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国考申论备考:《求是》精选(二十八)

2013-08-19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群众观点任何时候都不能丢 
(谢亦森)

 

  宜春市是一个有着550万人口的传统农业大市。从2010年10月中旬起,我们组织市、县、乡万余名干部深入到2226个行政村,开展以“访民情、解民忧、保民安、帮民富”为主题的“万名干部下基层,和谐稳定进乡村”集中行动月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这次大规模的干部下乡活动,是宜春市委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群众工作的重要讲话,在全面分析社会稳定形势和群众工作形势的基础上开展的。通过这个活动,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中央提出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都不能忘、不能丢。

 

  这次大规模干部下乡活动的工作任务是“六个一批”:调处一批矛盾纠纷,处理一批信访积案,依法查处一批违法犯罪案件,整改一批安全隐患,整顿一批软弱涣散村级班子,为群众办一批好事实事。总体要求是“五个到位”,即对合理诉求解决到位,对不合理诉求解释到位,对确实有困难的帮扶到位,对无理缠访闹访对象稳控到位,对破坏公共秩序触犯刑律的依法查处到位。活动月期间,干部们下基层、进村庄,和村民人对人、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了解群众疾苦,知晓群众思盼,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办了大量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大规模组织干部下乡,开展深入扎实的群众工作,使我市出现了五个方面的明显变化:一是信访量明显减少,大量的矛盾和信访问题在基层得到解决;二是社会治安状况明显改善,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三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下乡干部热心为群众修桥补路、打井修渠、解决通水通电设备、争取希望小学项目、调解邻里纠纷和产权争端,受到农村群众发自内心的欢迎和感激;四是推动一批重点难点工作的开展,下乡干部以维护群众利益为核心,妥善解决一批征地难、拆迁难问题,推动了工程的进展;五是锻炼培养了干部,增强了他们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下乡干部们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帮农家事,在了解群众、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学会了做群众工作,“下乡一个月,胜读十年书!”。

 

  宜春市“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得到了江西省委的充分肯定,省委就进一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干部下基层,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局提出了明确要求。全省“十万名干部下基层,排忧解难促和谐”活动现场会在宜春召开,总结推广了宜春经验。实践使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密切联系群众,做好群众工作,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基础、执政地位和党的事业长盛不衰的重大政治问题、原则问题。新时期群众工作出现了很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增加了群众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但无论客观条件如何变化,做好群众工作的原则必须坚定不移,决不能动摇。具体说来就是要坚持四个“不能丢”。

 

  第一,农村生产经营形式变了,农民的自主权扩大了,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丢。一些同志曾经认为:农村田地、山林承包到户了,农民的自主权扩大了,可以不管或少管了。但是,实践告诉我们,尽管农村的经营方式变了,农民群众还有许多生产生活问题需要我们去帮助解决。如果我们不主动上门上户了解情况,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群众就会有话无处说、有冤无处申、有难无人帮。紧抓民生之本、解决民生之急、排除民生之忧,是密切党群关系、做好群众工作不变的根本。

 

  第二,农民得实惠多了,民主意识和维权意识增强了,但团结、教育、引导群众的职能不能丢。服务群众是群众工作,教育引导群众同样是群众工作。利益问题是思想问题的基础,群众工作的根本是维护群众的利益。只有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说话办事,真心实意地把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发展好、保护好,才能团结农民群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奋斗。同时,还应当加强对农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和政策规定,引导农民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纠纷,摆正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党在农村的思想阵地巩固了,农村的和谐稳定就有了思想道德上的保障。

 

  第三,农村干部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变了,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能丢。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是,有的干部长期窝在机关,不深入基层,不会做群众工作,有了现代交通工具而拉开了与群众的距离,有了现代通讯手段而疏远了与群众的感情;有的干部作风粗暴,态度蛮横,只要群众听话,不要群众说话,把自己置于群众的对立面。而干部住农家屋、吃农家饭,是有效拉近干部和群众距离,促使干部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的好方法,使干部情况掌握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工作推动在基层、感情融洽在基层。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反映了党和群众血肉相连的关系,承载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需要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发扬光大。

