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31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账目公开的目的,是让人看懂后进行监督的,而不是让人一头雾水的。让人看不懂的公开,都是伪公开。
在公众的期待中,一些地方的预算报告公开了。然而,很多公开的预算账本过于粗线条,账目格式更是五花八门,与公众的期待相差很远。
账目公开的目的,是让人看懂后进行监督的,而不是让人一头雾水的。让人看不懂的公开,都是伪公开。过于笼统的公开,都是不想让人看明白的应付型公开。
有调查发现,广州市质监局的公开一度非常详细,连公务接待的人次、人均标准等都公开了。然而,这些内容仅停留一个晚上便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和其他部门统一格式的“简版”预算:诸如公务用车购置费XX元、公务接待费XX元之类。这种公开向低标准看齐的现象表明,详细公开已经对粗略公开造成威胁,详细公开可能遭遇到来自粗略公开的阻力。
如此粗略公开的背后,暗藏的是一些政府部门“灵活要钱、灵活花钱”的用心。公开得太详细,意味着一举一动受到公众监督,要钱花钱都不那么自由了。于是,在公开的大势下,粗略公开成为一些人享用公款的最后藏身堡垒。
为什么这个堡垒能够存在呢?原因在于最初的制度设计,在公开的原则上很刚性,但在公开的程度上则柔性起来。这无异于给享用公款者关上一扇门时,又打开一扇窗。
在公开这个问题上,不规范则无公信。既然公开,就要让公众看得明明白白。有了充分的知情权,才会有监督权。知情不充分,监督多半无效无力。
也许,通向彻底公开的路径,比我们想象的要艰难。从一些地方公开的项目看,“其他支出”变成一个筐,最高的占本级支出的40%左右,表明一些不当财政开支急欲寻找合理出口。过惯了没名没分偷着乐的日子,一旦要公开现形,只好急匆匆在“其他”中躲一阵。在这些不当开支没有找到名正言顺的名目前,“其他”还得被它们顶戴相当一段时间。
在五花八门的公开样式中,一些地方政策研究室的上百万“课题调研费”、数十万的“重要文件起草费”赫然在目,它们原本属于行政运行方面的开支。撇开重复开支不说,这个称谓足令人唏嘘。平心而论,政研室很需要这笔资金去深入调研,以便写出资治养政的报告、文件。然而现实情况是,一些地方根本没时间去调研,这不过是个可以自由支配的名目而已。
公众并不希望每笔钱都是不花少花最好,而是希望你仔细地去花每笔钱。这里的关键是,钱要花得值、花得明白。地方预算报告公开,要读懂这份民意。
课程: 红领决胜班 | 名师密训营 | 考前强化集训营 | 全程协议班 | 其他课程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辽宁人事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