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的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是行测考试部分最易上手的一类考题,因为做阅读题类似于语文考题,题型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在高压的公务员考场上,需要大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突破,这就需要一定的技巧。在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片段阅读是考查重点。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通用教材总结汇总了解答片段阅读题的常用方法及常考题型,考生在结合教材复习完此部分内容后,可结合本站提供的练习题检验复习效果。
91. 无论准确也好,鲜明、生动也好,就语言方面来讲,要求字眼总要用得恰如其意。这样,表现的概念才会准确,也才会使人感到鲜明,说得神秘一点,字眼里面还有它的声调和色彩。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是( )。
A.语言要生动、准确 B.语言有声调和色彩
C.文字很神秘 D.文字的运用要恰如其意
92. 初唐的人们探究梁、陈、北齐的祸乱之源,往往归咎于淫靡的文风,并要求建立一种新的文风,以适应唐代大一统的政治局面,这无疑对初唐文坛的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但以文风不振作为亡国之因,毕竟本末倒置。
上面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唐代大一统的政治局面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文风
B.把文风不振作为封建王朝的亡国之因是错误的
C.把文风不振作为亡国之因有利于文坛的建设
D.把文风不振作为亡国之因虽不科学,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93. 阴山以南的沃野不仅是游牧民族的苑囿,也是他们进入中原地区的跳板。只要占领了这片沃野,他们就能强渡黄河,进入汾河或黄河河谷。如果他们失去了这片沃野,就失去了生存的依据,史载“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就是这个原因。在另一方面,汉族如果要排除从西北方面袭来的游牧民族的威胁,也必须守住阴山的峪口,否则这些骑马的民族就会越过鄂尔多斯沙漠,进入汉族居住区的心脏地带。
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个论点,即( )。
A.阴山以南地区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B.阴山以南的沃野是游牧民族生存的依据
C.阴山以南的沃野不仅是游牧民族的苑囿,也是他们进入中原地区的跳板
D.阴山以南的沃野对游牧民族和汉族都是极为重要的
94. 学校党支部书记激动得眼睛闪着泪花,他说,他从事教育工作30多年了,文革中被逼得吃鼠药走绝路,自己教的学生见了都躲着走,怕沾“臭老九”的边。如今,社会风气大变了。素不相识的农民摆酒席慰问教师,县委领导作陪,这在过去连做梦也想不到的。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是( )。
A.学校党支部书记因为农民摆酒席慰问教师而激动
B.社会上尊师重教已成为一种风气
C.教师在“文革”中遭到迫害
D.学校党支部书记回顾他从教30年来的经验,感到今天素不相识的农民摆酒席慰问教师是对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95. 这部小说由于插入了过多的社会批评、嘲讽以及有关诞异的历史等等,因此显得结构松散,加上主要人物几易姓名(这一点到最后才交代),因此读者常对情节线索摸不着头脑。
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读者常对情节线索摸不着头脑是因为小说的结构松散
B.小说在最后才交代此书的结构松散
C.过多的社会批评、嘲讽及有关诞异的历史导致读者常对情节线索摸不着头脑
D.主要人物几易姓名的事情在最后才交代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参考答案及解析:
91. D[解析] 仔细阅读本段文字可知,其主旨即是文中所说的“就语言方面讲,要求字眼总要用得恰如其意。”故应选D。
92. D[解析] 本段文字论述了阴山以南的沃野对游牧民族和汉族的重要性,选项A只是说明兵家必争此地是一种现象,并没有说出其根源,选项B和C,只是单一的讲述阴山以南的地区对游牧民族的重要性,却没有说对汉族的重要性。因此,答案为D。
93. D[解析] 这段文字主要讲述党支部书记30多年的从教生涯中,文革中的情况及文革结束后发生的变化。文革后发生的巨大变化,让党支书深深体会到全党与全社会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四个选项中,仅有D项最能表达本文的主旨,故本题答案为D。
94. D[解析] 仔细阅读这段文字可知,作者支持这样一种观点:文风不振不是亡国之根本,只是亡国的一个次要因素。与题目中所给选项对照,可知应选D。
95. B[解析] 仔细阅读这段文字易知,A、C、D项均正确,而B项所说的内容文中并没有提到,故选B。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