 

  第四,党的工作重点转移了,各级干部抓项目、抓发展的能力大大提高了,但我们党重视群众工作、善做群众工作的传统不能丢。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各级干部不仅要具备抓经济工作的能力,还要具备做群众工作、促社会和谐的能力,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能只是埋头跑项目、抓财政、求政绩,一年到头不与群众见面,出了问题才找群众。如果只会抓经济工作而不愿做、不会做群众工作,经济工作也难持久做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我们克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敌人、完成各项事业的最主要的动力和源泉。做任何工作都离不开群众的参与,只有充分调动起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我们的事业才能无往而不胜。

  (作者:中共江西省宜春市委书记)

 


着力增强宏观调控的科学性
(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刚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要顺利实现预期发展目标,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就必须认真研究总结多年来、特别是“十一五”时期正确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经验,更好地实现市场经济和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

 

  一、我国宏观调控的基本经验

 

  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选择了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经过多年实践,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工具日益丰富,宏观调控体系趋于完善,宏观调控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国民经济保持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综合各种因素,我国经济社会能够又好又快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实施了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

 

  把加强、改善宏观调控与培育市场和完善市场机制结合起来。从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开始进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历史进程,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打破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这就要求政府,一方面要积极培育市场,不断完善市场机制,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一方面要从用计划手段直接干预微观经济运行转变为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调控市场运行,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机制。到目前为止,除了在一些关系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领域,我国绝大多数资源和产品都实现了市场定价,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都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不完善到基本完善的过程,比较完备、健全的市场体系初步形成。与此同时,我国自觉认识到市场经济的局限性,针对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及时予以有效解决,校正市场失灵。有人打过一个比方,市场犹如一架疾驰的马车,政府犹如驾车人,既要发挥马的活力,又要给马套上缰绳,这样才能够打破“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真正实现活而不乱、活而有序。实践足以证明,宏观调控与完善市场机制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要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既要培育市场,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也需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二者缺一不可。

 

  把加强、改善宏观调控与深化改革结合起来。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又是最大的经济转型国家。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现代化,需要加快发展;转型国家要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需要不断深化改革。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改革和发展的结合点,没有有效的宏观调控,市场机制就会凸显负面效应,改革就会失去良好环境,发展的目的就难以实现;同样,没有改革和发展,宏观调控体系就难以建立起来,调控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不断地推进改革开放,既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也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创造了条件,有效地克服了发展市场经济带来的诸多问题,保持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处理好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与深化改革的关系,有两种观点需要引起注意:一是认为只有在经济过热时才需要宏观调控,宏观调控似乎成了紧缩的代名词。事实上,无论是经济过热时采取紧缩政策,还是经济遇冷时采取宽松政策,都是政府根据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作出的相机抉择,均属宏观调控的范畴。二是认为宏观调控可以代替改革,似乎只要有了宏观调控就万事大吉,就可以不要改革。其实,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体现,其中一个重要职能是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如提供教育等公共产品和抑制外部有害问题的发生,重在避免国民经济的大起大落;而改革主要解决的是体制和机制问题,调整与协调各方利益,防止两极分化,创造有利于宏观调控的制度条件。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虽已建立但还不完善,改革的任务远未完成,仍需在不断深化改革中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根据国民经济运行情况采取相机抉择的宏观调控政策。国民经济呈现周期性波动是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宏观调控虽不能抹平经济周期,让国民经济直线式增长,但可以减小波幅,保持国民经济相对平稳运行。一般而言,在经济过热时要采取紧缩政策,在经济趋冷时要采取扩张政策,问题是如何判断经济是“热”还是“冷”,调控的时机如何选择,力度如何把握,这是领导艺术。从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来看,特别是在应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冲击时,党中央、国务院及时作出准确判断,果断地采取宏观政策措施,确保了我国国民经济在全球经济衰退过程中没有出现大幅下滑,并率先走出谷底,2009年实现了8.7%的经济增长率,对世界经济的复苏作出了巨大贡献。进入2010年特别是下半年,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为了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党和国家及时调整宏观调控策略,在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既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又保持了物价的相对稳定,确保国民经济运行处于可控之中,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高超的领导艺术。

