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指导:测评要素

2013-08-15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面试的测评要素主要包括通用的八大能力和与职位相适应的专业能力。本文中,华图面试老师将为各位考生解读测评要素中通用的八大能力。

  举止仪表、自我情绪控制、言语表达能力侧重于通过考生的外在表现来测评,贯穿于面试始终;综合分析能力、应变能力、人际交往的意识与技巧等则主要通过考生对题目的理解和回答来进行评判。由此可见,上述八大能力可划分为两大方面:形式与内容。下文中,我们将从这两方面对测评要素进行深度剖析。

  一、形式方面

    (一)仪表仪态

    仪表仪态是考生外在的穿着打扮和言行举止表现,它体现了一位合格的公务员应该具备的仪表仪态、气质修养和精神风貌。

    仪表仪态主要从穿着打扮是否得体、言行举止是否符合礼节、是否有多余的动作三大方面来考察。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干净、整洁的外在形象体现了对对方的尊重,而公务员更是国家和政府形象的代表,因此,公务员的气质与风度应该体现职业精神与价值内涵。一般来说,考生在公务员面试中应该做到端庄、朴素、大方、得体,以稳重的举止赢得考官信赖。

    (二)自我情绪控制能力

    自我情绪控制能力是维持情绪稳定,并约束个人行为的能力。对每位考生来说,公务员面试都可以算是一次考验,面试过程中不仅心理压力大,更可能“遭遇”到考官的“刁难”,也就是面试中专门设置,用以考察情绪控制能力的压力型试题。

    在公务员面试考场上,很多考生涨的满脸通红,鼻尖出汗,或者目光黯淡、双眉紧皱,带着明显的苦恼焦急或压抑神色。考官就是通过对考生的面部表情观察与分析,判断考生的自信心、性格特征和情绪控制能力。那么对于考生来讲,一定要快速适应考场环境,面对棘手问题,可以压抑一下紧张情绪,放慢说话的语速,或者用微笑掩饰内心的紧张,尽量让面部表情和言语表现自然。

    (三)言语表达能力

    语言是考生与考官进行交流,展现自己思想、观点和风格的重要手段,建议考生在表达的时候,一定要口齿清晰,简洁流畅;题目要分条、分点来答,可以使用第一、第二、第三等这些体现层次的词汇,以体现内容的条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

    二、内容方面

    (一)综合分析能力

    综合分析能力是指对事物能从宏观方面进行总体考虑,对事物能从微观方面对其各个组成部分予以考虑。

    综合分析的宏观方面通常指的是时代背景、政策环境等宏观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要求我们了解国家相关的政策方针和当前的社会环境及发展趋势,具备良好的政治鉴别能力和是非辨别能力。

    例1、现在很多领导干部开博客,你对这种现象怎么看待?

    看到题目,我们首先需要思考两个问题:第一,现象存在的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如新兴媒体的普及以及媒体的强大力量,普通民众参政议政意识的萌发与发展,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网络民意的高度重视,建设服务型、责任型政府的必然要求等,我们找一两点做宏观背景切入就可以了。第二,现象是好事还是坏事?判断这一现象是好事还是坏事,其标准就是它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否和党中央的政治立场和政策方针保持一致。一般来说,对于新生事物存在必然有其合理性,同时新生事物刚刚出现还有不合理性的一面,辨证的分析是最为保险的答法。这道题目的宏观方面的阐述就清晰可见了。

    微观方面就是分层论证的过程,它需要思考这样几个问题:现象出现的合理性是什么?有没有不合理的一面?如果有,我们将采取什么的措施来解决它?

