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为各位考生带来了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官员害怕“触网”。进入了面试环节的你,是否感到很紧张,怕面试官出的题你听都没听说多,怕一不小心说错话,而错失了这个机会。那么,你是否每天都有关注社会热点,你是否懂得一些面试技巧呢?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专家温馨提示考生阅读下文,相信能给考生带来一定的帮助。
【热点概述】
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1亿,超过半数中国人说通过手机等移动通讯工具接入互联网。面对这样的现实,愿意上网的官员越来越多,但真正能驾驭网络的仍然十分有限。一些官员在网上一开口,很容易就掉入了祸从口出、惹是生非的“怪圈”。
“真相不明”“无法回应”“无可奉告”……一些官员在舆情爆发时,面对社会关切,动辄抛出以上不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的官话套话,拒网友于千里之外。然而,相对于不受欢迎的官腔官调,一些官员一味迎合网络,追求所谓个性化表达,随意好恶、言语失当,甚至出现“雷人雷语”,反而让网友心生反感。
还有一些官员把自己的新媒体公号,办成了“官样朋友圈”,或乐于转发“心灵鸡汤”,或热衷推介个人爱好,或长期“潜水”不声不响……这些陷入“网来网去”的官员公众号,既让网友们觉得矫情、作秀,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另一种群众工作的“不作为”。
官员网上发声,如何才能更有底气、更加顺畅、更有实效?有温度、有风度、有力度的“暖互动”,日益成为官员网上发声的“通行证”,打通了官员与互联网相隔的“最后一公里”。
【预测题目】
目前,中国网民规模已达7.1亿。百姓上了网,社情民意也就上了网。官员“触网”,贴近网友诉求、解决群众需要,才能畅通无阻。对于官员“触网”,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面对互联网日新月异的新技术和网民的多元声音、多样诉求,能否适应新媒体、了解新媒体、用好新媒体,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所以做好官员“触网”是大势所趋,值得肯定。
然而,在官员网上发声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据新浪微博提供的数据,2015年9月之后,约4.2万个官方微博没有更新;部分账号2015年全年无更新。不少官员选择注销微博或者更改微博认证信息。一些官员坦言,遇到不理性的网友,谈及一些问题自己又无法解决时,常常变成众矢之的。次数多了,时间长了,就自觉不自觉地淡了、退了。据《人民论坛》曾做过的一项调查也显示,高达七成的受调查者认为,当代中国官员患有“网络恐惧”。而在“当下官员最怕什么”的调查中,“被媒体、网络关注”以超过半数的得票高居第二位。长此以往,不仅容易导致官员自身陷入舆情漩涡,而且让网络问政的效果大打折扣,疏远政府与民众的距离。
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素养已成为领导干部的“必修课”。如何能更好的在网上发声,真诚与群众交流,真心为群众办事,可以参考一下几方面:
第一,通过培训与教育提升党政官员新媒体素养。可以开设“领导干部提升新媒体素养”系列报道与学习活动,盘点梳理领导干部同新媒体打交道的心态认知、实践误区和应对策略,把脉问诊、对症求策。使领导干部掌握和群众“面对面”的艺术
第二,制作党政官员开设网络公众号等的相关要求,打掉“僵尸号”、杜绝“洗地文”、避免“神回复”。
第三,加大监管力度,更好的令党政官员利用网络与广大群众积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