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知识
烈士纪念日,是指纪念本国英雄的法定纪念日。世界上许多国家有自己法定的烈士纪念日,每年这些国家都要在本国法定纪念日举行隆重的公祭仪式,纪念本国英雄。中国烈士纪念日为每年9月30日。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规定,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每年9月30日国家举行纪念烈士活动。
素材积累
1. 热点积累
2021年9月30日上午,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各界代表一起,在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
2014年,我国设立烈士纪念日。自此,每年的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都会出席纪念活动,向人民英雄致敬献花篮,深切缅怀英烈丰功伟绩。“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崇尚英雄、缅怀英烈,一直是总书记情之所牵、行之所至。这些年,他在不同场合多次深情讲述英雄的动人故事,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之情。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一段段悲壮的故事,凝聚起全民族的精神力量,激励我们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上奋勇前行。
2. 牢记金句
(1)“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这个值得铭记于心的日子里,我们一同致敬英烈,在英烈精神的指引下奋勇前行。
(2)铭记英烈之名,重温革命志士的精神遗产,缅怀英雄烈士的历史功勋,为的是以史为鉴,以史为师。
(3)“对中华民族的英雄,要心怀崇敬,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让英雄在文艺作品中得到传扬,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绝不做亵渎祖先、亵渎经典、亵渎英雄的事情。”
(4)鉴往事,知来者。英雄的事迹和精神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出情怀。
(5)传承先烈风骨,挺起民族脊梁。身处和平年代,我们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传承英烈精神,凝聚前行的力量。
具体要求
(1)学习英雄,要以英雄之情怀强化历史责任。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背后是烈士无畏、殉为家国的崇高情怀,也是我们强心壮志、勇往无前的灯塔与坐标。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面对更加错综复杂的形势和更加艰巨的任务,我们唯有赓续先烈“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英雄气概,以冲锋的姿态和无畏的勇气,担负起实现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的历史重任。
(2)创新传播方式,讲好新时代英雄故事。英雄是时代的先锋,是行业、群体、地域乃至国家的形象表征。讲好英雄的故事,就是讲好时代的故事,讲好行业、地域乃至中国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讲好新时代英雄故事,在传播内容和题材上,要向乡村全面振兴、大国工匠精神、科技自立自强等领域拓展,展现新时代人民群众创新实践的深度和广度。在传播主题和话语上,要将“爱国”“牺牲”“奉献”等主题与“日常”“伦理”“价值”等融合,将宣传性话语与沟通性话语相结合,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增强英雄传播的精神引领和情感共鸣。在传播渠道和方式上,要大力拓展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企业等人际传播、群体传播渠道,培育社会文明风尚;要将传统媒体的专业性、引导力与新媒体的便捷性和传播力相结合,提升传播的时效度;要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建立英雄传播数据库、融媒体平台等,开展分众化对象化传播,提高传播的广度、深度和精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