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面试考官的角度看公务员录用面试

2013-08-08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第一部分 面试花絮


  花絮一、面试中的“模式化”回答,让考官反感


  在近几年的公务员面试中,发现很多考生,也许是上了同一个机构的面试培训班,举止行为和有些言语表现得极为相似和模式化,举几个例子:

  1、面试考生标准的30度鞠躬

  一进门,带着职业微笑,双手叠放在腹部,双肘分开,深深地一鞠躬,深情地说:各位考官,各位工作人员,上(下)午好,你们辛苦了!

  面试结束时,再深深地一鞠躬:再次感谢各位考官,祝你们工作顺利、全家幸福!

  这样写出来感觉好像很有礼貌,但放在实际公务员面试的考场中,就显得有点虚,毕竟我们不是考录空姐和礼仪工作人员。面对30度鞠躬的“太客气”的考生,考官总感觉心理有些受不起,正如俗语云:“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考生为了面试的顺利进行,必须保持自己的谦虚和对考官的尊重,自信而不能自傲,但是谦和而不必谦卑,更有甚者,若因此放弃人格尊严,百般讨好考官,则始终会处于劣势。考生求职,考官求才,应当保持不卑不亢的姿态。

  2、考生思考完毕,现在开始答题

  考生进入面试考场后,先是鞠躬,然后大声说:

  ——“×号考生请求面试”
  
  主考官念完一道试题,示意考生可以回答,考生面带微笑说:

  ——“考生现在开始思考!”

  考生答题之前都不忘来一句:

  ——“考生思考完毕,现在开始答题!”

  主考官第一次听见考生这么说明显吃了一惊,连着几道题下来都这么说,主考官显得“适应”了,为了怕耽误考生的时间,主考官念完最后一道题,赶紧对考生说:“你想好了就直接答题目,不用跟我说“那话”(考生思考完毕,现在开始答题)了”。有位考生面试比较紧张,不小心,错说成“考生回答完毕,现在开始答题”。主考官赶紧说:别紧张,别紧张。

  3、“领导把这件事情交给我是对我的信任”

  结构化面试中有主要考察计划组织的面试题,给你一个主题,让你说说如何组织一次活动,如宣传、培训、会议、检查等等。这道题是考生模式化回答最多的一道题目,很多考生的语言甚至是一字不差。考生千篇一律地说: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领导把这件事情交给我是对我的信任,我一定不辜负领导的期望”,“做好事前、事中、事后”三段等。

  一般的考生都说要先做一个工作计划或方案,一上午13个考生,5个考生用同一句话来开场——“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6个考生用“领导把这件事情交给我是对我的信任,我一定不辜负领导的期望”,以至于我一听到“俗话说——”,“领导——”,我心里想怎么有这么多考生有惊人相似之处,有很多类似的语言呀?有一位考生,刚说到“凡事预——”忘词了!不过还算是应变能力强,愣了一下说:“凡事预先都要有个计划!”不过说实话,我没有因为考生说了这句话就给扣分,主要还是看具体答题的情况,如果你完全按网上的套路一字不差地答,没有结合题目里的内容的话,就只能得到中等偏下的分数了。

  “这是领导(或组织上)对我的信任,我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做为一次锻炼和提升的机会……”

  ——这只是一件普通的日常工作!不用上升到这样的高度。

  事前做计划,事中选择好时间、地点、人物,做好经费预算(也不管这是一项什么工作,需不需要经费),安全保卫、紧急预案(一次单位内部的会议也需要安全保卫吗?!)注意协调各方面关系(简单的日常工作,关系没那么复杂),事后写好总结报领导审阅,做好经验总结。有的考生说得很流利,但没有结合题目的主题说一点具体的内容,这样的考生得分比较偏低。

  谈到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时,这雷同句又来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事之间由于经历、立场等方面的差异,对同一个问题往往产生不同的看法。许多时候,双方的分歧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因此,我的看法是正确的,并不表明别人的看法就一定是错误的。我会仔细分析对方观点中的可取之处,反思自己观点中考虑不周的地方。

  一上午说这句话的考生大约有3个!

  第一次听这段话,觉得这句话引用得不错,说得也很有道理,不过大家也得想想啊,既然你能在网上看到,别人也能啊,这样一来你再用这句话,不是笨点了吗?!

