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时评:和圣诞“联姻”,帮春节还是害春节

2013-08-13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中国传统节庆怎么过?“土气”点,味道十足?“洋气”点,全民狂欢?“第二届春节文化论坛”正在济南举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者岳永逸认为,如果能将传统的形式融进与个体生活密切相关的时代内容,新旧显然会双赢。他认为,应该把圣诞节纳入“大春节”文化体系中,甚至将圣诞节作为春节文化活动组织安排的序幕。(11月3日中国新闻网)

    说中国传统节日面临洋节和现代人造节庆的冲击和包围,存在文化内涵淡化、吸引力下降、年轻人热情减弱等情况,这样的判断并不新鲜;新鲜的是,居然有学者提出把圣诞节纳入“大春节”文化体系这种很傻很天真的“想法”。

    直白地说,这是让圣诞节和“春节”联姻,但由此出现的“联合体”是属于节庆还是怪胎呢?既然承认传统节日存在文化内涵淡化、吸引力下降等问题,那么,与对其构成威胁的洋节“联姻”,岂不是加重伤害?若果真联姻,不仅会让公众摸不着头脑,更会对传统节日内涵釜底抽薪,进而侵蚀公众对传统节日的情感。

    新闻中提到一个细节,说传统节日特别是春节在海外日益受到重视。有外报甚至称,全球1/3的人都庆祝春节,春节正成为一个跨国界、跨民族的节日。在这样的事实面前,笔者认为,提出圣诞节和春节“联姻”的建议,不是在挽救春节,而是在把春节文化推到悬崖边:谁愿意看到全球1/3都庆祝春节,而独独中华百姓过着圣诞节和春节联姻的“四不象”节日呢?

    就笔者的看法,传统节庆的真正争议,不在于要“洋气”还是要“土气”,而在于重振传统节庆的文化信仰和民众对其的情感尊崇。离开了文化信仰和民众情感支撑的传统节庆,就好比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当下,我们应该做的不是什么“联姻”,而是防止承载民族文化的传统节庆被侵蚀。传统节庆流淌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它就像遗传基因一样,从先辈那里一代代地传下来,把那些流传千古的优良品质注入我们的血液和生命。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一点,盲目地让传统节日依附于洋节,比传统节日被商业化裹胁更危险。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定然会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迷失自我。一个民族久已流传的文化习俗及遗存,是该民族的根基和发展的原动力,体现着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正因如此,圣诞节和春节“联姻”的建议,没有任何正当性与合理性。相反,我们应厘清公众对传统节日的模糊认识,挖掘、拓展和传播传统节庆的文化内涵,这才是传统节日存续下来的真正价值之所在。否则,在急剧变化的社会中,我们就会更快地迷失方向。

    在全球化的今天,软实力的碰撞是民族利益所在,坚持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正是坚守本民族的利益。从以色列、日韩对本民族文化的坚守,就不难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保持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坚守传统节日就是坚守传统文化。因此,认为圣诞节和春节“联姻”很傻很天真并不过分。

    传统节庆实质上是民众心中情感意愿的展示,往往蕴涵着文化观念的变化和价值立场的考量。这是我们看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应该承认,传统节日的传承与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在传统节日习俗与现代生活的契合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亟需探索的问题。如何使传统节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是一个富于挑战性的重要课题,而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防止洋节对传统节日的裹胁和消解。道理很简单,圣诞节和春节“联姻”,不是文明的延续而是断裂。

    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江西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jxgwy.com.cn)



分享到

切换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