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联考已启动,为帮助考生更好的备考省考,小编每日整理3道行测题目供考生练习。本省考试涉及的题型需以本省考试大纲为准。
行测的涉及范围广,为帮助考生解答技巧的提高,公职资讯网现整理了每日一练供考生练习,全面备考省考可参考2022年公务员考试通用教程(点击订购)。
接下来完成1-3题!
1. 所谓文德与民德,或学问与社会,本是一种关联互动而相辅相成的关系。在中国,大学是一种引进的外来体制,我们可能也从产生大学的地方引进了大学对社会的责任观念。在一个分工的社会里,若大学完成了其所谓的本职工作,应当就算承担了它的社会责任。但什么是大学的本职工作,又是一个迄今没有获得共识的问题。大学与社会相互的定位非常重要,如果大学的定位是产出能找到工作的人,它的本职工作就是灌输知识和技艺;如果大学的定位是提高民族甚至人类的智慧和修养,那它在教学之外还需要进行今人称为研究的工作,且不止是研究。如果把大学定位成社会的文化中心,它恐怕还要承担以前化民成俗的重任,那就又不一样了。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大学的本职工作是承担社会责任
B.对大学本职工作的定位尚不清晰
C.大学的本职工作包含多方面内容
D.大学的本职工作与社会定位有关
2. 传统社会主要以血缘、亲缘与地缘为核心的居住格局,形成了以家族、宗族为纽带的居住区域和依靠乡绅、族长为权力核心的社区治理模式,且社区结构处于封闭状态。而现代社会人口的快速流动形成了“陌生人”的社区图景,宗法社会因此而土崩瓦解。传统社会的居住格局容易形成熟人社会,鸡犬相闻,守望相助,便于人们之间的交往。而现代社会主要是多层和高层建筑,每家每户被置于特定的网格中,相对封闭,日常往来的频率大大下降。此外,咖啡馆、茶吧、餐饮店等公共空间不仅仅承载着吃饭喝茶聊天的功能,也逐渐承载着社会交往空间的功能,人际互动多在新的公共空间进行和完成。
上述文字谈论的主要问题是:
A.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在居住空间上的区别
B.传统社会“远亲不如近邻”的格局被颠覆
C.现代社会居住格局和交往方式的改变
D.传统意义上的宗法社会已经土崩瓦解
3. ①于是我们可以让人类与机器共存,让人们通过提升技能来胜任更多的工作
②随着未来人工智能和灵巧机器人的持续升级,我们会看到更多的同类事情
③即便我们可以通过学历提升培养几千人,未来我们可能面对的却是几十万工人岗位被机器人取代的局面
④在以往的工业时代,工人普遍没有受过基本教育,只要通过加强教育培训,在技能提升方面就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⑤在过去二十多年里,科技特别是人工智能的进步,其作用不再是帮人类工作、和人类一起工作,而是替代人类的工作
⑥但是现在,一个发达国家中,可能90%以上的工作者都接受过高中教育,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去加强教育,提升技能的效果就非常有限了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④⑥③②①⑤ B.⑤④②③⑥①
C.④①⑤⑥③② D.⑤②④①⑥③
公职资讯网参考与解析
1.【答案】D。 解析:文段首句指出“学问与社会”是有关联的,第二句将话题具体到“大学”,指出引进大学的时候,也引进了其社会责任,第三句延续第二句,指出大学完成了本职工作,也算完成了社会责任,第四句以“但”转折,说明“什么是大学的本职工作目前仍无共识”,后面对其进行具体说明,指出大学的本职工作与其社会定位有关。文段的主要论述是话题是“大学的本职工作”与“社会”,能同时体现这两者的为D项。由“但什么是大学的本职工作,又是一个迄今没有获得共识的问题”可知,A项表述错误,排除;结合转折后内容可知,对大学本职工作的判断,根据其社会定位的不同而不同,“定位尚不清晰”不等同于“没有获得共识”,B项表述不恰当,排除;文段论述的不是“大学的本职工作包含了多少内容”,C项偏离文段重点,排除。故本题答案为D。
2.【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传统社会的居住格局和社区治理模式,然后介绍了现代社会人口快速流动瓦解了传统的宗法社会、熟人社会,最后介绍了现代社会的居住格局和社会交往模式的改变。因此文段主要讨论了现代社会比起传统社会的居住格局和社区交往发生了极大的变化,C项与之一致,当选。A项仅涉及居住格局,未提及交往模式,表述不全面,排除。B项仅介绍了交往方式被颠覆,未提及居住格局,表述不全面,排除。D项非重点内容,未提及现代社会发生的变化,排除。故本题选C。
3.【答案】D。 解析:分析六句话可知,①④⑥都在讨论提升技能方面的问题,④句指出在以往的工业时代,加强教育培训就能实现技能提升,①句则是在④句基础上指出人们能通过提升技能来胜任更多的工作,⑥句则是转折说明,在现在,加强教育,提升技能的效果就非常有限了。因此这三句的顺序应该是先④句再①句最后⑥句,由此排除A、B项。⑤句和⑥句构不成转折关系,排除C项。故本题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