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国考申论备考:《求是》精选(十七)

2013-09-10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创新舆论引导 服务发展方式转变
(聂辰席)

 

  深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舆论引导在政策宣传、典型示范、热点引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激发干部群众投身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为此,必须进一步增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创造性,大力营造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浓厚氛围。

 

  创新舆论引导思维理念,使中央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决策深入人心。一是强化正面宣传主导理念。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以正确的舆论导向把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做贡献上来,使科学发展的理念始终成为舆论引导的主旋律。精心组织系列主题宣传、典型宣传,充分发挥宣传报道的阐释、前瞻、分析和激励功能。二是强化科学引导理念。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遵循媒体的传播规律,适应受众的接受心理、接受情景、接受方式、接受偏好,努力提高引导艺术,用群众语言述说身边变化,做到用事实说服人、用真情感动人、用道理教育人,增强传播力,提高公信力。三是强化全媒体传播理念。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特点和作用,靠主流媒体组织宣传、引导舆论,用网络等新媒体抢占先机、互动参与;推进数字化引领、结构化升级,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形成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四是强化服务民生理念。认真关注大众需求,积极回应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宣传人民群众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得到的实惠,努力实现中央和省委部署与人民心声有机统一,引导干部群众积极投身调结构、促转变、惠民生的生动实践。

 

  创新舆论引导内容方式,营造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宣传的浓厚氛围。一是宣传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举措。要把省委、省政府开展的向先进行业和先进企业看齐的“对标行动”和“示范工程”活动引向深入,着眼提升产业和行业技术水平。通过介绍先进地区先进企业成功做法、本地企业现身说法、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比较等多种形式,引发思想上的触动和思考。二是宣传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成效。围绕“三年大变样”、推进城镇化这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更好地聚集生产要素、聚集优质产业、聚集人气、聚集财富,推出一批深度重头报道,通过典型化支撑、故事化展现、离散式表达,多角度反映城市上水平出品位生财富、抓好民生项目落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展成效,引发群众认同感和幸福感。三是宣传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的新突破。办好“追踪双三十”等专栏专题,以新闻督导等形式加强对重点行业、耗能大户节能减排措施行动的追踪报道,增强发展循环经济、绿色产业,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兑现承诺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四是宣传优化经济结构、推进产业升级的新任务。宣传推进自主创新、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体育休闲等新兴服务业的进展成效。

 

  创新舆论引导机制方法,增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一是创新引导方式。着眼于实现由总结提炼概括为主,向超前策划、突出主题、逻辑链接、亮点聚合并重转变;由说教式、灌输式为主,向渗透式、感召式转变;由以播(讲)为主,向多媒体、多元素、新手段、新技术综合运用转变,组织跨部门、跨区域协作策划,创新节目和栏目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实现内容设计专题化、报道推出系列化、表现形式多样化、重点栏目品牌化、营造声势规模化。二是创新引导手段。注重顶层设计、典型引路、统筹兼顾,通过组织多媒体集成、多要素聚合、多手段并用的全方位、立体式宣传,使主题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融合互动、相互支撑。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做亮主题宣传、做活典型宣传、做深成就宣传,引导人们深化共识、加快转变。三是创新引导机制。进一步完善重大选题策划会议、新闻通气会、新闻协调会、新闻阅评、新闻发言人等新闻宣传工作机制,不断提高“转方式”宣传的科学化水平。把“转方式”宣传各项任务按课题要求来研究设计,按工程项目来推进实施,列入台账进行督导调度,落实责任主体,明确完成时限,从机制上保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宣传落到实处。

 

  创新舆情分析与研判,掌握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宣传的主动权。切实增强反应速度、分析深度、实用程度,做到“围绕大局、把握大势、关注大事”,为科学决策和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提供依据。一是突出舆情分析重点。围绕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升级、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城镇化、节能减排等重点工作,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舆情分析研判。二是创新舆情分析方法。运用辩证、逻辑、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从群体性、阶段性、思想性的角度,深入分析其特点和规律,增强“转方式”舆论引导的前瞻性和针对性。三是健全舆情收集和分析网络。建立健全互联网重要舆情信息预警联动机制和重点舆情地区、重点部门的网络舆情直报机制,协调应对、妥善处置网上和社会热点问题。建设一支政治可靠、思想敏锐、反应快捷的舆情收集研判队伍。

 

