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整治“校园贷”乱象丛生

2017-02-13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本期为各位考生带来了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整治“校园贷”乱象丛生。进入了面试环节的你,是否感到很紧张,怕面试官出的题你听都没听说多,怕一不小心说错话,而错失了这个机会。那么,你是否每天都有关注社会热点,你是否懂得一些面试技巧呢?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专家温馨提示考生阅读下文,相信能给考生带来一定的帮助。
  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复习技巧详见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通用教材
  仔细研读下文>>>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整治“校园贷”乱象丛生
  【背景链接】
  2016年3月15日,河南郑州市一在校大学生因无力偿还借贷平台的近百万借款而跳楼自杀。无独有偶,湖北一名大学生去年10月贷款3万元,利滚利越滚越高,到当年12月债务滚到了70多万元。还有不少大学生因为在多家借贷平台“借钱拆补”而导致资金链断裂。高息贷款、“裸条放款” 校园借贷市场暗藏猫腻。
  今年4月,教育部与中国银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对未经批准在校园内宣传推广信贷业务的不良网络借贷平台和个人要依法处置。然而,校园借贷乱象依然频频发生。
  【热点预测】
  高息贷款、“裸条放款”...这些名目繁多的校园借贷背后暗藏多处陷阱,不少大学生因为无法偿还高额贷款及利息而被逼走上绝路,甚至有精神失常,跳楼自杀等悲剧频频发生。对于“校园贷”乱象丛生,请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
  “校园贷”乱象丛生背后折射出当前互联网金融的乱象,同时,受害群体是涉世未深并且无经济来源的的大学生,也反映出部分大学生错位的金钱观和价值观。因此,必须重拳整治“校园贷”乱象。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深度结合,一批互联网借贷平台也顺势而生,借贷对象大多瞄准大学生,分分钟审核,秒秒钟放款,因此,“校园贷”一时间发展迅猛。然而,“便利”的背后往往隐藏着高额的利息,甚至要求学生事先上传自己的不雅视频和照片做抵押,最终,利滚利越滚越高,大学生因无力偿还走投无路,陷入困境。如果不及时整治“校园贷”乱象,不仅会让更多大学生深受其害,年纪轻轻背负“巨额债务”,甚至会扰乱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健康有序运行。
  滋生“校园贷”乱象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部分大学生不正确的消费观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群体初入社会,在没有老师和父母的约束下受到多种价值观念的冲击,一时间过度物质化,智能手机、名牌用品等超前消费在大学生群体中屡见不鲜,大部分“校园贷”的学生起初向各网络平台借款几千元,但到后期因无力偿还,以至于利息越滚越大,最终变成“巨额债务”。同时大学生刚离开家庭,单独进入大学生活,风险防范意识、风险甄别能力比较薄弱,一不小心就会掉入“坑”中。
  第二,“校园贷”门槛低,监管缺失。校园借贷的本质是某些第三方借贷平台,以高息的方式,通过向学生发放贷款来获利。对借款人资质审核不严或者根本不进行审核,不考虑学生的还款情况。在注册上门槛低,只要能拿到营业执照即可。此外,由于网络借贷的审核流程和贷款手续都在线上办理,不需要本人当面签订协议,这也导致平台存在巨大的安全漏洞。
  因此,重拳整治“校园贷”乱象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完善法律法规,加强重点监管。一方面,国家应当尽快出台更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补全法律漏洞,让大学生能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金融机构也应当制定校园借贷的细则,审核把关要严,贷款发放要紧,贷款用途要明。另一方面,银监会等监管部门应转变思维,把监管视线从线下转移到线上,更新线上监管工具,实时监控并严厉打击不合法的网络借贷行为。
  第二,引导大学生转变消费观念并且提高防范意识。大学生应建立文明、理性、科学的消费观,拒绝过度消费、超前消费。同时家长和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在平时的教学环节中可以增加金融素养的相关课程,提高学生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
  第三,建立行业规范。互联网金融也应该认真审视自身发展中的缺陷和不足,建立行业规范,严格自律,堵上漏洞。建立互联网金融“黑名单”,将不合法不合规的借贷平台拒之门外,清理内部诟病,为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热点关注微信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微信新浪微博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国家公务员考试网腾讯微博、QQ群 公务员考试QQ群

分享到

切换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