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上午
1、市里开通12345市长热线,拉近干部与群众的距离,有人反映这个做法很好,也有人认为热线没有发挥作用,形象工程,经常打不进去,你怎么看?
【题型】综合分析能力
【考察能力】本题主要考察考生能否正确的看待在政府的一些做法,并针对于 群众的质疑能够进行分析,更好的落实下去。
【答题要点】
1、破题表态:
是群众表达诉求、维护权益、咨询政策、困难救助的便捷通道,党政了解社情民意、处理突发事件、集中民智和决策服务的重要平台,建设服务型、开放性政府的一种创新形式。
2、现状分析:
(1)意义:有效化解群众关注、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
(2)问题:目前有限热线电话与日益增长的市民诉求矛盾还很突出,与群众对热线处理的时效性要求还有相当距离 。
3、解决问题:
1、加快热线网络建设,拓宽渠道,提供信息化服务。
2、进行回访,纳入考核,提高群众满意度。
3、完善制度,长效机制,进行培训,提高效率。
4、加强监督,更好落实。
2、习总书记提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题型】综合分析之哲理题
【考察能力】考察我们对于国家领导人话语的理解
【答题要点】
1、就题论题:
反映了我们党对新形势下执政使命的深刻认知,彰显了中央领导集体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
2、就题论理:赵括(古代);共产党(近代);会议(近代)
3、就题论己:个人、各地政府、国家(中国梦)
3、教育局在六一节钱开展关爱山区留守儿童活动,你作为教育局的工作人员,你怎么组织。
【题型】组织管理
【考察能力】考察考生针对于山区留守儿童能够想出个性化的活动
【答题要点】
1、破题表态:体现出教育局对于山区留守儿童的关心,能够使社会上更多的人关注留守儿童。
2、活动方式:能够结合自己是教育局工作人员的身份,组织一些活动,如捐赠图书;辅导帮扶活动;爱心结对子等。
3、注意事项:招聘志愿者,媒体宣传,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关心和爱护留守儿童,与父母取得联系电话视频等。
4、你和同事到单位后,这个同事跟其他人关系融洽,对你很冷漠,你怎么办?
【题型】人际关系题
【考察能力】考察考生人际交往能力
【答题要点】
1、阳光原则:同事冷漠是同事的性格问题,不善于主动交流
2、自我反省,他与其他同事关系融洽,对于冷漠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我没有主动与他进行沟通,增进感情;也可能是我表现出一幅不好相处的样子,他产生了误解。
3、主动找到他进行沟通,互帮互助,多举办集体活动,能够建立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
6月21日下午
1、有些中学采用外国的教学方式,叫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相反,老师布置任务,学生可以在家自主完 成,课堂只作为学生教师的沟通平台,你有什么看法?
【题型】综合分析题
【考察能力】考察考生对于社会当中出现的一些现象的看法,以及能够提出相应的问题能够提出优化的办法
【答题要点】
1、破题表态: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2、分析问题:
1、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流程。
2、颠倒了传统的教学理念 。
3、颠倒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
4、颠倒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3、解决问题:
1、学生自己掌控学习。
2、增加学习中的互动。
3、加强对家长的引导。
2、河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地,有人说是穿山凿壁达到的,有人说是善于避开障碍达到的,你是怎样理解的 ?
【题型】综合分析之哲理题
【考察能力】考察考生对于达到目的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挫折的看法
【答题要点】
1、就题论题:要想达到目标就要不断的克服自己身边存在的挫折和困难,勇往直前。
2、就题论理:刘伟、张海迪….
3、就题论己:国家、企业、结合自身,克服困难。
3、你所在的市与别的市是历史文化名城,要合开一个历史古迹保护工作经验的交流座谈会,领导让你准 备发言稿,你如何准备?
【题型】组织管理
【考察能力】考察考生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调研,最终得到一个完整的发言稿
【答题要点】
1、破题表态:座谈会能够互相学习对方对于历史文化的保护方法,能够进行经验的分享。
2、个性化要素:(调研)
(1)、调查我市的历史古迹(文化、建筑物等)
(2)、到各个部门通过座谈的方式进行调研,了解他们保护的措施,以及在保护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
(3)、撰写发言稿,交给领导
4、你是教育局工作人员,有学生家长在网上举报本市有学校收取午休费,媒体广泛炒作,领导让你处理 ,你如何处理?
【题型】情景应变
【考察能力】考察考生的情景感以及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
【答题要点】
1、在网上做出回应,并承诺会立刻开展调研,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案
2、开展调查:对于学生家长、学校通过明察暗访的方式进行调查
3、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处理,属实就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进行处理,不属实通过媒体进行公开澄清。
4、将调查结果进行公开,并对于其他的学校继续进行监督。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