  在考官休息期间,有位人事处老领导感叹:哎,有些学生本来是不错的,被一些信息误导,失去了真实的自我,结果反倒被雷同“害惨了”。


  花絮二、学生腔太重,答题不切实际


  —— “我们大学生有着很高的理论水平,所以(一般是自信我能干好这项工作)……”

  当着考官的面说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有着很高的理论水平是不合适的,在场的很多考官都是专家和领导,这么说有“班门弄斧”之嫌。

  ——“我反复劝说,相信领导一定会接受的。”

  “如果领导仍不接受,我会向上级部门和领导反映,直接到他接受为止!”

  一个小建议,不需要“上纲上线”,又不是发现领导有什么违法乱纪的行为,机关的层级管理很严格,很忌讳越级汇报的。

  ——“处室的领导一定会配合好我的工作的!”

  面试中考生的定位一定要准确,报考的是基层公务员,不是司局长领导,是科员配合好领导的工作,绝不是领导一定会配合好自己的工作的。

  ——“我根据与会人员的现场反映,当场修正这个文件!”

  很多考生是应届毕业生,面试中考生的定位一定要准确,报考的是基层公务员,机关的文件修改、签发是有严格程序的,基层公务员没有权力当场改文件,这犯的是个常识性错误。

  以上是考生在公务员面试中的一些回答,常见的问题是学生腔太重,不了解现实社会和机关工作流程,分析问题过于注重自我或过于理想化,答题不切实际。


  花絮三、没真正理解题意,答题偏题


  问:你怎么看待社会上某一现象?如何解决?

  ——“我是**员,如果是我,绝对不会出现这个情况,我绝对能做到……”

  这是一道主要考察综合分析能力的面试题,主要考察考生分析问题能否抓住关键,思路是否清晰,思维是否开阔,能否自圆其说。此题要分析此现象的成因,包括人的心态、社会环境、制度问题等,然后提出解决办法,而不是 “表决心”回答。
  
  问:你通过竞聘成为小张的直接领导,小张心中不服,常以各种理由请假,同事们议论纷纷,你该怎么办?

  ——“找小张谈话,我能成为小张的领导,说明我能力比他强,教育小张正确对待同事的升迁。让小张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一种严重错误,这种行为会危害党、危害国家和组织。”

  这是道主要考察人际协调的面试题,主要考察考生是否理解组织中的权属关系,人际合作是否主动,沟通是否有效,处理人际关系中能否把握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正确的回答应该是首先理解小张的心情,分析小张请假的原因,以同事、朋友的身份让小张理解和支持自己的工作。


  花絮四、大而空的虚话、套话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一贯要求和传统作风,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

  ——“作为一名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福利。”

  以上是我在面试现场经常听到的很多考生的空话和套话。很多考生只是用“为人民谋福利”等这些词语来泛泛而谈,涉及一些具体、实际、可操作性的内容比较少,这样的考生得分比较低。面试中要力避大而空、难以操作的虚话、套话和官话。有时受一些不良信息的误导,有的考生误认为自己说的都是冠冕堂皇的大话,自我感觉很好,实际上考官并不认同。这也是为什么有些考生面试后自我感觉良好,但实际得分不高的重要原因。

 

  第二部分 考官把脉


  一、了解面试程序,面试模拟预演


  应届毕业生或者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社会在职人员,不熟悉社会实际,不了解时事,不知道机关工作流程,但是公务员考录面试的题目很多都是与机关工作密切相关的,建议你在面试前,看看你的父母或者朋友,有过政府工作经验的最好,给你当模拟面试考官,你穿着准备面试的衣服,请他们帮忙找点题,当场模拟一下,对你的回题和穿戴、礼仪提点意见。指点和不指点效果是不一样的。最好能找几个朋友模拟 成考 场的样子,一字排开,再找点题问你,多练几次试试。


  二、思路清晰,分析问题深刻和有新意


  面试时每位考官的手里都有一本面试题本,除了有面试题之外,还有测评要素、答题参考要点和评分参考思路,可以参照打分。但实际上,考官并不是机械死板地完全依照这个答案打分的。有的优秀考生的回答甚至能比参考答案还全面。只要考生答的符合实际,有可行性,能自圆其说,再有点新意和深度就可以得到高分。高分的优秀考生很少,多数都是中等水平的考生,面试中一些基本要点考生都能答到,但要达到分析问题深刻和有新意还是有些难度的。高分的考生通常回答问题思路清晰,分析问题深刻,能把握好问题的关键,语言流畅而且有感染力,综合素质高,有发展潜力,表现出与招考职位相适应的素质特征。优秀的考生常能让考官眼前一亮,给考官好象注入了兴奋剂,甚至多少年后,考官还能记忆尤深。


