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防治权力腐败从让官员无从“失德”开始

2013-07-08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党的十八大提出,党员干部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一段时间以来,中央高层率先垂范,各地各部门纷纷以实际行动跟进,由此带来的新风气、新气象、新官德让人民群众为之振奋,充满期待。

  一、权力腐败从官员“缺德”开始

  中国历朝历代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和德高望重的名臣曾从不同角度申论管德之内涵。他们首先都强调居官者必须具备“公正无私”之德。《尚》说:“以公灭私,民其允怀”,“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就是说执政者能以公心灭私欲除私利,百姓才能信赖归服;不偏袒少数人利益,不结党营私,国家的政令就能畅通,国家就能兴旺发达。“缺德=腐败”,这是历史与现实教训的科学总结。纵观古今中外官场史中的权力腐败,无不从“缺德”开始。公权拥有者无论在什么时侯、什么地方缺德,手中权力都会发生腐败。

  二、官德缺失的原因

  领导干部作为社会道德的引领者,必须要加强自身官德修养,否则不但会成为社会道德的反面教材,还会败坏社会风气。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少数官员道德缺失?官德缺失的原因要有以下几点:

  一方面是社会道德滑坡。当下不仅官德,整个社会道德都面临着考验,各种事件层出不穷。传统道德文化中一些好的东西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弘扬,符合市场经济的、新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形态还没有建立起来,出现了真空地带,没有了信仰、没有了道德底线和道德追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变得扭曲。

  另一方面是体制、机制不完善。长期以来,我们对官员道德建设不重视,仅从反腐倡廉的角度去约束,而缺乏相应的建设机制。

  此外,领导干部自身修养不够。许多领导干部自身忽视党性修养,忽视世界观改造,导致理想信念发生动摇。

  三、建立转型时期“新官德”刻不容缓

  关于官德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权安危的问题,古人早有深刻认识。孔子认为以德治国才能真正治好国,以德理民才能真正理好民,实行“德治”才能长治久安。所以他力主“德治”,而将以刑罚治民视为“德治”过程中不得已而用之的一种手段,必须慎之又慎。面对当今这种局面,如何重塑官德?

  一方面,从客观角度讲,“官德”必须制度化、法制化。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维系的,不具有法律的强制性。我们不能把一切都寄托在官德身上,更重要的是要有健全完善的制度保障以及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官德养成不能仅靠自律,还要靠制度保障。孟德斯鸠说过,道德约束不了权力,权力只有用权力来约束。就当前而言,约束公职人员言行的体系除了国家法律之外,还有党纪、政纪,乃至不同岗位的规章制度。只有充分明了这些法律法规,严格将这些法律法规落到实处,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官德建设才会有刚性力量支撑。

  另一方面,从主观角度讲,官员要加强自身道德的修养。在不断建立和完善反腐败相关制度、法律的同时,培育和建立现代官德也已刻不容缓。官德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通过后天学习和从政实践修养而练就的。干部要坚持以德修身,“牢记为政之本,常修为政之德”。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提高领导干部思想道德素质。

  此外,应将官德的考评置于干部的选拔任用的首位。近年来,党中央不仅从理念上倡导官德,更把官德建设提升到制度层面,贯彻到干部选拔、使用、管理、考评等各个领域。首先是在干部选拔中高度重视干部的德,突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原则。其次,将官德纳入官员考评之中。必须建立、健全一套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道德考核指标体系,将干部道德列入干部考核评价工作中。江西硕文jx.chinagwyw.org

  结语

  官德,是社会道德水平的风向标,定盘星。拯救社会道德文化,匡正全社会的道德生态,扭转官德失范是关键。端正社会风气必自精英始。首先是政治精英,影响最大的是公务员群体。每一个公职人员都很有必要重温一下毛泽东同志教导共产党员和广大干部的那句名言:“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唯有严格执法、依法行政,让令行禁止落到实处,官场才能风清气正。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江西人事考试网

分享到

切换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