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建设缘何遭遇“双重门”

2013-09-24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近段时间以来,关于“道德建设”的话题成为人们谈论的热点。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文明社会普遍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公民的社会操守和职业规范。一方面,道德模范层出不穷,给人们以心灵的震撼;另一方面,“老人倒了无人扶”、“带着摄像头才敢做好事”等冰冷的现实问题也让人们对如何行善心存疑虑。如何才能克服现实中的种种困境,向道德模范学习,做一个维护社会公德、坚守私德底线的人?


  “道德建设”系列评论之三


  近段时间,在各类媒体上有一个“出镜率”相当高的词语——道德,人们从各个角度分析它的重要性、必要性、面临的困境及如何救赎等。虽然,“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但今天,道德前行的步伐遇到了障碍。


  从彭宇、许云鹤到殷红彬,个体的遭遇让人们对“做好事”产生了顾虑,甚至有人大呼“救人有风险,出手须谨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受到重创。当众多人秉承“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消极原则充当冷漠看客的时候,“道德沙尘暴”正呼啸而来。


  然而,生活永远不只有一面。当“道德沙尘暴”肆虐、善念渐被遮蔽的时候,另有一缕清风拂面,在人们心中荡起层层涟漪。


  从“最美妈妈”、“最美女孩”、“最美爷爷”到“最美奶奶”……一系列“最美”草根人物的涌现让全社会感动,他们不求名利,救人于危难,有的甚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些“最美”人物的行为无疑是最有道德的,他们展现了最纯美的人性,传递了最善良的情感,填补了人们内心对道德的渴求。近日揭晓的“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更让人们深切感受到了道德力量在现代社会的迸发。


  于是,一边厢有人叫嚷着“好人难做”,另一边厢有人却无欲无求地践行着道德准则。有媒体总结这种情形说:中国社会道德生态遭遇“双重门”。为何会出现这种局面?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层面的因素。


  从个体层面来说,人自身的局限性使其始终处在与强大现实的PK战中。人们抱怨“人性冷漠”、“道德滑坡”,痛恨“麻木不仁”、“见死不救”,这说明良知和传统美德并没有消失,人的内心始终是向往真善美的。然而,人本身就是有局限的,包括自身的、社会的和历史的诸多局限。就目前的情势而言,诸多不公正现象的发生,让人们缺乏做好事的勇气,没人愿意承受“好人没好报”的恶果。


  帕斯卡尔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正是由于它而不是由于我们所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才必须提高自己。因此,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道德的原则。”也即是说,要想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必须学会“好好地思想”。所以,个体最终选择进入哪一个“门”,关键在于他在现实中如何“思想”,能不能冲破其内在的局限性:冲不破,就只能陷入“好人难做”的无奈;冲破了,就能成就道德的崇高。


  从社会层面来说,制度保障的欠缺使道德频遭“风吹雨打”。早前频频发生的“老人摔倒无人敢扶”事件,让人感慨:十三亿中国人扶不起一个跌倒老人。而在这场“摔与扶”的博弈中,道德同样受了“重伤”。有德者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失德者没有受到相应的惩罚,长此以往,只会让人们“心安理得”于自己在危难面前的不作为。


  因此,道德建设亟待制度呵护。只有用制度筑起道德建设的“防风墙”,才能让行善的火炬不熄,让为恶的习气难入。这其中,涉及司法、行政、教育等多个层面,如,加快立法,奖善惩恶,凭借法律的威慑力让道德走得更远、更顺畅;加强“诚信工程”建设,确立各社会阶层的道德规范制度;大力推行道德教育,重建社会信任,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等。


  总之,推进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须将个体选择与社会保障完美结合,以保证每个人都能“好好地思想”,用“自由的意志”做出符合道德原则的决定。只有打破道德“双重门”,用“最美”的清泉荡涤蒙尘的道德,才能让道德之光充盈我们前行的路。

 

分享到

切换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