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18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说起学术,一般的人对它往往有一种神秘感,认为它是供奉在知识界象牙塔里的东西,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肯定是知识渊博的专家。充满引经据典的学术文章,有时在深奥难懂之下还会藏匿玄机,无法被最广大的读者读懂和接受。这种将学术研究局限在“象牙塔尖”的认识,无论是对于学界还是公众而言,都是不正常的,学术的正确方向应该是走向大众。
学术研究要从知识界的“象牙塔尖”走向社会、走向大众化,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学术研究“象牙塔化”已有很久远的传统。古籍经典都是文言文,一般识几个字、会记个流水账式文化水准的普通老百姓,无法读懂文言书籍及文章,想要进入学术圣殿是基本不可能的。“五四”后提倡了白话文,为学术普及准备了前提条件,从上世纪三十年代起,一些有识之士就开始倡导学术大众化,艾思奇就写了《大众哲学》一书(先连载于报刊,1934年出版单行本),五六十年代时更提倡学者走出书斋、走出课堂和研究院所,让学术研究为人民群众服务。但时至今日,学术研究要从知识界的“象牙塔尖”走向社会、走向大众化,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一些学术著述选题冷僻,著述虽言之有物,见解亦有独到之处,但往往摆出大架,洋洋洒洒,动辄万言或数十万言,有时很简单的课题要绕许多弯子,弄得读者不知所云;学术论文大量引用他人著述,已俨然成为一种规则,某些大学学报或纯学术期刊,还规定了每篇论文必须不少于多少数量的引文及尾注,以致有的研究专著,其引用他人著述文字比例竟占全书的一半以上。
不过,学术虽然属于“象牙塔尖”里的社会精神财富,但学术成果和学术研究本身并不是情报或专利技术,故不宜把自己关进象牙塔里,而应该让学术为社会大众服务,尽可能让学术在成果确定后甚至在研究过程中就走向大众,与大众结合。为什么这样说呢?
学术是一种代表社会发展进步的新学识、新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掌握知识的前提下,在某一专业领域前人积累的基础上所取得的成果。这些成果只有公之于众,并在社会公众中获得承认、普及(或有限的普及)后,才能有助于提高公众的学养,付诸于社会实践,推动人类进一步认识社会、总结历史、建构理念,最后达到促进历史前进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学术的成功在于实践致用,即要及时拿到社会生活中去检验、使用,不能让学术成果束之高阁,封闭于象牙塔中,那样,学术研究就失去了它的本来目的和意义。
学术的成果是有时效性的,它只代表某一时代、某一阶段或某一地域特定时期的研究水平,尤其是社会科学的学术,其认识水平即学术水准会随时代的前进而变化,假如把学术成果像金银器物般物质一样秘而不宣地“储存”起来,那么,其学术的研究成果常常会随时代的变迁,或被别人超越而沦于落伍或笑弃,这对研究者而言是一种悲哀。也正因为如此,不论是自然科学方面的学术成果,还是社会科学方面的学术成果,它们都要走向应用即实现大众化,不能让学术凝固在实验室或书斋里。这里,我们特别要指出的是,学术的存在标志不仅仅是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更应该是一种走在时代和学术界前列的认知上的创造和创新。时下,我国每年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已是全球之最,但是,我们无论是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社会科学领域,其整体的创新水平还是与我国的国际地位不相适应的,在自然科学方面尚不能执世界科技进步和开启新领域的牛耳,在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也尚未在国际学术界取得占有优势的话语权,正因为如此,我们至今也不能向“钱学森之问”交出一份出色的答卷。
学术的“象牙塔化”也常常带来因近亲繁殖而造成学术退化的问题
学术走出“象牙塔”,也是学术本身获得前进或超常规突破的需要。在当代,学术“象牙塔”即指专业研究机构,它包括大学、研究院(所)、研究中心和各类学会、学术团体,所有这些研究部门、行业的专业人员,都是某一领域的专业从业者,他们是学术研究的基本主力军队伍,是主要出成果的地方,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这种学术的“象牙塔化”也常常带来因近亲繁殖而造成学术退化的问题,从而造成某些领域绵延数百上千年的“误读”笑话。例如对曹植《洛神赋》的错误解读,是从唐代开始的,直至当代许多严肃的学者,都还认为这篇名赋是曹植表达对其嫂甄氏(曹丕夫人)的爱情与怀念,还杜撰出了甄氏早在未嫁前即在洛水之畔与曹植发生了“爱情”,而我们略一查史实,可知甄氏(史未载名,她绝不叫“甄宓”)比曹植足足大了10岁,甄氏改嫁曹丕是在建安九年(204),那一年甄氏为22岁,曹植为12岁,在此之前他们并未见过面,试想,12岁的曹植怎么可能爱上22岁的嫂嫂呢?且曹丕本身是酒色之徒,甄氏则是一位贤妻良母式妇女。在曹植写《洛神赋》时,因夺嫡失败一直遭受曹丕的高压和挤压,他怎敢公然撰文悼念甄氏?实际上曹植的《洛神赋》与屈原的《湘夫人》等名篇一样,是以美女、神女来比喻他胸中的才学,希冀同是文人的曹丕能看懂寓意并赐以职务,以便一展胸中抱负。
身份可以“业余”、“外行”,但学风却不可以“业余”
学术上的“近亲繁殖”,常常发生在专业研究领域,因为科班出身的后学者大都为学术大家的嫡传学生(研究生),从一开始就接受了老师的学识观点,他们一方面可能是认识上先入为主的原因,另一方面则可能是不敢也不便“背叛”老师的看法,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很难由他们来否定老师、提出新理念,于是在学术传承中常常既传承学问、也延续谬误。也正因如此,我很赞成非专业领域自由学者或非科班的自学成才“外行”,能够加入学术领域,即实现学术研究的大众化,因为这些自由学者或“外行”没有传承的导师,因而在学术思想上就少有束缚,可以毫无顾忌地提出新的学术观点,从而形成与传统学术方法不同的研究方向、思路和理念,也许倒可以把延续一代又一代墨守成规的学术课题的研究搞活,这就是学术大众化中的“鲇鱼效应”。当然,这些非专业领域的业余学者、非科班领域的自学成才“外行”学者,其身份可以“业余”、“外行”,但学风却不可以“业余”、“外行”,这方面对他们的标准要求,与对专业人士是完全一致的。
研究课题可以冷僻,但行文却不宜晦涩
我们讲学术的大众化,是指要在文风上来一个根本的大转变。怎么转变?让更多的外行人看懂是首要的一条,学术研究课题可以怪僻,但行文却不宜晦涩,语言也要通俗;一味地玩弄拗口文字游戏,弄得只有作者、编辑两个人看得懂,这就很不好,学术无法社会化、大众化,其成果作用就受局限。时下还有一条不好的潜规则,就是如前所述,对论文的引文、尾注规定数量,好像引文越多就越有学识似的,这不仅使学术走入繁琐考据的误区,而且也会使非专业的大众读者望而生畏。至于有的学者以引文过度来故意拉长专著,则无异于向学术的醇酒中掺水,那就是面目可憎、形同抄袭了。
学术是智者奉献社会的财富,是学问家劳动成果的结晶,让学术走向大众,可以让智慧启迪民智,激励思想上的变革和理念的锐意创新,故开创健康的学术风气,用好的学术成果为社会服务,实现学术的大众化,应该成为当下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目标。
相关链接: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专题
2012山东政法干警考试专题
2012山东省公开遴选公务员考试专题
更多信息:山东人事考试信息网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山东公务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