 

  二、我国宏观调控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在看到我国宏观调控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需要冷静地分析存在的问题。从这些年经济发展实践来看,我国宏观调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一些地方政府存在盲目追求GDP增长的巨大冲动,加大了宏观调控的难度。就经济增长率目标而言,在经济不景气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表现高度一致,全力促进经济增长;在经济增长偏快甚至过热时,往往是中央政府提出要防止经济过热,而地方政府则热衷于抢抓机遇大干快上,其结果往往是宏观调控的效果受到影响。近年来,中央提出当年经济增长率预期为8%左右,而且这一比率只是预期性不是约束性指标,但从实际结果来看,几乎所有省区的经济增长率都超过了当年的平均数,而且呈现出越往基层制定的经济增长指标越高的现象。由此可见,地方政府依然存在追求GDP增长的巨大冲动,这是当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的一个潜在因素。宏观调控的主体自然是政府,这里的政府既包括中央政府也包括地方政府,但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在对市场进行调节时需要有一致的目标,否则就会使调控效果大打折扣。

 

  二是要防止宏观调控政策一刀切带来的问题。我国国土面积广博,各地经济发展差异很大,人文历史、社会、自然条件千差万别,这就决定了宏观调控必须采取差别化政策,即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政策,既保证目标的实现,又能够调动各个地区的积极性。否则,全国各地实行一个政策,同样的政策在不同地区会造成不同结果,带来一刀切的问题。正如有些人形容的,一刀切下去,切的是甲地区的尾巴,可能卡的就是乙地区的脖子。比如,在经济过热时,需要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实际上有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过快需要控制,而有的地区则需要继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如果全国实施的政策一个样,必然会造成资源配置上的低效率或无效率。

 

  三是要充分考虑宏观调控中的时滞效应。所谓时滞效应是指一项政策或措施从出台到充分发挥效应需要有一个时间差。犹如给病人吃药,再好的药,服下去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发挥效用,否则,刚服下去一副药感觉没有什么效果,紧接着又服,连服多副,就可能出现用药过猛,把病情由一个极端推向另外一个极端。宏观调控同样如此。比如经济过热时,采取紧缩政策是必要的,但如不考虑时滞,连续加大紧缩力度,一旦这些政策集中发挥作用,有可能使经济由过热进入过冷,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与宏观调控的目标也是背离的。宏观调控政策的时滞效应是客观存在,只有充分考虑这一效应,才能增强宏观调控的科学性,保持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不至于出现大的起落。

 

  三、着力增强宏观调控的科学性

 

  “十二五”时期,我们必须进一步在增强宏观调控的科学性上下功夫,要统筹宏观调控目标的针对性、手段的协调性、方式的灵活性和结果的有效性。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着力为宏观调控创造体制条件。宏观调控的主体是政府。目前,我国仍然处于体制的转型期,影响宏观调控的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因此,要确保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必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府由管具体到调控总量,由干预微观到调控宏观,由直接干预到间接调控,由注重短期到更加注重长远的转变。同时,要科学界定政府和市场边界,做到到位而不越位,到位而不缺位。当前,特别是要统筹协调中央和地方在宏观调控目标上的一致性,克服一些地方政府唯GDP论的倾向,尽可能减少宏观调控政策的执行成本,力争以最小的经济和行政成本实现最大的宏观调控效果。

 

  科学研判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宏观调控无时无处不在,但在不同时期面临的情况不同。因此,出台任何一项宏观调控政策都需要立足国民经济实际运行情况,既不能照抄照搬别国做法,也不能简单地复制以往的经验。当前,要增强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就必须时刻关注、跟踪、分析、判断国民经济的动态变化。只有把好脉,才能作出科学的诊断,开出良方;否则,只能得到相反的结果。比如,同样是物价上涨,2007年至2008年上半年物价上涨与2010年下半年以来的物价上涨,无论是表现、形成因素还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都有很大不同。只有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宏观调控措施,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正确评估宏观调控效果,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宏观调控政策,无论是单项政策还是组合拳,毫无疑问都会对国民经济产生影响。因此,要检验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需要定期对宏观调控政策效果进行评估。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同样的调控政策,对不同行业、不同部门和地区、不同社会群体,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就需要及时了解情况,针对问题,正确施策。此外,国民经济运行时刻处于变化之中,影响因素多样且千变万化,这就需要针对变化了的情况,抓住有利时机,及时调整政策,在宏观调控中力戒犯刻舟求剑式的机械主义错误。

