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09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背景链接】
8月21日,中国农业大学新生开学。当天,该校公布的一个统计数据引起媒体的注意——从2002年至2010年,该校本科新生中农村户籍学生的比例一直稳定在30%以上。而今年,这一比例首次跌破30%,只有28.26%。
2011年6月中旬起,北京陆续关停24所打工子弟学校,大兴、朝阳、海淀近30所打工子弟学校相继收到关停通知,涉及近1.4万名学生。8月16日,北京市教委召开新闻通气会称,已经制定和采取了学生分流方案。就打工子弟学校关停后学生安置问题,北京市教委明确表示“保证不让一个就读的学生失学”。
【意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兴盛,教育为先。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是人生公平的起点。促进教育公平,让孩子们同顶一片蓝天,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这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惠及千家万户的幸福工程。
【原因分析】
首先,教育投入不足的制约。尽管近年来教育投入大幅增长,但是与教育发展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制约了教育条件的改善和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展。
其次,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限制。目前,城市和发达地区集中了大多数优质教育资源,而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则相对稀缺。即便在同一城市,不同学校占有的资源也存在巨大差距。虽然国家已取消了重点学校制度,但很多地方名校的“名牌效应”依然存在,加剧着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
再次,制度改革滞后的掣肘。目前,我国教育发展中,一些不利于教育公平的体制机制障碍还没有完全消除,一些促进教育公平的机制还未建立。例如,城乡中小学教师编制和工资待遇缺少同一标准;教师合理流动制度、省级政府统筹管理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机制还不完善;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造成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
此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更加重视教育,把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家庭“投资”,都希望孩子能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这造成优质教育资源供需矛盾凸显,使教育公平问题更加突出。
【具体措施】
第一,着力促均衡,有效缓解“择校热”。破解择校难题,根本在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进一步加快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校舍、设备、图书、体育场地等硬件。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机制,配足配齐农村、薄弱学校合格教师,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教学水平等。规范升学入学。应按照适龄儿童、少年数量和学校分布情况,科学划定学校服务范围,合理分配招生名额,通过规范升学入学,不给择校留机会。禁止公办学校开设“实验班”、“占坑班”,杜绝以任何名义收取择校费,切断录取择校生与获得利益的联系。
第二,强化“两为主”,惠及“民工娃”。 政府为主导。应该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纳入区域教育管理体系,指导和督促公办中小学做好接收就学和教育教学工作。公办唱主角。应扩大公办教育资源,合理调整和完善学校布局,新建、改扩建一批学校,提高公办校的接收能力。降低入学门槛,简化入学手续,禁止收取借读费。民办补缺口。发挥民办校拾遗补缺的作用,应建立健全以接收随迁子女为主的民办校的审批、管理和扶持制度,将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纳入本地规划,帮助改善办学条件。制定具体办法鼓励公办校对民办校结对帮扶,组织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轮流支教,鼓励社会各界向其捐资助学。
第三,加快补短板,破解“入园难”。必须坚持公办、民办并举,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公办园,鼓励优质公办园举办分园或合作办园,支持街道、农村集体开办幼儿园。鼓励社会力量办园,赋予在审批登记、分类定级等方面与公办园同等地位,引导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城镇小区应按规定配建幼儿园,新建小区要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
第四,实现应助尽助,资助寒门学子。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包括“奖、助、减、免、贷”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完善这一体系,把各项资助措施真正落到实处,确保每一个学生享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
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江西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jxgw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