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水平开放新起点
本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简称《方案》)。6月3日上午,11个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同时举行挂牌仪式,标志着海南自贸港建设正式全面开启。
从自贸试验区到自贸港,海南的对外开放程度得到大幅提升。《方案》要求海南自贸港建设对标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明确了零关税政策,极大促进生产要素自由便利流动。作为新时期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人才特区,海南自贸港将建成我国对外开放新高地,这种制度集成创新是我国开放发展中的重要突破。
海南自贸港不仅汇集了中国现行的所有开放政策,还结合海南特点,集中显示出四大亮点:一是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政策看齐国际高标准。以“零关税”为基本特征,通过降低对征税商品目录以外货物的贸易壁垒和优化检验程序,海南自贸港将极大地推动自由贸易发展。同时,自贸港还支持服务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发展,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制度,破除各种壁垒,给予境外服务提供者国民待遇。而在投资方面,自贸港严格落实“非禁即入”,为投资者降低成本,提升对外资的吸引力。
二是重点强调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导地位,《方案》对这三类产业给予了多方面的优惠政策。海南的旅游、现代服务、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不仅可以在企业所得税方面享受目前中国内地最优惠的税收方案(企业所得税最高仅为15%),并且在2025年前新增的境外直接投资所得直接免征企业所得税。《方案》还从中央财政支持、简化法律程序等方面,给予创业公司更多优惠和保障。
三是离岛购物免税额大幅提升,海南将成为新的消费天堂。2011年4月,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在海南实施,免税额度为每人每次5000元,之后经过多次调整,2018年12月提升为每人每年累计3万元。现在,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额度提至每年每人10万元,免税商品种类也有所扩大。免税额度提升是对海南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持,对疫情过后刺激旅游业,特别是入境旅游将发挥重要作用。
四是全面完善的监管制度与政府服务体系,为自贸港建设保驾护航。合理完备的监管措施和服务体系,可以让落户自贸港的企业更好地享受优惠政策,在实现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的同时,保障企业的正当权益,并从生态环境和公共卫生等多方面推动自贸港建设可持续发展。
在原有18个自贸区的基础上,海南自贸区向自贸港的升级,正在推动中国形成一个从沿海延伸到内陆的更加立体的对外开放格局。海南自贸港探索更多开放创新方案,成果经验还可以进一步向其他地区推广,提升中国开放总体水平。
对于海南自贸港来说,实行“零关税”是一个重要开始,未来还可继续向“零补贴”和“零壁垒”发展。贸易“三零”是自由贸易发展的最理想状态,有利于推动市场充分竞争,激发企业创新能力,通过市场机制为消费者提供更优商品选择。
实现高水平的开放发展,离不开国际人才的助力。在自贸港建设过程中,海南将成为国际人才进入中国的一个窗口,进一步打造成国际人才高地。《方案》明确提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加强自贸区人才进出便利化,符合条件的人才个人所得税最高为15%。此外,自贸港还允许境外理工农医类高水平大学、职业院校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独立办学,设立国际学校,推动国内重点高校与国外高校建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这些措施对海南引进国际人才、自主培养国际化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海南自贸港开放升级,对国内其他城市来说是一个重要信号。为应对疫情带来的经济冲击,其他地区需要采取更积极的政策,加大力度推动制度集成创新。海南自贸港的建设方案虽然不能照搬复制,但可为其他省市提供重要经验借鉴。例如,其他省市可为旅游、现代服务和科技等领域的初创企业提供更多优惠政策,鼓励他们探索更多行业新业态,加快经济恢复和产业现代化升级。
通过海南这一开放窗口,中国将进一步融入全球化发展,并为经济全球化发展贡献更多力量。海南自贸港建设将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联动发力,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往来,成为中国进一步向太平洋和印度洋开放的门户。
全面开启海南自贸港建设,是中国大步迈向更高水平开放的重要标志。只有开放和合作才能更好地应对全球挑战,面对疫情激起的又一波逆全球化浪潮,中国进一步向世界各国发出积极信号,为加强国际合作、共渡疫情难关增添信心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