 


毫不放松地抓好生产 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杜 鹰)

 

  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是今年防范和化解经济运行风险的重要任务。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温家宝总理强调,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宏观调控最紧迫的任务。要实现这一调控目标,就必须毫不放松地抓好农业生产,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这对于今年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至关重要。

 

  一、充分认识确保农产品供给对稳定通胀预期的重要意义

 

  去年下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逐月上升。其中农产品价格上涨是一个重要因素。实践表明,农产品价格保持合理水平,对于稳定通胀预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是当前管理通胀预期的关键。食品价格上涨是当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最主要的“推手”,如果农产品价格涨幅过大,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的调控目标就难以实现。同时,农产品价格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消费者,“谷贱伤农,米贵伤民”。因此,农产品价格调控,决不能简单地打压农产品价格,而要在发展农业生产、增加有效供给和降低流通成本上下功夫,努力把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上,防止大起大落。

 

  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历史经验表明,一旦出现农业滑坡与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两碰头”的情况,就很可能引发高通胀。在目前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必须稳住农业这个基础。我们决不能因连续7年丰收就过高地估计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对基本供求关系产生误判。特别是要高度警惕一些地方极易出现的忽视农业、放松粮食生产的倾向,千方百计防止粮食生产出现滑坡。

 

  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从“蒜你狠”、“豆你玩”,到“油你涨”、“糖高宗”,去年以来由中国网民创造的形容物价上涨的新词层出不穷,折射出百姓对物价上涨的高度敏感。从蔬菜到粮食,农产品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粮价是百价之基,农副产品价格上涨,一方面,会强化社会通胀预期,增加宏观调控难度;另一方面,对城镇困难家庭、农村贫困人口、农民工、大中专院校学生等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将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准确把握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及走势

 

  农产品价格上涨,从长期看是由于需求刚性增长、供求关系变化的基本面决定的,但短期内价格的急剧变化,是多种因素相互叠加、综合作用的结果。去年以来农产品价格上涨主要有四个原因。

 

  流动性宽松。2009年,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27.8%,比上一个经济上升期(2001—2008年)年均16.7%高出11个百分点。2010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虽有减速,但依然高出计划数。货币过快增长,必然会引起商品价格的普遍波动。值得注意的是,社会上过多的游资追逐农产品的趋向十分明显,使农产品价格较易脱离供求基本面而上涨。

 

  成本推动。据调查,去年3种粮食亩均总成本663.3元,比上年提高10.5%,比2005年提高56.1%,其中平均人力工价从2005年的25.84元/日上升到去年的62.23元/日,5年上涨了1.4倍。

 

  国际市场的拉动。由于主产国减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多种原因,国际市场谷物、油料、棉花、食糖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走高。去年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小麦、玉米、豆油期货价格全年上涨47%、52%和34%,创下近40年来最大升幅。联合国粮农组织监测的55种粮食食品批发价格指数连续6个月上涨,累计涨幅32%。纽约商品交易所全年棉花期货价格上涨64.6%,糖料期货价格上涨26%。

 

  输入型通胀因素。从全球看,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仍然在延续,世界各国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发生严重分歧,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出现分化。美国从自身利益出发,实施了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放任美元贬值,加剧了全球流动性的泛滥,引发汇率波动,推高石油、粮食价格,对国际游资投机炒作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国际热钱通过各种渠道大量流入,成为推高国内大宗农产品价格的重要推手。

 

