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22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关键词】
医患纠纷 医疗体制 医患纠纷裁决机制 医患关系
【热点案例】
1、2011年9月15日,曾在同仁医院就医的书法家王宝洺,举刀砍向该院耳鼻咽喉科部主任徐文,致其肌腱断裂,颅骨、尺骨、胫骨骨折,大量失血。经全力抢救才脱离生命危险。据报道,此次血案肇因于一起长达三年的医患纠纷。王宝洺认为同仁医院的手术失败导致其残疾,索赔1700多万元。然而因为医患双方所提供病历的真实性问题,三年从未开庭。最后,王宝洺选择了最极端的方式。
2、同仁医院血案并非偶发孤例,就在一个多月前,东莞市长安医院也发生砍杀医生事件,导致一死一伤。卢某年初因面部痉挛到长安医院就诊,医生刘某为其诊治,花费136元。病情未见好转,再辗转广州、北京就诊,前后共花费3万多元,病情均未见好转,对医生怀恨在心。
3、医患纠纷酿成恶性案件让舆论震惊,而患者或患者家属与医生的口角、肢体冲突更是不胜枚举。据媒体梳理,2011年发生的医生被打事件不下十起。
8月初,上海120急救医生竺某因围观者误解急救流程,在对晕倒环卫工施救过程中被打……;8月7日,湖北仙桃打工仔小曾因钱不够,手术缝合伤口之后又被主治医生强行拆线。之后当事医生贺某被停止职业资格。这一被网友称为“拆线门”的事件,引发对医德医风的普遍声讨。
9月8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生穆新林在医院被患者家属殴打;9月21日晚,湖北武汉市协和医院一患者死亡,家属和院方人员冲突,多人受伤。
4、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医患关系发生了剧烈变化,医疗纠纷不断增加,医生执业环境持续恶化。尤其是近十年间,医患暴力冲突呈井喷式爆发,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医生普遍感到执业中的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得不到保障,医生成为一个高危职业。2011法治蓝皮书对此评价说:“医疗纠纷作为一种突出的社会矛盾,一直是困扰中国医疗卫生领域的顽疾。有效处理医疗纠纷,直接关系到医患双方合法权利的保护和社会的稳定。”
【考点分析】
一、问题及其成因
1、医疗体制方面:(1)医疗资源不平衡,医疗保障不到位;(2)医院市场化运转,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管理体制不健全;(3)患者利益诉求渠道不畅。
2、医生与患者方面:(1)医疗行为专业性强,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患者弱势;(2)医风医德下降,服务质量不高,服务态度不好;(3)患者及家属维权意识大大增强;(4)部分患者欠缺医学常识。
3、医患纠纷调解机制方面:(1)统一、长效的专门机构及其处理机制缺位;(2)位、法律法规存缺陷、医疗单位管理欠缺以及患者利益诉求渠道不畅等问题。 为了保障医患纠纷裁决的公平、公开、公正,在有关部门主导下,全国正在努力构建独立的“第三方调解”机制,目前已覆盖全国一半以上的地区。按照计划,今年底前所有的县和县以上单位将建立这样的机制。 这是一个关键的制度突破,但能否走出行政化阴影,真正扮演起维护医患合法权益的重任尚需时间检验。与此同步,当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完善相关社会保险,进一步为医院减负,为患者解除经济赔偿上的后顾之忧。 伴随着中国医疗体制变革向纵深推进,尤其是公立医院的体制性变革,未来裁决医疗纠纷势必驶入法治化轨道——而这方面的缺失目前依旧令人扼腕。 惟愿患者刀砍医生21刀鉴定、处理纠纷的部门与医生关系密切;(3)法庭审理医疗案件,采信的证据也往往依赖医疗权威部门。
二、影响——危害性或意义
1、恶化了医患关系,严重干扰了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
2、医患纠纷调解成本上升,进而增加了患者的就医成本;
3、怕纠纷,致使医院不敢做需要冒险的手术和治疗,最终伤害患者;
4、引发患者对医院的日益不信任,助长“诚信”危机,败坏社会风气。
5、扰乱公共秩序,影响社会稳定;
三、政策与对策
1、政府方面:(1)加大医疗保险投入,为医院减负,为患者解除经济赔偿上的后顾之忧;(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纠纷处理机制,构建独立的“第三方调解”机制,保障裁决的公平、公开、公正。
2、医院和医生方面:(1)增强法制观念。加强学习《执业医师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增强侵权损害赔偿及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预防医疗差错与医疗事故的警觉性和责任感;(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各种操作规程,加强病案管理;(3)实施知情同意,防范医疗争议;(4)改进服务作风,提高医疗质量,建立良好医患关系;(5)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树立良好形象。
3、患者及其家属方面:(1)加强学习医疗和护理常识;(2)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维权意识;(3)积极沟通和配合,跟进医疗情况,做好记录,保存好病历本等原始材料。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吉林人事考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