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02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申论的题型分类关系到申论的答题的方法和内容,对题目类型的准确把握是答好题目的前提。申论题目的分类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我们常见的方式是将题目分为归纳概括、推理分析、对策、公文、文章写作五大类。这种分类方法是按照答题的方式来分的,这只是一种方式。除了这种分类方式之外,我们还可以按照答题信息的来源将申论题目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也可以按照答题的要素将题目分为单一类题目和综合类题目等等。这些分类方式之间还可以交叉混合。如概括又可以分为单一类的概括题和综合类的概括题,对策题目可以分为客观的对策与主观的对策。下面硕文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将对这三种分类的后面两种做一个系统的说明。
1、主观题与客观题
这种分类主要是看答题是否有严格的、固定的标准。如果有那么就属于客观题,如果没有就属于主观题。在申论考试中客观题的客观标准主要是材料,所以通常情况下客观题都要严格根据材料回答。主观题与客观比起来考生要自由很多,这类题目更多需要借助考生自己的知识背景和分析能力来答题。以国家2011年真题为例:
“给定资料3”介绍了密西西比河、亚马逊河、尼罗河等流域出现的生态危机以及各国政府的治理举措。请对这些材料进行归纳,并说明我国治理黄河可以从中受到哪些启示。
这个题目中前半部分要求“对这些材料进行归纳”,证明答题的时候要严格根据材料;后半部分要求“说明……启示”,启示的意思是我们通过一个东西领悟到或者联想到更多的东西,它要求我们发挥自己的分析和想像能力。在这个题目中,前半部分的归纳是客观的,启示是主观的。归纳的时候我们需要小心翼翼的根据材料,启示则可以在不脱离材料的基础上任意发挥。这个题目属于主客观混合的题型。
概括题都是属于客观题,非概括题主观性比较强。客观题题干中经常出现的字眼是“严格根据给定资料”、“紧扣给定资料”“仅限所给定资料”等等。主观题题干中经常出现的字眼有“根据对……理解”,“按照自己的理解”、“……引发的思考”。就题目分布来说主观题要比客观题多得多。
表格8. 以2012年国考副省级为例
主观和客观的分类有助于我们理清楚哪些题目需要完全根据材料,哪些题目我们可以发挥。尤其是主观题,它可以将我们从材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答题信息来源更多,让答题内容更加饱满。在答主观题目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能一味地照搬照抄。
2、单一题与综合题
在谈申论题型之前有必要说明申论答题的基本要素。申论答题的基本要素有六个,它们分别是:问题、危害、对策、作用(目的、意义)、理论、事例。前面四个要素是最常用的,后面两个要素用得稍微少点。在申论问题中,有的问题只涉及六个要素中的一个,有的则涉及很多个。单一题与综合题的分类主要是根据答题的要素来分。单一的题目只涉及六个要素中的一个,综合的则题目涉及几个要素。
表格9. 以2010年9月联考为例
综合题目中又可以分为机械的综合和有机的综合两种。机械的综合是把每种答题要素简单相加,有机的综合则要求各个答题要素之间相互衔接,使整个答卷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文章的写作大部分都是属于有机综合。
表格10. 以2011年国考地市级为例
对单一和综合的分类有助我们弄清答题的内容,把握答题的方向。通过这个分类使我们面对问题尤其是在面对综合题目的时候不至于手足无措。
硕文教育 张小龙
推荐阅读:2012贵州政法干警面试备考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专题
2012贵阳市公安机关招录人民警考试辅导专题
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进入::贵州人事考试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