  此外,粮食价格上涨还与流通秩序混乱、农民售粮行为改变有关。由于预期粮食价格上升,一些中央企业、大型民营和外资企业在产区高价租赁收购库点,一些以往不从事粮食经营的企业也入市收购粳稻、玉米。而随着农民收入提高和储粮条件改善,农户并不急于在收获后集中卖粮,惜售现象普遍,加剧了涨价预期。蔬菜等鲜活农产品价格上涨,则与恶劣天气造成局部地区产量下降、运输受阻和流通环节费用过高等因素有关。

 

  从今年形势看,推动上年农产品价格大幅走高的因素仍将发挥作用,农产品价格上行的压力较大,全年物价形势不容乐观。

 

  一是翘尾因素对居民消费价格的影响十分显著。去年下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环比持续走高,翘尾因素对今年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行的影响将达到4个百分点左右。翘尾因素将继续对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产生明显影响,这将给今年价格调控特别是农产品价格调控带来很大难度。

 

  二是国内外农产品供求关系进一步趋紧。去年全球小麦产量下降2500万吨,产需缺口为2000万吨,预计全球小麦价格两年内将维持高位。世界谷物产量、库存量均比上年度下降,美国玉米库存消费比将跌至5.5%,是近15年来的最低水平,大豆库存消费比仅为4.2%,全球棉花库存消费比也处于10年来最低水平。从国内看,今年粮食消费量约10920亿斤,与去年10928亿斤的产量相比,总量基本平衡,但品种结构矛盾比较突出。其中,小麦、稻谷产大于需,但粳稻产需存在缺口;玉米深加工能力增长过快,深加工需求目前已经占玉米产量的较大比例。大豆产需缺口很大。棉花对外依存度在不断提高。这些都表明,国内外农产品的供求形势不容乐观。

 

  三是流动性宽松推升物价上涨的因素并未消失。货币增长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效应,前两年过快的货币增长速度将对今年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今年货币政策收紧的难度也很大,央行没有设定全年新增贷款的指导目标,贷款投放增速可能会有所放缓,但仍将在较高水平。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之下,热钱流入将呈持续增长态势。

 

  四是输入型通胀的传导仍将继续显现。随着全球经济复苏,目前国际油价已经突破百元大关,更多的玉米、糖料、油料将可能被用于生物燃料生产,这将进一步助推农产品价格上涨。目前,豆油已经出现国内与国际价格“倒挂”、散油与小包装油价格“倒挂”的局面,如果后期国际市场价格继续保持高位,国内豆油将承受更大的涨价压力。国际市场棉花价格仍将处于历史高位,这将直接影响国内棉花价格走势。

 

  五是成本推动价格上涨的压力仍然存在,特别是化肥价格已经出现反弹。从去年8月份开始,化肥价格止跌回升,近期化肥价格“淡季不淡”。随着石油、煤炭等资源类产品价格上涨,今年化肥价格还可能出现较大幅度反弹。人工成本、土地成本的上升也将是一个长期趋势。

 

  此外,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农业生产面临的自然风险不可低估。去年11月以来,山东、河南、河北等省市降雨持续偏少,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同时,农业生产要在连续7年增产的高基数上继续前行,农产品供给和市场价格要在多种因素叠加交织的高变数中保持稳定,困难之多、压力之大是前所未有的。

 

  三、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好主要农产品生产供给和市场调控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事关全国发展改革稳定的大局。我们要按照中央的决策和部署,切实抓好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市场调控等工作。

 

  要稳定发展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今年要千方百计防止粮食生产出现滑坡,力争粮食“八连增”。一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的实施进度,加强800个产粮大县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同时,要优化粮食品种结构,抓紧组织制定全国粳稻生产发展规划,重点支持东北地区扩大优质粳稻面积,支持江淮适宜地区推进“籼改粳”。二是加大种子工程实施力度,加快粮食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大规模开展高产创建,促进良种良法配套。继续支持旱作农业示范区建设和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三是继续实施对种粮农民的各项补贴,提高早稻良种补贴标准,加快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保护和调动主产区广大农民、地方政府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确保稳住粮食播种面积。四是处理好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关系,抓好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生产。要着眼于发挥比较优势和优化农业布局,提高农业的质量和效益,支持优势产区发展棉花、油料、糖料和木本粮油生产,加强生产基地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能力。

