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28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4月24日多个省市即将迎来2011年的公务员考试,在此关键时刻,湖北公务员考试网结合多年的公务员考试实战经验为广大考生朋友总结出在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易错误区,并给出解决方法,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考查的常见题型有选词填空与片段阅读,考生在选词填空部分常出现的错误点是对近义词的辨析不清,而片段阅读出错点常表现在对主旨观点类文段主旨、观点的把握不清。
针对上面的情况,专家以下将分别介绍一些方法以攻破这两大易错误区。
(一)选词之近义词辨析——语素分析法
词由语素构成,因此无论以何种方式构成的词,词义和语素义之间必然会有一定的联系。近义性词语之所以意义相近,绝大多数是因为具有相同的语素,而之所以有差异,各有侧重,则是因为除相同语素外,还有不同的语素。因此,运用语素分析法辨析近义词的关键是“去同存异”,即舍弃掉它们相同的语素,再对它们的相异语素进行组词以辨析词义的差别,并遵循代入语境的原则。
常见步骤:(1)相异的语素分别组词;
(2)新词代入语境,最适合的即为正确答案。
例题:
某市公开选拔了一批党政领导干部,从年龄结构上看, 的这批干部普遍年轻;从 上看,他们的教育背景普遍较好;至于他们是否具有 的能力和水平,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履职 履新履历 B.履职 履历 履新
C.履新 履职履历 D.履新 履历 履职
【易错点拨】去同存异。(1)相异语素组词。选项三个词语的相同语素是“履”,相异语素是“新”、“历”、“职”。“新”,新任,“履新”侧重新任就职;“历”,经历,由此推知“履历”意为个人经历的说明。“职”,职责,“履职”侧重“履行职责”。(2)代入语境。由前句可知,这批领导干部是才就职的,故第一空应填“履新”,教育背景当然只能从“履历”上看出来,能力和水平就要进一步通过“履职”表现出来。故本题答案为D。
(二)片段之主旨观点把握——四大避错方法
主旨观点型题目是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中占比最大的题型,同时也是考生易出错的题
型,主要表现对文段主旨、作者观点的把握不清。专家具体介绍四种解题方法帮助考生避免此类错误。
1.首尾寻找中心句
“总——分”或“分——总”是概括类主旨观点型题目材料的常见写作结构。因此在解题时,首句和尾句通常都是需要关注的重点。材料中心句前常见的词语有:
(1)表总结性的词语:“因此”、“所以”、“可见”、“其实”、“总而言之”、“照此看来”等。
(2)带有主观倾向性的词语:“务必”、“(迫切)需要”、“应该”、“意味着”等。
例题:
近年来全球油价持续上涨,随着各国原油生产能力的日益提高,全球原油储备资源日趋紧张。据分析人士预测,这一上涨趋势绝不会在短期内逆转。受此影响,尽管汽车已逐渐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日常交通工具,但越来越多的人决定暂缓买车或者开始暂停用车。照此看来,整个汽车销售市场的经营风险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有增无减。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预测未来石油行业的发展趋势
B.说明汽车销售业的经营风险将会增加
C.探讨能源行业与交通运输行业存在的联系
D.认为能源行业将逐渐影响人们的出行方式
专家解析:文末“照此看来”提示后面的内容是作者的观点,即“整个汽车销售市场的经营风险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有增无减”是文段的中心论点。由此可知,作者主要针对的是“汽车销售市场的经营风险”,A、C、D三项均未涉及“汽车销售”的问题,可迅速排除,故B为正确答案。
【易错点拨】误选C项的考生,只看到了文段关于石油等能源价格上涨对于汽车等交通运输行业的影响,而没有深入考虑作者的真正意图,同时也忽视了“照此看来”这一关键性提示词语的指示作用。
2.事物罗列抓共性
有些题目的文段仅仅是多个事物的简单罗列,并没有提出任何观点,在解此类题时,专家建议考生重点在于找出所罗列事物的共同特点。
例题:
甜菜的上部叶片垂直生长,叶簇呈漏斗形。这种生长方式所形成的叶面空间的配制结构,极有利于光照的吸收,提高植株和群体的光合效率。而车前草的叶片是轮生的,叶片夹角为137.5度,这正是圆的黄金分割的弦角,叶片按这个角度生长,可以充分利用光照。梨树随着树干长高,叶片沿对数螺旋上升,每个叶片都不会遮蔽下面的叶片。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光照吸收率是影响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
B.暗合数学规律的叶片结构对植物生长有利
C.不同的生长环境造成了植物叶片生长的差异
D.对光照的吸收影响叶片的生长角度
【易错点拨】做这个题目的时候,我们很可能会被文段中的一些信息迷惑,如“光合效率”、“光照”等。这样会很容易地将答案定位在A、D两项上,而与正确答案失之交臂。其实文段并没有明确的观点,而是以甜菜、车前草、梨树三种植物为例,分别阐述了其叶片生长角度对其生长的好处。我们可以通过文段的这三个例子来总结它们的共性,其中的“垂直”、“夹角”、“弦角”、“对数”等词语是解题的关键,它们的共性与B项的“暗合数学规律”正好吻合,故B项当选。
3.文末注意新概念
概括类主旨观点型题目,当文末出现总结型句式时,该句中提到的新概念多为文段的落脚点,即关键信息,正确答案应包含这一关键信息。此类题常见的总结型句式有:“这是……”、“这/那就是……”,“都指向了……”。
例题:
中国古代礼制要求服装尽力遮掩身体的各种凹凸,在裁制冕服时可以忽略人体各个部位的三维数据,不需要进行细致的测量。冕服章纹要有效地体现等级区别,图案就必须清晰可辨、鲜明突出。这使中国古代服饰中与服饰图案相关的绘、染、织、绣等工艺技术相当发达,也使中国古代服装的裁制向着有利于突出图案的方向发展。与西方重视身体三维数据、要求服装紧窄合体的立体剪裁法不同,中国古代无论是冕服对人所占空间的扩大,还是图案对冕服平面风格的要求,都指向了中国传统服装宽大适体的平面剪裁法。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礼制的要求使中国传统服装采用了平面剪裁法
