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中,同学们都知道利用标志做题,但是很多同学经常只关注那些明显的标志,诸如“因果词”、“转折词”、“假设句”等;而经常忽略一些表达感情的词语。其实,在选词填空和片段阅读中,均有“感情”的影子,抓住了感情倾向,就抓住了该类题目的“命门”。那感情倾向在题目中是如何体现,又该如何运用?接下来福建公务员考试网为大家总结一下感情倾向在选词填空和片段阅读中的运用。
一、选词填空中的“感情倾向”
在选词填空中,空缺处的感情色彩应于原文语境和所给词语的感情色彩一致,因此在解题时,我们可以先通过语境的分析预判出设空处所填为“褒义”或者“贬义”,再通过分析选项所给词语的感情色彩,最终选出正确答案。
例1
打开书本,一股久违了的墨香扑面而来,摩挲纸张,淡淡的凹凸感非常舒服。味觉、视觉、触觉顿时都活泛起来,连脑细胞也显得格外活跃。读累了,就闭眼歇一歇,顺便回味刚读过的情节,思考作者的________;看到精彩的描写和精辟的议论,就反复重读、吟咏再三,读到妙处更是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春秋笔法 弹冠相庆 B.言外之意 低头折节
C.弦外之音 额手称庆 D.微言大义 击节赞叹
【解析】答案选D。观察四个选项:从第一个空其实并不好入手,但在第二空中成语有褒有贬,备选成语有明显的感情倾向,可先从第二个空入手解题。横线处搭配“妙处”且横线前“更”表示递进,语义程度前轻后重,需要体现读到妙处,不仅要反复去读,还可能更进一步的动作,要体现出积极的感情色彩。A项“弹冠相庆”,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属于贬义词,与语境感情色彩不符,排除;B项“低头折节”,侧重丧失气节,屈服于他人,属于贬义词,与语境感情色彩不符,排除;C项“额手称庆”,指庆幸,形容令人称快的事情,语境并没有体现“庆幸”之意,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击节赞叹”,形容对别人的诗文或艺术等的发出由衷的赞赏,符合文意,体现出褒义色彩,保留。再看第一空,代入验证,“思考作者的微言大义”,指精微的语言体现深刻的道理,符合文意。故选D项。
以上题目我们可以根据感情色彩,从第二空入手,迅速排除错误选项,提升做题的正确率。
二、片段阅读中的“感情倾向”
在片段阅读中,也会考查感情倾向,只不过更为隐蔽,如果考生忽略了感情倾向,最终有可能导致选择错误。
我们以一道推断下文题为例,来谈谈感情倾向在片段阅读中的运用:
例2
以往我们的农民形象塑造形成两种习惯性模式:一种是正面讲述主人公如何在改革与保守或先进与落后等二元对立中凭借忍辱负重、自我牺牲或善良人品等方式化敌为友,赢得村民信赖,取得改革的进展;另一种则是通过主人公的一连串小品化或喜剧化故事去消解矛盾,保持对观众的吸引力。这两种习惯性模式的美学后果在于,农民形象几乎成了一成不变的符号,缺乏应有的丰富性和吸引力,与现实生活存在巨大落差。这种模式是对真实本身的扁平化。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说的是:
A.对农民形象单一描述有什么缺点
B.什么是对农民形象模式化的描述
C.现在塑造的农民形象有什么改变
D.“真实本身的扁平化”有什么优势
【解析】答案选C。阅读文段后发现,作者对于农民形象塑造的两种模式的评价是消极的。也即后文所接续的内容不可能是对该模式的赞扬。那么D项“优势”,和作者的感情倾向是相悖的,可以排除;A项“缺点”对应文段“这两种习惯性模式的美学后果在于……”,为本文信息,排除;B项在文段的第一句话已经说清楚,为本文信息,排除;C项与文段话题一致,为解决问题,后文有可能写到,保留。故选C项。
在本题中,部分考生只关注话题一致,只关注尾句,容易误选D项,其实在阅读的过程中稍微关注一下作者的感情倾向,就可以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