  创新文化体制和业态,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文化支撑。一是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一般性文艺院团、电影公司、电影院、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深化公益性文化单位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着力推动已改制转企单位继续深化改革,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运行机制。二是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城乡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文化惠民工程,实施公共文化扶贫工程、公共文化进村入户(社区)工程。建立完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长效机制。三是发挥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的带动作用。继续以“五个一”为抓手推动文化建设,指导各市集中力量“打造一台精品舞台剧目、拍摄一部有影响的影视剧、抓好一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成一个大型文化产业园区、组织一个品牌文化活动。”以园区为载体促进产业集聚,全力建设西柏坡中央部委旧址修复、省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河北出版传媒创新工程等30个重大项目。抓住三网融合、4G平台建设机遇,以“数字化引领结构化升级”工程为支撑推动文化与科技、文化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培育发展数字出版、数字传输等新的文化产业。四是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引导文化企业有效对接金融资本,推动落实“银企融合工程”和“县域文化产业推进工程”,为调结构、促转变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培育各类文化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健全人才培养选拔机制,造就一大批创新型、复合型各门类领军人才。

  (作者:中共河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苏志武)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努力构建覆盖广泛、技术先进的现代传播体系,形成与我国现代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传播能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国家战略,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抓好这项工程,人才是关键,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能否尽快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水平的、优秀的国际传播后备人才,直接关系到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战略的成败。

 

  

 

  2010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来到中国传媒大学,专题调研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在座谈会上,他强调指出,加强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培养是提高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是更好地宣传我国发展成就、发展道路、发展理念,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是开展国际舆论斗争、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的迫切需要;是打造国际一流媒体、增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迫切需要。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时代命题中深刻领会;在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时代要求中深入思考;在结合中国国情和办学特色优势,促进改革发展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实现。

 

  国际传播能力是指主权国家通过跨国界、跨文化传递信息,在国际上有效表达国家立场、观点和价值观,以实现一定国家利益、价值诉求和目标追求所具备的条件与力量。在竞争激烈的国际舆论场上,国际传播能力决定国际影响力,决定着国际舆论竞争的态势和格局,深远地影响着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在实践中,它突出表现为辐射力、渗透力、控制力、竞争力、感染力、说服力等。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核心在于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国际舆论传播的新特点、新形势,努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掌握话语权,赢得主动权,改变“西强我弱”的格局,不断增强中国声音的传播力,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现在,大力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历史地成为国家的发展要求和战略任务。大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把中国声音传遍世界,提升我国国际传播竞争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现实基础,是维护我国战略利益和安全,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营造积极健康的国际舆论环境的有力保障,也是维护公平的世界传播体系、构建公正的国际传播格局的题中应有之义。

 

  大力培养国际传播优秀人才,需要我们以发展和创新的观点,在理念、思路、举措等方面进行宏观思考,也需要我们紧紧围绕为营造良好国际舆论环境而提供坚实人才支撑的目标,在招生选拔、教学科研、实习实践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合格的、优秀的国际传播人才是政治立场坚定、新闻业务精通、深入了解国情、熟练运用外语、熟悉国际规则的外向型复合人才。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突出和强化了“政治性”、“国际性”、“复合性”、“创新性”四个基点,多方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第一,坚持党性原则,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和导向意识,培养具有清醒政治头脑、坚定政治立场、高度政治觉悟的人才。

 

  我国社会主义传媒事业的属性决定了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坚定的党性原则。特别是在“国际传播”这一特殊工作岗位上,从业人员只有始终坚守国家立场,牢固树立政治意识,把握正确导向,才能成为中国观点的传播者、中国立场的阐释者、中国形象的塑造者、中国利益的维护者。因此,在人才培养中,我们要把培养学生过硬的政治素质当作首要的任务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武装、引领作用,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使学生能更好地肩负起表达国家立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和使命。

 

  第二,搭建国际平台、提供国际环境、利用国际资源,培养具有国际传播竞争力的人才。

 

  在竞争激烈的国际传播领域,国际传播人才应具备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熟悉国际语境,以及从容把握跨文化信息的能力。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应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使学生树立全球意识,及时了解国际形势,积极探究国际问题,深入了解外国受众的心理特点、话语规则和接受习惯,熟悉外国受众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进而做到知己知彼、体用兼顾,并通过“中国问题的国际表达”和“国际问题的中国表达”,或“中国视角的国际传播”和“国际视角的中国传播”,引起关注,引发共鸣,和而不同,提高说服力、竞争力和影响力。要加强学生前沿专业知识与知识结构、跨文化交流、传播技巧与方法、批评与创新思维、多媒体运用等方面的教育和训练,同时,创造条件开展国际教学实践活动,增强在国际舆论场上的实战能力。

 

  第三,按照复合架构、全面提升的办学思路,培养具有复合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

 

  国际传播人才是高端复合型人才。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首先要有复合的学科专业体系作支撑,因为学科专业的复合是学生知识、技能、素质、能力、水平等得以复合、优化、提升的基础。只有在复合设置与优化的理念和框架内,在培养方案、生源选拔、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方法、师资队伍结构、分层分类培养等方面进行整合与创新,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才具备有力的基础性体系保证。

