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06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1.形式特点:
a.原生态的材料:访谈、报告、大段材料
(特点:逻辑思路乱,阅读关键是抓主题,抓主线,狠点砍去冗余材料);
b.人为加工的材料:一则一则的材料,一段一段的材料。
(特点:逻辑性强,每则材料的选择都有目的性,需要仔细分析材料,把目的分析出来)
2.热点特点
以前的要求:
不能太宏观,不能太微观,要中观;
不能是政治改革、民主改革方面的内容;
不能是没有定论的,存在争议的内容。
现在的要求:
(1). 除了太微观、政治体制改革方面的不能考,其他都能考;
(2). 媒体(大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都有可能考;
(3). 通常是年内的热点。
特点:
(1).多个联系事件反映某一重大主题:
例如瓮安事件、华南虎照事件、广西发生的群体性事件(政府的公信力、诚信问题)。
领导开博客、******上强国论坛、******谈上网、中国已有接近2.2亿网民。
(政府角度:关注互联网、管理好、发展好、引导好互联网)
(2).在某一背景材料下选取不同的主题来考查:
(冰冻地震灾害材料可考:政府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政府在救灾体制上存在的问题、电煤短缺问题、生态破坏之后的再保护问题)。
(3).虚与实的把握:
实体性的材料居多,天津市曾考理论问题。
分析热点——通过训练的方式去分析热点。
申论更多作答思路和作答技巧,可参看2012年公务员考试技巧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