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链接】
民之所想就是政之所向。总书记在北京市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指出,越是发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特别是要高度关注就业问题,防止出现大规模裁员。
开工复工时间延迟,劳动力返岗时间错后……近期劳动力市场出现的一些变化,给企业带来的短期冲击显而易见,对就业的影响则更大。作为吸纳就业能力最强的服务业,许多岗位正是产生于人的流动中。今年春节期间,受疫情影响比较大的交通运输、文化旅游、酒店餐饮、影视娱乐、体育赛事等,均属于流动性行业。但控制疫情工作的基本要求是要减少跨区域流动,以控制交叉感染,这对就业需求侧和供给侧将产生双向影响。
疫情之下,中小企业十分关注政府部门对企业经营困境的解决方案。劳动者也在挂念,在特殊时期如何尽快返岗复工、找到合适的工作。企业主和劳动者关心的问题,最终指向两个字——就业。
【专家解读】
[提出观点]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国家发展的基石,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综合分析]
目前来看,无论是企业主还是求职者,都面临不少难题。对企业来说,一面要复工,一面要防疫,抗风险能力弱的中小企业眼下的确是难挨的时候。劳动者也同样着急。尤其是打算春节后返城务工的农民工和就业还没有着落的高校毕业生,一来担心疫情持续会减少就业机会,增加就业难度,二来怕就业迟迟没有着落,影响收入。对此,政府部门要拿出更扎实更有力的举措,在特殊时期作出特别政策安排,为稳就业增添砝码。
近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具体部署,鼓励地方综合运用失业保险基金结余等资金加大援企稳岗力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实施缓缴或返还部分社保费等政策。各地迅速反应,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密集出台稳就业政策“礼包”,通过减免税费、缓缴社保、加大信贷投放等举措,减少疫情对企业的影响。从过去的“人找政策”“企业找补贴”到现在的“政策找人”“补贴找企业”,一项项随“疫”应变的政策和举措,正化为源源不断的动力,让更多人重拾就业信心,也在支撑着就业形势稳定发展。
[参考对策]
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及时关注和倾听企业主和求职者的声音,要围绕“实”字出台应对举措。对于企业呼吁较多的资金周转困难、订单无法交付等问题,应通过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等手段,帮助企业共渡难关;对于帮扶就业群体,应尽可能减少劳动力搜寻就业信息的时间,提高就业的精准匹配度。为此,要通过各种创新手段,切实减轻企业成本、让公共服务不断档,使政策更有温度、更贴人心。
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与时俱进,未雨绸缪。稳就业是既定战略,并非权宜之计。因此,就业政策要跟得上劳动力市场因疫情影响发生的变化。要考虑到未来疫情对就业产生的短期、中期和长期影响,研究储备不同阶段有针对性的就业政策包,特别是尽力帮扶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密切关注正在实行结构性调整的产业,让政策可实施、能落地,又能兼顾长远,有利于今后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