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黑龙江公考申论热点:流动人口

2013-07-12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在6日下午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召开的首次提案办理协商会上,公安部表示将建立实施居住证制度,使长期在城市并连续居住、参加社会保险的流动人口公平公正有序落户。(3月7日《京华时报》)

    流动人口的有序“农转非”,表明以身份标签为主要功能的户籍藩篱逐步拆解,对于渴盼融入城市、期盼公平待遇的农民工而言,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利好和福音,也是迈向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和谐目标的可喜进步。

    不过,允许流动人口在长期工作地落户,统一实施居住证制度,只是隐去了农民工身份上的歧视性标签,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农转非”,还需剥离赋予户籍制度的福利分配功能,完善一视同仁、同城同福利的公平制度。比如,农民工的就业、住房、医保、养老及子女的就学、高考等保障问题,以切实解决他们后顾之忧,让他们能真正融入到这个城市。

    事实上,随着就业格局的日益多元和大量农民工的进城务工,“户籍”概念早已徒有“符号”意义。打破户籍限制的关键不是名称的变更,而是农民工的权益保障和对公共资源的享有。基于此,公安部明确表示,将配合有关部门推进与户籍制度改革相关的土地管理、社会保障、教育管理、医疗卫生等重点领域改革。

    其实,“居住证”制度作为抹平户籍鸿沟的改革举措,早已在一些地方有过尝试。从2010年5月1日开始,广州市公安局就开始在全市范围内统一更换广州居民户口簿,逐步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划分,统一登记为“广州市居民户口”。而据公安部官员介绍,从2010年至2012年,全国共办理2500多万人的“农转非”。由此看来,二元户籍并非难以逾越的鸿沟,而在流动人口落户城市后的权益落地才是问题的症结。认真总结这些地方的实践经验,或将将有助于公民自由迁徙和城乡一体的健康推进。

    当然,随着大批城市流动人口逐步变为城市常住人口,城市的承载量和容纳度势必面临考验,这就需要政府对城市规模布局、城市资源优化、城市功能完善等诸多方面,作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以应对新形势带来的新变化。


分享到

切换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