 

  要下大气力抓好蔬菜等“菜篮子”产品的生产和供应。近年来我国蔬菜生产和消费增长很快,2009年全国蔬菜播种面积达到2.76亿亩,产量6.18亿吨,人均消费量460公斤左右,大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要继续下大气力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一是落实好已经出台的扶持蔬菜生产的政策措施。切实加强蔬菜种植基地和蔬菜大棚、温室建设,南方省区和蔬菜主产区要抓好冬季蔬菜生产,加强海南冬季瓜菜生产基地建设。加强蔬菜良种研发推广和蔬菜品种改良中心、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支持发展蔬菜生产合作社,提高蔬菜生产水平。二是切实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大中城市要实行菜地最低保有量制度,切实提高本地蔬菜自给能力,建立储备制度,强化城市蔬菜供给应急能力建设。提高新菜地建设基金收取标准,统筹安排土地出让收入,加大蔬菜生产投入。加强城市蔬菜批发和零售市场的建设、服务和管理,建设大城市蔬菜低温配送中心。三是抓紧组织编制全国蔬菜生产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蔬菜生产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建设布局,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上,明确各级政府发展蔬菜生产的责任,更好地保障蔬菜供应。四是抓好其他“菜篮子”产品生产。落实好扶持生猪、奶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继续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五是加强对“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的全程监管。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重点提高基层检测能力。严格“菜篮子”产品“产地准出制度”,与“市场准入制度”无缝衔接,建立健全“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机制。

 

  要强化农产品市场调控和价格管理。一是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降低流通成本。全面落实蔬菜等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增加绿色通道品种。采取财政补贴、价格调节基金支持等方式,规范并降低集贸市场摊位费和超市进场费。加强农产品产销衔接,推进订单生产和农超对接。加快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继续实施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工程,加强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二是强化农产品市场监管。规范粮棉油糖等主要农产品收购秩序,严格粮食收购资格审核,制定粮食经营者最高库存量标准,规范企业收购行为。建立健全重要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体系,完善市场调控预案。及时发布市场供求信息,引导农民及时售粮。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交易规则,清理整顿电子交易市场,遏制过度投机。组织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打击发布虚假信息、囤积居奇、哄抬价格、变相涨价以及恶意炒作、合谋涨价、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三是运用多种措施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综合考虑成本收益、供求情况、市场价格等因素,继续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水平,适时采取玉米、大豆、油菜籽等重要农产品的临时收储政策,积极做好生猪、棉花、食糖等调控预案。落实好小包装成品粮油储备制度,把握好储备粮油投放、轮换的时机和节奏。控制粮食深加工能力过快增长,关停违规建设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实行灵活高效的农产品进出口政策,稳定国内农产品市场。四是加强农资市场调控和监管,保障农资供应,努力稳定农资价格。切实加强对化肥等农资市场的监测和价格监管,落实化肥淡季储备政策和化肥用电用气运输优惠政策,做好农资市场调控工作。

 

  要切实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近年来,国家对农民的各种补贴不断增加,但与其他行业相比,农业比较效益偏低、特别是粮油效益低的局面仍没有根本改观。5年来,3种粮食亩均现金收益提高68.6%,油菜籽亩均现金收益提高83.4%。但同期农民外出务工月平均工资提高了89.7%,说明从事农业的相对效益是下降的,种植一亩粮食全年的收益,仅相当于外出务工10天左右的收入。因此,稳定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仍然需要国家大力支持。一是确保今年中央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重点加大对现代农业建设、水利薄弱环节特别是农田水利和中小河流治理、农村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生态环境建设和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体系的支持力度。切实加强投资项目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二是要积极研究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的问题。去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方面的支出为8281亿元,比上年增长14.2%,是2003年的3.86倍。其中,对种粮农民的“四项补贴”总量达到1345亿元,亩均补贴达到58.8元,约占物质成本的1/5,总成本的1/10。我们要认真研究农产品价格、成本、收益与补贴的数量比率关系,进一步完善补贴机制。

  (作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分享到

切换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