B.中国古代服装的剪裁方法推动了印染技术的发展
C.中西方剪裁方法的分化以冕服的产生与发展为特征
D.礼制对官员服装的规定制约了中国古代服饰艺术的发展
专家解析:文段主要阐述的是中国古代礼制的要求使得服装忽略了人体各个部位的三维数据,并因体现等级的需要而突出了图案的特点,而这些特征使得中国传统服装的剪裁倾向于宽大适体的平面剪裁法。故答案选A。
【易错点拨】误选C项的考生,仅针对文段的表面意思进行分析,完全忽略了文末出现的“平面剪裁法”这一新的概念。
由文末“都指向了……平面剪裁法”这一总结型句式可知,“平面剪裁法”这个文末出现的新概念为文段的落脚点,正确选项应包含这一概念,符合的只有A。
4.尾句警惕“个别”词
例题:
长期以来,人们对工业的文化内涵没有认识,文物保护的理念相对落后。事实上,每项工业遗产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最高发展水平,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近代工业遗产更是如同一种超越时代的文化载体和现代设计思想的容器,凝结着社会经济、产业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历史信息。有些工业遗产,甚至代表了一个城市最基本的东西,见证着城市发展的历史。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为准确的是( )。
A.文物保护理念应适应生产力发展 B.文化研究应以工业遗产为突破口
C.工业遗产记录了城市发展的历史 D.工业遗产是具有文化价值的文物
专家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人们对工业的文物保护理念比较落后,接着从“每项工业遗产”、“近代工业遗产”、“有些工业遗产”三个方面阐述了工业遗产的文化价值。概括起来即工业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故答案选D。
【易错点拨】注意提问方式“对这段文字概括最为准确”,“概括”意思就是要全面、准确。选项应该包含文段所有的要点,在解答过程中要对细节信息严加把握。
文段第二、三、四句的主语均为“工业遗产”,可见“工业遗产”是文段的中心词,A项没有包含这个中心词,故可首先排除。B项“文化研究的突破口”文中未提及,排除。很多考生看到文段最后一句,可能很容易错选C。需要注意的是,最后一句说的是“有些”工业遗产,讲的是个别情况,而非普遍情况,所以C项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排除。
二、数学运算
数学运算是公务员考试的必考题型,观察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其他省市的考试,这一部分的题量均有所增加。在即将到来的4.月24日的公务员考试中,数学运算的题目仍将是考查的重点内容。以下专家将介绍一些数学运算中常出现的易错误区,以提点考生。
误区一:分辨错题目类型
总体来看,公务员考试中考查的数学运算题目都不难,其考查的知识以中小学知识为主,但是命题人在命题的时候往往会制造一些具体的情景让考生难以分辨题目类型,进而在解题过程中对题目认识出现偏差。
例题:
某招聘会在人场前若干分钟就开始排队,每分钟来的求职人数一样多,从开始入场到等候人场的队伍消失,同时开4个入口需30分钟,同时开5个入口需20分钟。如果同时打开6个入口,需多少分钟?
A.8 B.10 C.12 D.15
【易错点拨】这是一道“牛吃草”问题,与以往考查的方式不同,命题人在出题时结合了我们日常常见的情景。在解这道题目时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草”,什么是“牛”。
设每个入口每分钟入场的人数为1个单位,根据题目条件,可利用“牛吃草”的核心公式,求得每分钟新增排队的人数为(30×4×1-20×5×1)÷(30-20)=2;入场前已排队等候的人数为30×4×1-30×2=60。如果同时打开6个入口,从开始入场到队伍消失时,需要60÷(6×1-2)=15分钟。
除了牛吃草问题之外,在抽屉问题、容斥问题、植树问题和排列组合问题中也经常遇到类似的情况,专家提醒考生多加注意。
除排列组合问题之外,在植树问题(判断是两端植树、一端植树还是两端都不植树)、方阵问题(实心方阵还是空心方阵)、行程问题(追及问题、相遇问题还是流水问题等)以及盈亏问题也需要做进一步判定,以确定其使用公式和原理。
三、资料分析
与数学运算一样,资料分析题在各类公务员考试中也占着及其重要的位置,以下专家将给大家介绍一些在资料分析题目中出现频率极高而又容易出错的易错误区。
误区一:时间易错
在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部分,几乎每个资料都有时间,因此很多命题人在出题时,抓住这一点制造一些“陷阱”。
例题:
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5年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人均1586元,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2.5%,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
2004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 )。
A.12.5% B.13.1% C.14.1% D.10.9%
【易错点拨】注意时间点,题干所问的是“2004年上半年”,而材料中所给的是2005年上半年。
因为2005年的实际增率长比2004年高,那么2004年肯定要低于12.5%,选项中只有D符合条件,所以可以直接选择D。
如果看错,极有可能直接选A。
上题的易错点在时间点上,除此之外,命题人还会抓住时间间隔进行考查,经常出现在诸如年均增长量与年均增长率,专家提醒考生要注意看清题干。
除此之外,常混淆的概念还有增长率和增长量、年均增长速度和同比增长速度等,专家提醒考生在复习的时候要注意区分。
推荐阅读:
行测考试之判断推理特点及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