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数量关系辅导:巧解行程问题

2013-07-17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行程问题属于每年必考的重、难点题型,一直是很多考生非常头疼的问题,经常感觉无处下手,根本就没有解题思路。其实,考试中这一部分题目解题过程比较简单,并不需要高深的数学知识,但要求思路灵活、能找全题目中的所有可用条件、并能熟练运用各数量间关系。这些题目可以分为很多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可套用的解题方法。硕文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将这些解题方法总结出来,并加以详细分析,以帮助考生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

  (一)行程问题中的三个基本量

  行程问题研究的是物体运动中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三个量之间的基本关系式如下:

  路程=速度×时间;

  这个公式为行程问题的核心公式,大部分的行程问题都可通过找出速度、时间、路程三量中的两个已知量后利用核心公式求解。

  【例题1】一个人从家到公司,当他走到路程的一半的时候,速度下降了10%,问:他走完全程所用时间的前半段和后半段所走的路程比是( )

  A . 10:9 B. 21:19

  C. 11:9 D. 22:18

  【答案】B

  

 

  【扩展】当题目中只有一个量是确定,另外两个量不确定时,可以令其中一个量为某一个便于计算的数值,从而另外的量就可以确定下来了,但使用赋值法时,尽量赋予整数,方便我们计算。

  (二)行程问题中的比例关系

  s一定,v与t成反比; t一定,s与v成正比; v一定,s与t成正比。

  【例题2】甲乙二人早上10点同时出发匀速向对方的工作单位行进,10点30分两人相遇并继续以原速度前行。10点54分甲到达乙的工作单位后,立刻原速返回自己单位。问甲返回自己单位时,乙已经到了甲的工作单位多长时间?

  A .42分 B. 40分30秒

  C. 43分30秒 D. 43分30秒

  【答案】B

  

 

  类似此题难度的题往往见于近两年的公务员考试中,其特点是:难度中等,考察基本概念或者基本公式,利用比例关系解题可以大大节省时间,考生需要重视此类题。

  (三)行程问题中的相对速度问题

  在行程问题中,有相当多的题目是基于对速度的合成,从而衍生出“相对速度问题”,这一类问题关键是弄清楚是速度和还是速度差,能够根据题目所需,写出相对速度、相对距离和时间的关系。这一类问题主要包括相遇追及问题(直线、环形等)、流水行船、楼梯上下型、队伍行进型,这题问题的本质是相同的。

  1、相遇问题:

  知识要点:甲、乙两人同时出发,甲从A地去B地,乙从B地去A地,然后在C地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图所示:

  

 

  那么:A,B两地的路程=路程和=(甲的速度+乙的速度)×相遇时间=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问题的核心是“速度和”问题。

  【例题3】甲、乙两辆清洁车执行东、西城间的公路清扫任务。甲车单独清扫需要6小时,乙车单独清扫需要9小时,两车同时从东、西城相向开出,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清扫15千米。问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A .60千米 B. 75千米

  C. 90千米 D. 135千米

  【答案】B

  【解析】本题是相遇问题,可以有多种解法:

  

 

  

 

  此种解法反复利用比例关系,希望大家多加练习。

  2、追及问题

  追及问题的基本特点是:两个物体同向运动,慢者走在前,快者走在后,它们之间距离不断缩短,直到快者追上慢着。

  知识要点:甲、乙两人同时出发,甲从A地去C地,乙从B地去C地,然后甲在C地追上乙,如下图所示:

  A,B两地的路程=路程差=(甲的速度-乙的速度)×相遇时间=速度差×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的核心是“速度差”问题。

  

 

  【例题4】甲、乙两人同地同向直线行走,其速度分别为7千米/时、5千米/时。乙先走两小时后甲才开始走,则甲追上乙需( )。

  A .4小时 B. 5小时

  C. 6小时 D. 7小时

  【答案】B

  【解析】此题属于追及问题,首先明确路程差和速度差。路程差为2×5=10千米,速度差为7-5=2千米/时,所以追及时间=路程差÷速度差=10÷2=5小时。

  此类题难度较低,考察基本公式,考生可以将这类题作为得分题。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湖南人事考试网

分享到

切换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