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指导:教你实战“申论”考场

2013-12-10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一、审清题意,抓住要点
  审题是申论考试中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审清题意才能正确作答,然而申论考试中的审题除了要审题干外还要注意题目包含的分数。在此建言,申论考试虽然是主观题作答,但除了最后一道论述题外,其他题目都有一定的答题要点,通常10分的题目要点大约5个左右,15分以上的题目要点一般大约5-10个左右。申论考试分数普遍不高,很多都是由于考生没有抓住找全要点。
  以下题为例:
  根据给定材料1-3,请你分析张悟本事件折射出那些现实问题?(20分)
  要求:问题全面明确;分析恰当透彻;表述简洁明了;200字左右。
  通过阅读材料,可以找全要点:材料2叙述了“张悟本事件”,并分析了造成该事件产生的一些原因:媒体的炒作,政府部门监管不力,科研人员不热衷于将其学术知识转化为群众所需的、易懂的常识等。材料3提到对我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的结果,反应出我国公民科学素养不高、必要的科学基础知识掌握不足。
  归纳提炼要点,可以得到答案:
  【参考答案】
  一、是公民对于科学知识掌握不足。对文凭的热衷使人们忽略了科学常识。二是民众对于“养生”的盲从。物质生活的提高使人们注意力向健康转移,养生知识成为他们所渴望的。三是媒体不负责任的包装炒作。在利益驱使下,一些媒体的宣传炒作严重误导了民众。四是政府部门监管不力。张悟本长期以来以专家身份自居,政府部门未能及时发现。五是科研人员将学术知识转化为常识力度不够。他们把精力放在了学术研究上,忽略了科普知识的传播。
  二、忠于材料,摆正角度
  近年来申论考试题目中总包含“针对给定资料”的要求,这是要求考生在作答时不可脱离材料,特别是不能出现与材料相反的观点。我们发现,很多考生在申论考试中不注意题目中的写作角度要求,这种问题通常在对策题中体现。对于考卷中没有虚拟身份要求的题目,考生仍要站在政府的角度,从如何采用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宣传手段等方面提出对策答案。考生的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是申论考试的考察要点之一,这就要求考生养成公务员的思维方式,在申论考场上时刻从政府角度思考答案。
  以2011年国考市级考卷第三题为例:
  假定你是一名派到农村的支教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简要分析希望小学遭废弃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希望小学遭废弃问题的具体建议,供上级有关部门参考。(20分)
  要求:
  1. 对原因的分析准确、全面;不超过100字;
  2. 所提建议具体、有针对性、切实可行;不超过300字;
  3. 条理清楚,表达简明。
  通过阅读题干可以发现,假定身份虽然是农村支教人员,但实际上提出对策的身份要求却是上级有关部门,提醒考生在考场上要审清题意后注意题目身份限定;同时在给定资料的选择上,考生要注意到题干要求中的“全面”二字,通过对材料的仔细阅读,考生可以发现希望小学遭废弃的原因不仅限定在给定资料5中,资料6最后一段提出的农村学校经费紧张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三、先读问题,字迹清晰
  申论考试时间看似充裕,但是蕴含大量的写作任务,所以实际上考生的题目思考时间非常紧张,很多考生由于平时疏于写作练习,导致不能按时完成考试,以至最终饮恨。在此提醒考生,可以改变以往的阅读习惯,不要先读材料,而是先审题目,带着问题找答案。
  申论考试给定资料很长,数千字的文章匆忙读一遍,很难会有清楚的记忆,答题时不免前翻后找、浪费时间。故而带着问题看材料往往事半功倍,同时可以节约大量时间。
  另外,由于考官阅卷时间有限,我们建议考生在考场上不要慌张,有条不紊冷静应对,保证卷面字迹清晰,不要因小失大。
  申论更多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可参看2013年公务员考试技巧手册

分享到

切换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