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解住院,新版本的看病难

2013-08-09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分解住院"是近年来住院看病的"潜规则"。所谓"分解住院",是指因为医保资金到账问题,病人住院约一周后被迫出院,一周后,下一笔医保金拨付下来,病人重新入院治疗,如是再三,这给病人及其家属带来了很多痛苦。省城某单位戴女士的老父亲,在一家公立医院住院治疗期间遭遇"分解住院",不堪折腾,女士只得将父亲转到一家企业办的小医院。现在,老人已经离世,但想起治疗期间老人遭受的痛苦,女士心中就一阵作痛。"看病难"问题,在这里又有了另一版本。
    这一现象当下正在不少医院发生着。"分解住院"如此折腾病人,医生知道,医院知道,卫生主管部门知道,医保中心知道,但近年来,相关部门已经习惯了这么做,医保部门如此,医院亦如此,没有谁去主动改进这一制度纠正偏差,也没有谁去认真研究、细化方案以更好地方便患者。面对质疑,相关部门习惯推诿,并且在习惯中麻木了,又在这种麻木中进一步放大了这一现象的不合理性。
    现行医保制度显然存在不少漏洞,而且缺少细致的实施方案,这是导致"分解住院"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比如,现行的定额结算标准太低,"一刀切"定额结算法脱离实际,后付制让医院承担巨大资金周转压力,核减统筹人次缺乏科学标准等。实施方案虽不够细化,然而,对存在的问题,医保部门始终没有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调整改进。医保部门的麻木,在于只想着怎样让医保资金不受损失。医保部门明确表态反对"分解住院",并表示对敢于这么做的医院进行处罚。但医保部门所要处罚的,是通过"分解住院"多领医保款的行为,并不是考虑如何方便患者就医。
    面对制度设计的漏洞,医院有了实行"分解住院"的借口,医疗部门职业道德的缺失成为"分解住院"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在现行医保制度下,医院显然不敢得罪医保部门,也不想为患者预先垫付住院费,反正这弊端是医保制度造成的,医院只是顺势而为。于是,病人的不方便与痛苦被搁在了一边,医院职业道德被丢弃在了一边,赶病人出院的不道德一幕就常态化地在医院上演。
    不论是医保部门还是医院,从表面上看,似乎都没有失职。但实质上,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一种根深蒂固的部门利益。他们对本部门来说没有失职,但从维护广大患者应有的权益来说,他们都严重失职。一种制度的设计、实施和完善,需要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并共同服务于以人为本理念。但是,当各部门打着各自的小算盘,医保中心不能为病人提供人性化的医疗保障,医院不能为病人的救治全心全意,他们都成为本部门利益的看院人。显然,制度设计的漏洞和职业道德的缺失,共同促成了"分解住院"现象的产生。
    麻木,现在已经成为一部分人的一种生活态度,并正在成为一部分人的工作态度,这些人面对一种明显不合理的制度却习惯性地维护它。这种麻木,实质体现了一种道德感和职业精神的缺失。实施医保是解决"看病难"的一项善政,如果相关部门总是考虑部门利益,不能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想办法落实好,那么,再好的政策也难以达到应有效果,解决"看病难"难免成为一句空话。


公务员教材中心:2013年湖北公务员考试复习教材火热销售中

分享到

切换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