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链接】
自1月20日钟南山院士透露“1名患者感染14名医务人员”的案例以来,时不时都有医务人员被感染的新闻传出,令人揪心。国家卫健委的通报显示,截至2月11日24时,全国共报告医务人员确诊病例1716例,占全国确诊病例的3.8%;已有6位医务人员不幸去世。
最近一段时间,人们以各种形式表达了自己对医务人员的支持与感谢。有人看到医院缺少物资,迅速联系企业、物流公司等定向捐赠,解燃眉之急;有人给医院寄送物资,很贴心地在收件人一栏写着“白衣天使”;有的地方景区出台政策,免费对医务人员开放一年;有的地方倡议用专业口罩换普通口罩、呼吁公务员带头将N95等留给医务人员;有企业设立“人道救助基金”专门资助抗击疫情不幸感染的一线医务人员……
【专家解读】
[提出观点]
因为此次疫情,我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明白“白衣天使”四个字的分量。在抗“疫”战场上,那些舍小家为大家的医务人员,是真正的英雄。他们冒着巨大的风险,加班加点奋战在一线,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有一些人,甚至献出了生命。我们对他们要致以敬意!
此次战“疫”中,一线战斗人员的疲惫,给病毒留下了可乘之机。一方面,持续高强度的疲劳工作,会造成战斗人员免疫力下降,从而使他们更容易受到病毒的攻击;另一方面,长时间的紧张工作,也让他们面临巨大的精神压力,已经有一些一线人员出现了心理问题。正是这些因素,让一线战“疫”人员成为“易感人群”,也为后续战“疫”埋下了隐患。
医务人员平安,我们才能真正平安;医务人员倒下,疫情将会更糟。这一点已成社会共识。不过,面对1700多名医务人员被感染的现实,除了致敬,有关各方还应有更多呵护和保障医务人员的举措。给他们应有的关怀,给他们充足的物资,给他们更好的防护,他们才能安心、安全地战斗在前线。
[参考对策]
给予医务人员更多关怀,还要让他们有时间休息。抗“疫”已进最吃劲的最关键阶段,很多一线医务人员已持续高强度、高负荷多天,生理和心理压力都不小。最近有一些医务人员表示出了希望轮休调整的意思,这是很合理的诉求。随着前来支援的医务人员不断增加,各医院不妨考虑科学排班、合理轮换,一定不能让医务人员打“疲劳战”。
给予医务人员更多关怀,还要给他们更多理解。此前,一些地方曾出现患者撕扯医务人员防护服、故意朝医生吐口水等事件。受疫情影响的患者难免会很焦虑,但希望患者和家属给予这些坚守一线为我们搏命的医务人员更多理解。相关部门也要保障正常医疗秩序,对扰乱医疗秩序的或故意增加医务人员感染风险的行为,要依法依规严厉处置。
给予医务人员更多关怀,还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卫生主管部门和医疗机构后勤保障部门要做好保障工作,力所能及地关照好一线医务人员的家人,特别是那些夫妻双方都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的孩子和老人,让那些在前线英勇战“疫”的医务人员能卸下心中的担忧,安心战斗。对“白衣天使”的敬意,要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