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80分绝技》节选——申论命题材料的选择(四)

2013-08-19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申论80分绝技》节选——申论命题材料的选择(四)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qq交流群:群4:262368346
 

  命题材料选择看似凌乱,实则有章可循,下面硕文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张小龙老师从话题选取原则、话题选择趋势、材料来源、材料加工四个方面展开分析,帮助考生备战国考申论。

  材料加工

  申论的取材“取之有道”,而非任意取舍。申论取材主要是间接引用。在申论材料选取中,间接引用是最主要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方法:顺序颠倒法、扣取关键词法。

  1.顺序颠倒法

  命题者在选定材料过程中,故意将原材料顺序打乱,穿插编排材料。其目的在于增加阅读难度系数,也是为了潜在的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判定材料顺序颠倒的标准之一是材料顺序与题目设置顺序不一致。这一方法在2012年多省市的考试中最为常见。

  2012年联考的题目则更为明显,17省联考,有15个省份采用了同一试卷,然而其命题顺序具有双重的颠倒。一是材料编排顺序不一致;二是题目设置顺序打乱,联考题目是在7个题目的基础上进行任意排列组合,间接造成材料顺序颠倒。

  当然,也有个别省份,如江西、河北等省份,在出题过程中依旧延续传统的顺序一致法。其中,2012年江西省的考题最为明显,前半部分对应第1题问题相关的材料,中间部分是对应第2题分析原因的材料,后半部分是对应第3题,提出对策的材料,而申论写作题则是通篇对应。

  通过以上分析,硕文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张小龙老师总结出阅读材料的技巧:

  全面把握材料。主要有两种方法:正向把握和逆向把握。

  一是正向把握。按照顺序浏览材料,依据材料反映问题的共同属性进行归类。例如:2012年北京市考试试题,材料1谈的是国家层面的经济转型、降速问题;材料2谈的是工程质量问题;材料3谈的是北京市主动降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做法。可以明显的看出材料顺序被打乱。但是按照经济转型这一属性出发,不难发现材料1和材料3中间穿插了材料2。

  二是逆向把握。题目的答案信息要点源于材料,对于打乱顺序的材料,要掌握“一个中心,多个关联”方法,即以题目为中心,反推关联材料。例如:2012年浙江省考试试题,题目中第2题“推进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是浙江省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请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题目的理解可分为浙江做法的重要意义、具体建议,利用题目逆向寻找关联材料。以“具体建议”为中心,那么多个关联有“材料3、4、6、8、10、11”。由此可逆向把握材料3、4、6、8、10、11是谈建议。

  三筛选认定材料。对材料全面把握后,要迅速、有效、果断的筛选认定有用材料和多余材料。筛选认定材料是以“题目关联”为准则。浏览材料和阅读题目后,有些材料明显多余,可以去除,节省阅读材料的时间。在多省联考中,筛选认定有用材料尤为重要。2012年多省联考,同一试卷,题目不一,对不同省份而言必定会有多余的材料。例如:重庆、四川等省份的题目只考察“活熊取胆”、“虐猫事件”和材料6划线句子写大作文,材料4“屠狗风波”完全多余。

  2.删减关键词法

  硕文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张小龙老师提醒各位考生:删减关键法是申论材料选取的重要方式之一。主要是将源材料中的主旨句、概括归纳性较强的词语去除,删减的关键词往往是答题的直接用语。扣除关键词后的材料比较零碎、繁杂,其目的在于考查驾驭材料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概括归纳能力。在2012年国考、各省市考试中,最为典型的代表是2012年北京材料4和材料5。两则材料引用了大量的事物案例,但每个案例都反映了一定的问题,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乡户籍改革等。其材料中将这些明显的关键词去掉,需要考生从感性的的材料中提炼答题要点。在国考、省考中关键词的扣取程度比较适中,有些考试通常是将关键词几乎完全去掉,尤其是在乡镇、村官选调生等基层公务员选拔考试中最为常见。

 

 

分享到

切换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