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
公考资讯
公考资讯
点击切换频道
2016年江苏公务员考试成“公”法则:方法与努力并重
2015-06-19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2015年江苏公务员考试已经进入尾声,各地区拟录用名单将陆续公布,整个招录工作预计将于6月底结束,在职人员预计7月底、应届生预计8月底正式报到。随着2015年江苏公务员考试的结束,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及各省市公务员考试备考工作也逐渐提上日程。由于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因此要想获得成功,努力和方法同样重要。
很多参加过公务员考试的考生都明白,考个50分是很容易的,但是再想提高呢?比如行测,从50分到60分很轻松,多点练习就可以,从60分到70分就需要强化练习,而从70分提高到80分,就必然要求更系统的复习、更加强调方法,当然也还是要多练习!而申论呢,由于没有标准的答案,考生写作缺乏方向,很多考生完全不知道申论该如何写,导致复习无所适从。
由此可以看出,系统的复习教材+科学的复习的方法+自身努力=好成绩。
一、行测复习方法
平均48秒做一题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其实无论是江苏公务员考试还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解答行测遭遇最大的难题就是速度。据统计,每年公务员考试很少能有人在规定的时间内作答完全部题目,总有部分题目来不及做。江苏公务员考试网(ww.chinagwyw.org/jiangsu)就多年的公考经验,针对这个问题来为广大考生
提供一些经验以供考生借鉴,考生们可以结合
2016年江苏公务员考试复习教材
充分撑握各种快速解题技巧,争取在笔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1、了解行测考试命题特点:题目不难 重在方法
行测考试的最大特点不是难,而是要快。用传统的解题思维来复习公务员考试显然是行不通的,公务员考试是讲究方法的考试。尤其是行测考试,每种题型都有规律可循,通过把握其命题方式才能找到最佳的答题方法,以最快速、最准确的方法完成答题。
2、复习教材最好选择2016年江苏公务员考试提前复习教材
目前来看,江苏公务员考试通用教材仍是备战我省公职类考试的主要用书。
(1)讲解系统、全面。2016年江苏公务员考试提前复习教材(http://www.jsgwyw.org/2015/0323/28756.html)对考点的覆盖率非常全面,所以该教材常会猜中很多真题,在新版江苏公务员考试通用教材发行之前,用2015年江苏公务员考试通用教材做为2016年江苏公务员考试提前教材复习是完全可以的。
(2)方法巧妙、简单。江苏公务员考试通用教材题型精讲部分主要通过对真题命题思路的研究给出解题方法,更加有针对性,避免落后的传统思维,有效率且更易让人接受。
(3)江苏公务员考试通用教材采用“考点趋势分析 + 基础知识索引 + 思路技巧点拨 + 专题分类讲解+ 真题强化训练”一体式备考,更加系统,科学;另外,也很方便,随身只要带一本书就可以,需要看哪部分就看哪部分。
(4)很多考生头疼的数学问题,一本通在讲解数学问题时,充分体现“设而不求”、“求而不算”、“算而不繁”的思想(如下图),引导考生尽可能的避免繁琐的数学计算。
二、公共基础知识复习方法
公共基础知识属于综合性考试科目,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管理和公文写作以及人文、科技、时政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内容庞杂,此科目的考察广泛存在于各地事业单位、政法干警、公务员、公安、农信社等考试当中。
从公共基础知识科目考试命题的特点来看,考题越来越灵活,考查的方式也日趋多样化,如何以“不变应万变”,快速掌握相关考点,有效提高考试成绩是每个考生颇为关注的问题。
关于公共基础知识的备考,江苏公务员考试网专家有如下建议:
第一,系统复习理论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中很多内容是考生曾经学过的知识,比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都是考试中学、大学甚至研究生阶段反复学习过的知识。因此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是一个复习、温习的过程。考生在进行这部分理论知识的学习时要注意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做到既全面了解又重点突破,在全面把握知识构架的基础上对自己比较陌生的知识点进行针对性的理解,对于大部分考生都比较陌生的法律知识也是如此。
考生在回顾、记忆知识点的同时,还要注意知识的灵活运用,要与当前时政相联系,学会用理论知识分析时政热点,因为当前的考试已经不会直接考察对知识点的记忆了,而是更多考察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第二,熟悉掌握历年真题。
历年真题可以作为分析和把握试题难度的材料,通过分析历年真题,充分了解命题规律,在此基础上针对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补充知识点,而且很多重要知识点会反复考查,这些知识点就需要考生高度的重视,重点记忆和理解,灵活运用,甚至某些真题原题会多年重复出现,因此考生要多看多练,熟悉掌握历年真题,将真题中的每个知识点都研究透彻。
第三,注重日常知识积累。
公共基础知识越来越注重考查考生的知识储备,因此,考生平时应注意知识的积累,这种积累不仅包括天文、地理、人文等方面,还包括时事政治,这不仅对于公共基础知识部分的备战至关重要,而且对于行政能力测试、申论、面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当前公务员考试更加注重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而这种考察多是结合实际问题来考察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这就要求考生平时多看报,多看新闻,关注国内外大事,特别是一些重大事件的参与人物、时间、主题等等都要注意记忆。
【典型真题】
1.2013年4月7日,习近平在( )年会上发表题为《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的主旨演讲。
A.联合国 B.上海合作组织
C.博鳌亚洲论坛 D.达沃斯论坛
【参考答案】C。解析:4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开幕上发表题为《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的主旨演讲。习近平还表示,中国将加快同周边地区的互联互通建设,积极探讨搭建地区性融资平台,促进区域内经济融合,提高地区竞争力。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专家认为,要想突破公共基础知识,考生必须扎实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学会灵活运用,同时注重日常知识的积累,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应对各种考题。当然,公共基础知识的考察范围虽然广泛,但难度并不太大,多属于常识类的范畴,相信只要考生坚持全面并有重点的复习,一定可以取得好成绩!