    宏观方面的分析加上微观方面的论证就是一道完整的综合分析类问题的思路。

    (二)人际交往的意识与技巧

    沟通协调能力指通过传递思想、观点、情感和交流情报、信息、意见,来协商、调整他人的活动,从而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使之相互配合,和谐有序地完成目标的技巧和才能。

    公务员的沟通协调能力,包括沟通和协调两种能力,沟通能力表现为与谁交流、交流什么、如何交流;而协调能力则在交流的基础上表现为如何调整交流各方面的利益和关系,使之分工协作,互相配合,和谐有序地完成行政目标。最主要的沟通能力有以下几种:

    1、“倾听”能力

    在现代公共管理中,公务员的倾听已经成为其进行有效沟通、搞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通过倾听,可以从对方的谈话中获得大量信息、学会别人的语言表达艺术、赢得别人对自己的友谊和信任以及发现与对方进行交流的融合点等。

    2、“讲话”能力

    公务员的讲话艺术是公务员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方法上的体现。通过讲话可以把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情感传递给对方。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听众,讲话可以表现为会谈、讨论、访谈、演讲等方式。

    3、克服沟通障碍能力

    影响沟通不能正常进行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来自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的障碍。

    主观方面妨碍沟通的因素主要有:公务员个人的性格、情绪、态度等的差别,使信息的沟通受个人主观因素的制约;沟通双方的知识结构、经验水平的差距过大,导致沟通障碍;公务员对信息的漠视、对下级的不信任及对上级的畏惧,使沟通无法正常进行。

    客观方面的沟通障碍包括信息渠道的不畅;承载信息的载体出现故障;组织结构过于庞大等。公务员只有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道德修养;认真收集、阅读沟通中涉及的信息;正确处理好上下级的关系;熟练掌握信息渠道和信息载体的选择和运用等,才能减少和克服沟通中的障碍。

    (三)计划组织协调能力

    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对应的考察模块是组织管理类的题型,该类试题全部取自于工作实践和生活实践,全部是现实事件的缩影。考官是想透过这一模块考察考生日常工作中的组织管理能力,考察的重点可以从测评要素中来提取:

    (1)依据部门目标,遇见未来的要求、机会和不利因素,并做出计划;

    (2)看清相互依赖的冲突各方之间的关系;

    (3)根据现实需要和长远利益做出恰当选择;

    (4)及时作出决策;

    (5)调配、安置人、财、物等有关资源。

    从上述测评要素可以看出,我们在解答组织管理类题目时,必须体现出几个能力:

    (1)制定计划的能力。需要我们充分考虑这次活动组织的过程中可能需要的要素,如活动的日程安排、参与的部门和人员、需要的设备和资料、时间、地点,所需资金等,从而制定出详细的计划;

    (2)要想保证活动过程中不出现推诿扯皮、权责不清的情况,事先要通过开会的形式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做到专事有专人,专人有专责;

    (3)你作为活动的负责人或者是领导,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主要的责任是组织调度、协调控制的作用。对于活动中人、财、物资源进行协调,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保证活动的效果;

    (4)活动在近战的过程中,很难完全的按照我们的预期进行,因此组织者一定要快速的予以反应,及时的制定决策,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5)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事后我们也要及时的总结经验教训,同时也要做好活动的善后处理,如:物资和文件的归档和汇报工作。只要做到以上四点,组织管理类问题的答案就非常完美了。

    (四)应变能力

    应急应变能力主要是通过应急应变模块来考察的。应急应变模块考察的事件是一些发生、发展的速度很快难以预料的事件,它包括两类事件:

    (1)一般性突发事件,如: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突发事件,尤其是会对正常工作秩序与原有工作计划造成不利影响的突发事件。

    (2)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如: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且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公务员是上级政府和领导意图的传递者、宣传者和执行者,同时又是基层危机管理的倡导者、决策者和监督者,而危机事件的重要特征是偶然性和广泛性,这就对公务员的紧急应急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敏锐判断、快速应变能力

    在突发事件酝酿、发生、发展过程中,必然会表现出一些迹象,因此要善于捕捉初露端倪的表面现象,见人所未见,对发生的事件进行辨别、分析,尽可能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主动有效地防范和避免事态的扩大。

    2、掌控和驾驭全局的能力

    突发事件的处置,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来不得半点马虎,需要统观全局,周全思考。既要考虑事件造成的社会影响,也要考虑造成的经济损失;既要考虑国家政策法律的规定,也要考虑当地群众的风俗习惯;既要考虑采取措施的力度,也要考虑社会的承受程度;既要考虑事件本身的处置,也要考虑其后续影响以及周边因素的作用。

    3、有效组织、沟通和协调的能力

    公共危机事件突发性、危害的严重性等特点使得仅仅依靠某个人、某个部门的力量往往难以很好应对,往往需要部门内部、部门之间乃至全社会协作,这就需要公务员有较高的组织协调能力。

