你谈谈风林村有了哪些变化、根据“给定资料 1”,请概括小张家乡出现的新变化、根据“给定资料 3”,请分析小吴发生了哪些变化,使得村民们对她的称呼从“那个大学生”变成了“小吴”。变化从时间维度讲是从之前到现在的过渡性描述,如果字数紧张优先保留当前的现状,建议从同一角度切入概括变化,因此关键词前置也是概括变化题目常见的答案形式。
四,成效。如“给定资料 2”中,S 市进行了“局区合一”改革,请你概括这项改革的背景、措施和成效、根据给定资料 1,对调研组的调研材料,从成绩、问题和建议三方面进行概述。成效即为最终取得的积极效果或成果,也可以理解为好的做法带来的积极影响等,如果题干要求区分措施和成效则难度稍大,需要熟练掌握字的阅读方法。
以上为相对高频的作答对象,当然除此之外还有问题,功能,过程,流程等不同的概括要求,在备考中首先应该重点关注高频考察对象,掌握共性提升阅读能力,与此同时也要关注一些偶尔出现的作答对象,避免遇到创新考法而手忙脚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