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30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2013年辽宁省公务员面试备考:题名人名言类题目解题技巧
很多考生一见到名人名言类的题目头脑一片空白,根本找不到解题头绪,例如:1、你是如何理解“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这句话的?2、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高于岸流必湍之,你怎么理解?等等一些带有文言文色彩的面试题目。这些题目如果是考官读题那么确实解答起来有难度,如果考官读题的时候还带着当地方言,考生真是叫苦连天。
根据长期教学经验跟考生分享一下这类题目的解题技巧:
第一, 抓住主体词。主体词指的是这句话中谈论的主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以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这道题为例,这道题中有个逗号,逗号之前的主体词是吏,这个词可以理解成为官吏,后半句的主体词是民,可以理解成为人民。抓住了这两个核心词就知道这句话说的是为官之人如何与其他官吏和人民相处。我们以此类推来看看第二道例题,前半句的主体词是木与林,后半句说的是堆与岸,找到主体次之后就可以得出结论这是在说个体与整体之间如何协调关系。
第二, 抓住核心词。我们来看例1中的核心词就有严、廉、能、公。这些词可以理解为严厉、廉洁、才能、公平。意思就是官吏不畏惧我严厉而畏惧我廉洁,人民不求我能力出众而要求我公平公正。例2中的核心词:秀、摧、高、湍。可以解释为:挺拔、摧残、高于、冲刷。例2的意思是:如果一颗树木高于整个森林,那么大风来的时候必将摧残它;如果堆积物高于堤岸水流来的时候必先冲刷它。
第三, 有些名人名言类的题目这些词不突出。例如你如何理解“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孔子说:“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请谈谈你的看法。这类题目没有鲜明的主体词与核心词,那么我们就要从大的角度去着手,这些题目往往说的是最基本的做人原则与做事方法,其实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只要与原文没有很大的冲突都可以发挥,并且举例论证。“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这个例题中上善若水是说善者的品行,如同水一样, 可以滋养与造福万物,却不与万物争任何东西。“厚德载物”是说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今多用来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简单说就是宽容不与人争执,道德宽厚泽被万物。说的就是人要提高自己的德行,后一个例子就是说不能光一位追求知识,而是要与周围的人探讨辩论,不然就是一个孤陋寡闻的人,就是一种求学之道。
第四, 下面给同学两道例题的答案,作为参考。
1、你是如何理解“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这句话的?
【测评要素】综合分析能力
【答案要点】
(1)“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这是中国古代廉吏的官箴。公,即公正;明,即严明。廉,即廉洁;威,即威信。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只要各级官员做到公正无私,廉洁奉公,遵纪守法,这个国家就会政治清明,国富民强,就会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和支持。
(2)反腐倡廉是时代的要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越是长期执政,反腐倡廉的任务越艰巨,越要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越要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3)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以良好的党风作保证。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统筹推进反腐倡廉各项工作,更加有效地惩治和预防腐败。
2、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高于岸流必湍之,你怎么理解?
【测评要素】综合分析能力
【答案要点】
(1) 这句话的含义是:当一个树木高于如果一颗树木高于整个森林,那么大风来的时候必将摧残它;如果堆积物高于堤岸水流来的时候必先冲刷它。
(2) 这句话告诉我们不在一个团队里不能太标新立异太突出自己,虽然自身很优秀但必须学会适应环境.审时度势。不可清高自傲、一意孤行、我行我素;应虚怀若谷,团结同事,用自己的行动,带动大家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样,你才能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
(3)另一方面,对自己要常提醒、勤敲打,改正自身存在的问题,但对那些毫无根据的飞短流长,则要明察秋毫,以正视听。
推荐内容:
【辽宁省考】面试报班赠书优惠活动
【辽宁省考】全省面试课程优惠活动
【辽宁省考】面试入门基础课程仅100元(网络课程)
【辽宁省考】面试辅导课程(面授课程)
【辽宁省考】面试热点与解析
【辽宁省考】YY讲座汇总专题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辽宁人事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