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20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申论80分绝技》节选——申论命题材料的选择(二)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qq交流群:群4:262368346
命题材料选择看似凌乱,实则有章可循,硕文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张小龙老师下面从话题选取原则、话题选择趋势、材料来源、材料加工四个方面展开分析,帮助考生备战国考申论。
话题选择趋势
有考试经验的考生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最近几年的申论材料越来越难,越来越有深度。这样的难度、深度主要通过材料话题数量、材料具体内容、材料内在逻辑非一致性等方面体现出来。硕文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张小龙老师将其概括为4个性:综合性、地方性、思想性、争议性。
1.综合性
综合性是指一份申论试题选定资料涵盖多个领域的话题。话题范围涉及经济、政治、文化、道德、民生等众多领域的内容,既有宏观领域的大政方针,也有微观领域的小事琐事。材料的综合型还体现在既有国内关注的热点,也有国际性的气候、经济等问题。近几年来,尤其是今年,话题选择综合性趋势更加明显。
2012年国考(省级)材料综合性最强。涉及的问题有:食品安全,传统伦理,医疗隐患、教育缺失,精神文明,诚信奉献等问题。2012年国考(地市)材料涉及的社会问题有城市交通、工程安全、地震防护等。2012年各省的题目也呈现出综合性的趋势。北京、上海、联考题目最为典型,我们通过表格将可以清晰的看到其综合性趋势。
表格.
题目 材料话题 北京 工程质量问题、北京经济降速做法、公众焦虑、道德模范 上海 消费方式、行业收入差距、城乡户口、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仇富心理、公众焦虑、精神文明缺失 联考 虐待动物案例、动物立法、伦理
通过上述表格可以看到,2012年考试的材料中都包含两个相互交叉但是又相互独立的话题。如果我们把问题和材料分开,可以把一套题拆成两套独立的题。一份材料涉及几个问题,意味着有的问题是针对部分材料提出的。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做题的时候要对材料进行取舍。硕文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张小龙老师建议考生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根据问题去筛选材料,一个题目不可能让我们解决材料中的所有问题,哪怕是大文章的写作都不需要把材料中的所有内容堆砌起来。如果把不需要答得大而全的题目答面面俱到,这样不仅难以做到,更重要的是不符合问题的要求,让答题显得没有针对性。
2.地方性
申论命题材料选择凸显地方特色。在把握命题趋势时,多依据地方的特定政策,特有的经济状况,特定的文化,尤其是备受众人瞩目的地方性话题。地方性命题趋势的典型代表是浙江、河北和江西等省份。
话题选取依据地方宏观政策。通常是该省的重大政策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彰显地方特色。其中典型的代表是浙江省。2012年浙江申论材料的主题是“海洋经济”。材料的选取有浙江区域地图,浙江舟山渔场、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浙江沿海丰富的海洋资源等。
部分省区考试命题材料选取则抓住自己独有的事物全面考查。其中河北省这一命题趋势最为明显。2010年河北省命题共七篇材料,每篇材料都围绕西柏坡问题展开,材料1谈西柏坡精神,材料2谈政府对西柏坡发展的重视,材料3谈西柏坡城市规划,材料4谈西柏坡精神,材料5谈西柏坡产业发展,材料6、7谈西柏坡旅游和文化品牌;2011年则是从河北对口支援新疆展开,又谈到对四川、西藏的支援状况;2012年申论命题趋势与2010年颇为相似,依次谈青县好人事迹报道、青县好人模范代表、青县道德建设、青县民生保障、青县重视道德与经济协调发展,青县公民道德建设展馆。抓住一个主题,材料话题选择趋势则是抓住当地典型代表,全面分析,多角度考查,来把握出题,是该类考试地方性趋势的特点。
另有省份命题材料多选取本地发展面临的困境。2012年江西材料中则谈论自身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以景德镇为取材进行命题。
3.思想性
以前的申论考试材料大部分都以表象、原因、对策等组成,材料多以专家发言、领导讲话、新闻报道组成。近几年,申论材料的选取多引用了一些名言警句,经典性的著作,或者一些哲学家、社会学家等知名学者的深刻见解和分析用作申论材料。增加了考生的思想深度和文化内涵的要求,增强了申论考试的人文色彩。进一步符合了申论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考察。人文色彩增强决定了考好申论需要全面提高人文基本素养,而不是仅仅是看一些官方的公文或者领导的讲话。
表格.
推荐资料:
《读书》、基础读物、哲学史、思想史、推荐书籍:《人生的智慧》、《康德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思想录》、《伦理学》、《人类理解论》等经典读物
4.争议性
具有批判性、争议性的社会热点,正逐渐的成为申论材料的选材对象。争议性的焦点话题不仅能够很好的考查综合分析能力,而且能够引导公众关注和深入思考社会上争议性较强的问题。例如:
目前,价值观的多元化使备受争议的焦点问题越来越多,像“知名高校自主招生命题考穿越”、“养老金是否该入市”、“清华真维斯楼”等。争议性的材料通常情况下都没有固定的答案,我们可以赞成一方反对另一方,也可以协调,也可以另辟蹊径。总之面对这些材料只要我们以一种客观公正的态度,实事求是的对问题进行分析论证,无论持什么观点都是合理的。
资料链接:
中央二台《对手》;
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