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评:共产国际成立与解散皆为睿智
2013-07-19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大型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今日播出第十五集《再造国际》,介绍共产国际的建立。
共产国际即第三国际。1919年3月,列宁领导创建的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团体的国际联合组织,总部位于莫斯科。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破产,十月革命的胜利,促进了各国共产党的建立,客观形势要求建立新的国际组织。
1919年3月2日在莫斯科召开了国际共产主义代表会议,有来自21个国家的35个政党和团体的52名代表,克服干涉、封锁、内战、交通破坏等各种破坏和困难,出席了共产国际的成立大会。大会通过了《告国际无产阶级宣言》、《共产国际行动纲领》、《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提纲》等文件,宣告第三国际成立。
共产国际成立以后,在各大洲许多国家,帮助各国无产阶级建立共产党组织。其最高权力机关是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为执行委员会。总部设在莫斯科,各国共产党是它的支部。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并成为它的57个支部之一。
共产国际在捍卫马克思主义,推动国际工人运动和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反对法西斯主义和帝国主义战争,促进国际共运发展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它在欧洲、美洲、亚洲帮助各国先进工人建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协助他们培养了一批革命骨干,加速了各国共产党的成长。但是,它在工作中也有许多失误,特别是长期受斯大林大国沙文主义错误的干扰,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过消极影响,其高度集中的组织形式曾影响了各党的独立自主和各党之间的平等关系。在中国革命进程中,第三国际曾给予过帮助和支持。同时也因策略和指示的严重偏差,给中国革命带来了不良后果。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为了有效地组织反法西斯的斗争,经各国共产党同意,共产国际于1943年6月宣告解散。
从共产国际解散经过的原因分析,主要有三:一是按照马列主义的原则,革命的组织形式应该服从于革命斗争的需要,如果组织形式已经与斗争的需要不相适合时,则应取消这个组织形式。在当时看来,共产国际这个革命的组织形式已经不适合斗争的需要了。如果还继续保存这个组织形式,便反而会妨碍各国革命斗争的发展。共产国际的解散,不是为了削弱各国共产党,而是为了加强各国共产党,使各国共产党更加民族化,更加适应于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二是各国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已经成长起来,在政治上已经成熟。以中国共产党为例,中国共产党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三次革命运动,这些革命运动是连续不断的,非常复杂的,甚至比俄国革命还更复杂。在这些革命运动中,中国共产党已经有了自己的身经百炼的优秀干部,能够很好地领导着整个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三是法西斯国家作为一切血腥的侵略者,过去曾经订立过反对共产国际协定,当共产国际解散后,他们反而不愿意。通过解散共产国际,“所有反共产国际的公约将一下子失去基础”,从而可减少日本与德国形成东西两面夹击苏联的可能性。因为法西斯国家失去了对立面,减少了因对立战争而造成的人员伤亡。
事实证明:共产国际的成立与解散都充满着共产党人的睿智。由此分辨,当形式与内容不相一致时,改变形式却是能够保存内容之关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