 

  第四,树立新的人才观和质量观,努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坚持改革创新,树立更加切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更加符合教育自身规律的人才观和质量观,积极探索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新方式、新途径和新载体。积极探索适应国际政治经济文化新格局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选拔机制、人才培养方式、教学方式方法、增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方式与途径的开放性。同时,搭建多渠道、多层次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平台,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科学研究,发挥学术机构和学术研究的重要作用,促进理论创新与教学实践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适时制定创新型国际传播人才的评价标准,建立一整套跟踪、督导、反馈、评价、激励机制,使我们的工作更有抓手,更有利于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更有利于求得实效。

 

 

当前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几个突出问题
(王玉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这只巨轮已经驶入了城市化的快车道。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7.4%增长到2009年的46.6%,有6.2亿人口常年生活在城镇。人们在享受城市便利的同时,也遇到了越来越突出的城市问题,如生活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类一直在努力探索。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中提出了“生态城市”概念,提出要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城市的研究和发展,在城市化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城市是在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支撑下,在城市所处区域自然环境综合约束下的城市发展模式。它是一个环境友好、经济可持续发展、人民健康富裕、社会和谐进步、开放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这个系统内外协调,资源能源高效循环利用,能够公平地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生存发展的需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有100多个不同类型的城市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积极性很高,但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好高骛远,缺乏脚踏实地的精神。城市发展中许多应该解决又能够解决的环境问题放着不管,却侈谈什么如何使城市生态化,甚至在有些领导的思想中只是要生态城市这块牌子装装门面,并没有真心打算去实施。二是套用相似的战略和政策措施,单一化和简单化。我国各地城市类型、大小、历史、经济以及气候条件千差万别,资源禀赋和文化传统也各不相同,生态城市建设一定要因地制宜。

 

  一、城市的功能定位问题

 

  城市定位就像一个城市的灵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发展的方向和成败。一个城市的定位要优先考虑城市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区域位置、历史及文化传承、城市发展的经济条件等内外因素,扬长避短,确定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

 

  城市功能定位要抓住特色,发挥自身优势,切忌大而空、华而不实。前些年有报道称全国有100多个城市提出定位为“国际现代化大都市”,其中有许多是不切实际的,但也有些是可行的。比如,成都按照国家批准的城乡一体化试点,结合自己的自然条件及文化生活传统,提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唐山曹妃甸提出建成深绿色的国际生态城,为此明确了城市规划的主题。这些都是有先进理念指导、很有特色的城市定位。一般来说,低碳城市、生态城市不应作为城市功能的定位,而是城市发展的模式和努力方向。生态城市的功能定位要特别注重城市的自然条件。城市的功能定位需要有稳定性,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而不断丰富其内涵。

 

  二、城市规划问题

 

  城市规划决定城市未来的发展和布局,是城市发展的蓝图和建设管理的依据。生态城市建设亦应从城市规划入手。当前城市规划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规划的科学性问题,即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规划,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以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等重要指导思想;二是规划的权威性问题,即保持规划的稳定性,依法定的程序编制和修改,而不是一任领导一套规划;三是规划的执行力问题,即怎样排除各方面因素干扰,使规划得到有效实施。

 

  如何通过规划促进生态城市建设取得成效?瑞典斯德哥尔摩哈马碧生态城建设的经验值得借鉴。作为新城区建设,他们坚持综合规划在前,土地开发在后。首先确定目标,即这个城区要建成生态宜居和环境友好的社区,其整体环境负荷与上世纪90年代建设的小区相比要减少一半。其次,根据确定的总体目标,对城市建设的土地使用、交通、建筑、能耗、给排水、垃圾处理等各个方面制定出严格的、具体的环境指标。第三,城市规划涉及众多部门,而且这些指标需要通过各有关部门的工作去实现。为了形成合力,确保信息及时沟通、决策得以实施,采取了相关部门派人集中办公的方法,共同制定规划。第四,为使严格的环境目标得以实现,注意引进最先进的环境和能源技术,并尽可能做到各种废弃物循环利用。

 

  国际气候组织最近完成了一份名为“国际视角的城市低碳发展——国际城市气候变化行动计划综述”的报告,总结了国际上9个城市制定低碳发展规划和方案带有共性的5个步骤,即:确立城市愿景和减排目标;确定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问题和可选择的方法;整合协调现有的相关政策,使其为完成目标形成合力;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实施措施;建立机制以及时科学地监测和评估计划执行情况。这对于我们编制生态城市规划方案很有借鉴意义。