    第一,能短时间内聚合各种要素,人力物力财力,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第二,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高效有序动作;

    第三,能优化调控手段,以高超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尽力以理性的而非感性的、柔性的而非暴力的、开放的而非隐蔽的方式,妥善有效地处理好突发事件,避免事件因组织拖延、调控不当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失。公务员要在紧急情况下做好组织沟通协调工作,还必须准确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情况,向专家咨询,同时与媒体及时沟通,借助媒体的力量安抚人心,争取群众的理解和协作。

    例2、某地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领导交办你去完成,你如何解决?

    例如在上述事件中,我们仅靠个人力量肯定做不到,因此我们必须调动可以调动的一切人财物要素,尤其是人的要素,例如医疗部门、公安部门、质监部门、媒体等多个方面的力量。在处理中毒事件的过程中好要有统筹全局的意识,既要考虑到受害群众的治疗,又要考虑潜在的中毒人群,还要考虑安抚群众的情绪,保证广大群众的知情权等等。自己身为突发事件的负责人,一定要把在处理问题时应具备的处变不惊的心理素质以及严谨有序的思维体现出来。

    4、处变不惊和科学决策执行的能力

    决策能力是建立在理性思维基础上的一种能力,也是应对能力高低的最终体现。危机决策的原则和程序不同于常态下的决策,具有事态的严峻性、事件的紧迫性、信息的不充分性、可用资源的有限性等特点。

    科学的决策必须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第一,要迅速查清事由;第二,要因情施策,区别对待;第三,决策要有适度超前性;第四,要群策群力,寻求最佳方案;第五,要果敢决断。

    (五)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

    求职动机是指在一定需要的刺激下直接推动个体进行求职活动以达到求职目的的内部心理活动;个人的求职目的与拟任职位所能提供的条件相一致时,个性胜任该职位工作并稳定地从事该工作的可能性较大。

    ◆ 现实性需要(解决住房、户口迁移、专业对口等)与岗位情况

    ◆ 兴趣与岗位情况

    ◆ 成就动机(认知需要、自我提高、自我实现,服务他人的需要,得到锻炼等)与岗位情况

    ◆ 对组织文化的认同

    上述是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能力测评的要素。用浅显易懂的话来说,考察考生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性的问题大多是意愿性问题,或者报考动机,考察的内容涉及考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和生活态度等多个方面。

    设计这类问题的目的在于让考官有效了解你过去和现在对工作的态度,更换工作与求职原因,对未来的追求与抱负,以及考虑本单位所提供的公务员岗位或工作条件能否满足面试者的要求和期望等。

    面试者在回答时就不能漫无边际,而是要有针对性的回答考官的问题,以充分的事实论据和坚定自信地表达来满足考官对求职者的期望和要求。对于考官来讲,他们会从你的答案中提出一些关键信息,例如对金钱和权力有强烈渴求,所提愿望与要求本单位无法满足的,不要录用,因为录用以后他因不满现状而流走,或是贪污腐败、不作为或是乱作为。进取心不强或没有什么进取心的人,必然无所事事,不求进步,不求建功立业,但求敷衍了事,这样的人是难以做好本职工作的。

    要答好此类题目,必须深度挖掘测评要素。当主考官问及报考动机时,要做到以下几点:(1)既要诚实地表明自己的需要,又要避免庸俗化,只是说什么工资待遇好、出国机会多、权力大等;(2)要强调报考职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又要突出自己报考该职位的优势,突出自己能够胜任该职位;(3)要谈出用人单位的特点、长处,对用人单位有关情况做出简明扼要、恰如其分的概括,并能自然表露出自己的思想倾向。倘若考生对报考的单位一无所知,又何谈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上述我们从形式方面和内容方面对公务员面试的通用八大要素进行了剖析,“形式为上,展现形象;内容为本,体现能力”。两方面都要做到位,确实不容易。这就要求考生多加揣摩和应用,在面试的过程中,将面试考察的要素体现出来,将自己最闪亮、最精彩的一面呈现出来。

    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江西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jxgwy.com.cn)



分享到

切换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