三、申论复习方法
【
申论为什么一直拿不了高分?
】
刚开始复习申论的时候,很多考生都会下载了很多申论资料,然后每天坚持“看资料,背范文,套模板”,然后自认为写的有点像模像样了,感觉志在必得,结果第一次上考场才发现自己对背景材料要点把握不准,作答时只记得死套模板,根本不了解申论写作的标准,资料看了这么多,考场一样茫然。成绩当时就失望加各种不理解……
【
什么样的申论文章才能拿到高分?
】
本次课程邀请了赵同勤教授给大家讲解了申论写不好的原因。赵教授将结合自身的命题及阅卷经验,给大家详细分析申论的阅卷规则及如何按点评分,考生如何快速的阅读材料、作答有哪些技巧,申论作文该如何写作等考生常常困惑的问题。
申论的特点在于答案的不确定性,只有得分点或参考答案,并不像行测那样有标准答案,这就导致考生复习中对自己存在的问题并不了解,茫然复习。尤其是作文,具体该如何写,从哪个角度写,没有明确的方向。
1、卷面要整洁 先把字写好
阅卷老师看到的,是电脑上的扫描卷,如果卷面不清晰,会非常影响扫描的效果。卷面是否整洁也影响阅卷老师的心理,就像看人一样,长得好不好看就是第一印象,这直接影响阅卷老师的判断。
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些被试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两相比较,谁更聪明一些?结果发现,多数被试都认为学生A更聪明。
2、提高阅读效率
先看题:为了增强阅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考生接触到申论试卷时,不宜先看给定资料,而应先看给定资料之后的作答要求即试题题目,也称为第一次看题目。
通读:带着问题第一次阅读给定资料,从头到尾的大致浏览一遍材料,主要目的是初步梳理出材料内容及结构,抓住有效信息。通读应该采用速读方法,一般需要3至5分钟。
精读:这时要遵循题目的逻辑顺序,认真阅读题目对应的特定部分段落。这是可以划出段落中能够挖掘揭示本质问题的词句。
3、要点要全 阐释要准
概括题、分析题、提出对策类等答题主要看“要点”是否齐全,这是评分的主要依据。从历年真题可以看出,答题要点通常在4-6个,最多不超过7个。另外阐述不准确也不能拿到全分。
4、把好写作结构
决定文章得分的三大要素,一是主题,主题跑偏基本就没戏了;二是结构,文章结构决定了文章是几类卷,分值区间;三是语句表述,确定具体分数。因此考生在平时的练习中,养成良好的答案书写习惯,形成结构分的意识,培养申论作答思维。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2015下半年江苏法院招聘聘用制书记员525人公告
热点关注
微信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
订阅号
、QQ群
、歪歪
我要在线咨询
有用(
0
)
无用(
0
)
分享
考试用书
直播课
关注微信
分享到
微信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百度
取消分享
切换频道
头条
公考资讯
已公布
制度福利
考试提醒
职位介绍
报考流程
招考公告
考试政策
复习指导
报名入口、成绩查询
报名模块
时政新闻
公务员考试时间安排
申论辅导
行测辅导
常识辅导
每日练习
历年真题
报考专题
笔试专题
面试专题
面试辅导
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
公务员考试用书
如何复习
推荐资料
服务信息播报
重要通知
其他考试
国考
山东
江苏
上海
浙江
福建
安徽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西
北京
河北
内蒙古
山西
天津
甘肃
宁夏
青海
陕西
新疆
贵州
四川
西藏
云南
重庆
吉林
辽宁
黑龙江
真题
SEO
公务员网址大全
报名入口(新)
最热话题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