 

  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编制,需要有一套体现生态城市特点的指标体系,各个城市要根据自身特点来制定,先简后繁,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始终注意运用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来指导,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这条主线,始终突出环境和资源的保护。规划必须要平衡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三大要素。要控制城市人口规模,统筹城乡发展。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环境是制约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应给予特别关注。这也是生态城市规划的真谛所在。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与重视生态保护

 

  城市基础设施状况是城市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是城市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物质条件。城市基础设施除了传统的交通、能源、饮水、通讯等方面外,还包括环境保护、生态服务、减灾防灾、信息网络等新的领域。当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与环境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影响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因素。城市各项基础设施系统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必须整体规划与设计,并适度超前,避免建设的滞后性和盲目性。几乎所有的基础设施系统都与环境相关,生态城市建设规划要保证这些基础设施各系统之间的协调性以及对生态环境的支撑作用。

 

  城市自然生态的保护,包括水、土壤、大气、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构建。城市自然保护既是改善城市环境、塑造城市特色、提高城市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城市建设中要充分利用所在区域的自然因子,可以依山傍水,利用自然森林、河流、湿地进行建设,要像保护文化遗产一样保护好这些自然要素,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丰富的城市生物多样性是生态城市的重要标志,要规划、重建和维护适宜的生物种群或群落结构,恢复其健康的生态过程,提高城市生态系统自我维持、自我更新、抗干扰的能力。

 

  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达标的、适应需要的污水和垃圾收集及处理系统是生态城市建设最基本的要求,但过去长期得不到重视,远远落后于城市发展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近年来虽然有了巨大进步,但整体水平较低。应按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并抓好配套管网建设。污水厂选址和管网建设时要统筹考虑中水回用问题。要发展分类、密闭、压缩、资源化的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加强再生资源回收、综合利用和危险废物安全处置。

 

  构建城市清洁能源系统。城市耗能是我国能源消耗的主体,也是造成大气污染、温室气体排放的罪魁祸首。要改变城市原有的能源结构和利用方式,尽快实现城区无原煤直接燃烧,推广天然气、太阳能、电力等清洁能源,实现城市能源清洁化、低碳化。从煤炭开采、洗选及分类供应,到采用清洁燃烧技术要系统考虑、整体推进。包括供电、供热、供气在内的城市能源系统要与城市功能布局、产业结构、交通系统等统筹考虑;通过建设智能电网,为发展分布式能源系统和电动交通系统提供便利;把各行各业节能放到重要位置。此外,注意发展热泵技术,开发地热、风能、余热利用和储能技术等。

 

  强制推行建筑节能。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建设、改造和使用过程中,严格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技术、设备和材料,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供热、制冷效率。对新建筑节能给以政策优惠;对老建筑节能改造给予补贴。此外,完善供热、供水、供电的分户计量,利用经济手段鼓励节能节水。

 

  大力发展绿色高效的公共交通。生态城市的交通系统应以大容量快速公共交通系统为主导,对铁路、地铁、轻轨、快速公交、停车场等系统进行全面规划、科学布置、精心施工,形成方便快捷、高效低碳、人性化的公共交通体系,促进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同时通过优化城市功能分区和道路交通管理系统,降低交通需求总量,保持交通通畅,减少机动车尾气和噪声污染,降低交通碳排放,鼓励人们在短距离出行中选择自行车和步行方式。

 

  构建城市和谐水系。水系是城市重要的功能载体、生态之魂。生态城市的水系既包括各种自然和人工水体,也包括给排水系统。它们承担着蓄雨排洪、分流下渗、补充地下水源、提供生产生活用水、生态绿化用水、废水处理回用、美化景观、缓解热岛效应等多方面的生态功能。在生态城市建设中要着力构建城市区域水循环系统,将污水资源化循环利用和节水、节能紧密结合,实行水环境综合管理,大力提升水环境质量,构建和谐水系。特别要重视增加城市透水地表面积,就地渗蓄,减少地表径流,恢复植被及修建蓄水池塘、洼地等人工湿地。

 

  建设生态城市,关键在于人,在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因此,首先要广泛开展保护生态宣传教育,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倡导生态文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生态城市建设的舆论氛围。其次,要大力倡导绿色生活理念,引领健康生活方式。目前国际上倡导的绿色生活方式要求遵循“5R”原则(“Reduce”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evaluate”绿色消费,环保选购;“Reus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cycl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scu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倡导绿色生活,遵循“5R”原则。目前我国现代化建设正处于快速城镇化时期,并伴随着农业转型和工业化进程,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压力,问题复杂严峻,建设生态城市、走生态文明之路是我国城市科学发展的正确选择。

  (作者: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

分享到

切换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