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通申论热点的“任督二脉”

2021-11-05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申论热点不是散乱在沙滩上的粒粒珍珠,而是一张编制精密的网络。如果不能“牵住牛鼻子”,提纲挈领地把握各个热点之间的脉络关系,很容易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树林”的困境。公职资讯网在此就为大家介绍热点学习的“一、二、三、四、五”,让各位同学在热点学习上事半功倍。
 
  一条主线——高质量发展
 
  迄今一切社会问题都是发展问题,发展的问题只能靠发展来解决。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有新的主要矛盾;新时代,呼唤新的发展之路。中国该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呢?答案是“高质量发展”。
 
  要理解什么是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弄清楚过去的发展是什么。从1978年到2012年,中国从一穷二白的农业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人民经历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稳居世界第一……然而这些发展成就主要是体现在量的增长。
 
  支撑我们高速发展的两大要素,一是人口红利,二是资源优势。而在人口红利逐渐消逝、环境污染日益成为全球问题的新时代,转换发展驱动要素,追求发展“质量”而非“速度”就成了中国必然的选择。用习总书记的话来说,以前关心的是“有没有”,今后我们要考虑“好不好”的问题了。
 
  两个区域——城市与乡村
 
  发展为了谁?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发展就容易走偏路。大家肯定能脱口而出:发展为了人民。但是人民在哪儿?在繁华的城市,在广袤的农村。因此,高质量发展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城市的建设和乡村的振兴。把城市建设好,市民才有幸福感;把乡村建设好,农民才有获得感。城市和乡村都实现了高质量的发展,中国人民才能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果把近5年的国考题目和省考题目找出来细细分析,大家就会发现,“城市建设”与“乡村振兴”早已成为公务员考试的热门话题。
 
  三种需求——经济、文化和环境
 
  城市建设与乡村振兴,说到底就是为满足群众的三种需求:经济的需求、文化的需求和环境的需求。
 
  人民要想生活得幸福,首先需要解决“衣食住行医工学”等基本问题。这些问题无一不需要做大“经济蛋糕”。发展经济就必须考虑两个重要的主体:“市场主体”与“消费主体”。大家经常看到的“优化营商环境”就是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让生产端提供更多的有效供给;而“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则是用来拉动消费,解决需求侧问题。
 
  满足了基本的需求,人民还有更高层次的文化需要。因此,无论城市抑或是乡村,各级政府就要考虑如何为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如此一来,文化兴市、乡村文化振兴将会受到出卷人青睐。近些年来,河南传统文化节目创新、中央电视台文化类综艺广受好评、各地支持组建农村艺术团等就是证明。
 
  最后,优美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既关乎群众身体健康,也事关百姓的生活生计,只有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才能让绿水青山带来更多的“金山银山”。
 
  四个主体——党、政府、社会力量与群众
 
  经济、文化和环境的高质量发展必定离不开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然而群众问题千头万绪,社会问题又层出不穷。如何有效处理这些问题,是一个国家的治理能力的“试金石”。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十九大明确提出的新思想新举措。社会不是政府的社会,社会问题不能由政府“大包大揽”。只有充分调动各方主体积极性、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才能让社会问题得到更加高效地解决。手指攥紧,拳头才有力量。2020年以来,无论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还是河南抗洪抢险,都能看到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政府部门积极作为、社会群体和广大群众踊跃参与的身影。
 
  五大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说到底,高质量发展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只有以创新为动力、以协调促公平、以绿色换发展、以开放谋大同、以共享带共富,才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题中应有之意。
 
  各位同学,以上为大家梳理了几个高频热点的脉络关系,希望大家能够“顺藤摸瓜”,更深入地学习各个专题的内容。既见树木,也见树林,才是热点学习之道。

分享到

切换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