  三、适度的紧张有利于激发考生潜能


  面试中,常为面试时太紧张,不知道说什么好,显得层次不清晰,逻辑混乱的考生觉得遗憾。适度的紧张是有益无害的,在那种面试的场景和氛围中,考生一点都不紧张也是不可能的。

  应该正确对待面试。面试是通过考官与考生面对面的信息沟通,考察考生是否具备与职位相关的能力和个性品质的一种人事测评手段。对于考官而言是求才,对于考生而言是求职,考官通过考生素质特点的展示来判断考生是否符合招考职位的要求,考生通过面试20分钟的表现向考官展示自己的素质特点,从这种意义上说可以把面试当作与长者的正式场合的会谈和聊天,保持一种轻松自然的状态。有时候不把面试当作参加考试,反而效果不错。面试决不是难为考生,也不是难倒考生,相反是通过开放性的面试题目让考生来尽可能地展示自我特点,

  回答问题以前,可以思考一会,把回答的思路做一个整理再回答。面试是口语表达,不可能象书面语言表达那样严谨,不能追求完美,考官手中的面试题本还只是标上答题参考思路,而不是完美的标准答案,能把自己所思考的方面80%以上有条理的表达出来,正常发挥就可以了。面试时间一般是20分钟左右,大多数考生的答题时间在12-15分钟之间,回答每道题前花1-2分钟在纸上列个提纲,对着提纲说相对放松一些,但准备时间不宜过长。笔者曾在面试中遇到一位考生,前三个题目答得比参考答案还完整,但还在不停地思考和补充,最后一道题目,刚念完题目,考生才说两句话,计时器的铃声就响了,考官和考生都觉得非常遗憾。


  四、重视第一印象,利用好面试最初三分钟


  第一印象效应是指最先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的强烈影响。第一印象体现为一种优先效应,重视前面的信息,忽视后面的信息;即便注意了后面的信息,也会倾向于认为后面的信息是“非本质的”、“偶然的”,往往按前面的信息解释后面的信息;即使后面的信息与前面的不一致,也会屈从于前面的信息。所以,我们在面试中,应意识到第一印象先入为主的作用,利用第一印象的作用,加强自己的个性表现力,给人以良好的印象,为后面的面试题目回答打下成功的基础。面试的第一道题一般是重点考察综合分析能力的题目,考生要尽可能有良好的表现,获得好的第一印象。如果考生的第一题回答得不错,给考官留下好的第一印象,觉得考生言语流畅,思路清晰,分析问题能抓住问题的本质,考生在后面几道题的回答中若不够理想,考官也有可能会忽略不好的信息,用好的信息印证前面的信息。

  面试是一种主观性评价,有一定的运气因素的,毕竟是人在打分,每一场面试的试题不一样,考官也不一样,即使是同样的回答,不同的考官的感觉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笔者的体会是“是金子总会发光”,只要你是实力派考生,你一定能够胜出。运气因素主要存在于中等水平的实力一般的考生中。对于这些实力一般的考生利用好面试最初三分钟就显得更为重要,这我想大家都能理解。


  五、排除不良信息的干扰,平时多积累,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学会思考


  有时看电视新闻,翻看近日报纸和网上评论,能看到考察综合分析的面试题的题目素材和答案。想考公务员的考生,平时要多关注报纸、电视上的时事,这种关注不是只看标题,要把自己当成政府的公务员,从政府管理的角度来分析,做一些深度的思考和关注。可以借鉴焦点访谈、新闻1+1、面对面等节目的分析问题思路,比如,要从哪些角度来看,该上升到一个什么高度。

  网络和社会上关于公务员面试的信息很多,良莠不齐,一些考生可能受到网上面试技巧和社会上培训班的影响太深,没能活学活用,反倒失去了真实的自己,反而得分不高。考试需要参考技巧,但又不能照搬,关键要轻松、自然、真实地答出水平和高度来。要熟悉面试流程,正确地对待面试和应对面试,在面试中尽可能地展示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规避各种陷阱,正常或者超常发挥。

分享到

切换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