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气象和地质灾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火山喷发能形成地热、矿产等资源
B.泥石流活动周期与暴雨、洪水的活动周期大体一致
C.沙尘天气形成和变化主要因素是低层大气环流的变化
D.我国一般只在春夏季的长江淮河流域发生洪涝灾害
2.下列有关地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震源的深度越浅,地震破坏力越大,波及范围也越广
B.我国地震带主要分布在台湾西南、西北、华北、东南沿海
C.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
D.2008汶川地震是我国自1949年以来破坏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
3.山东山西的“山”是指( )。
A.祁连
B.五台山
C.武夷
D.太行山
4.对自然地理中“东亚”和“亚太”概念范围的认定正确的是( )。
A.“东亚”包括“东亚”和“东南亚”
B.“东亚”包括中国、日本、蒙古和朝鲜半岛
C.“亚太”包括亚洲、濒临太平洋的美洲国家、澳洲和南太平洋岛国
D.“亚太”包括亚洲东部沿太平洋的国家及地区、濒临太平洋的美洲国家和澳洲
5.直立的竹竿在正午时影子最长的那一天是北半球的( )。
A.冬至
B.夏至
C.春分
D.秋分
【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chinagwyw.org/)参考答案及解析】
1.D 解析:我国洪涝灾害多发生于春、夏、秋季,以夏季最为集中。我国的洪涝灾害最为常见且危害范围较广。雨涝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主要为东南沿海地区、湘赣地区、淮河流域,次多雨涝区有长江中下游地区、南岭、武夷山地区、海河和黄河下游地区、四川盆地、辽河、松花江地区。故正确答案为D。
2.D 解析:震源越浅,破坏力越大,波及范围越小。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答案选A。
3.D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地理常识。山东、山西中的“山”指的是太行山。补充:河南、河北的省名,是出自黄河为界;湖南、湖北是以洞庭湖界分南北。故正确答案为D。本题相关知识点:祁连山脉位于祁连山脉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因位于河西走廊南侧,又名南山。五台山位于中国山西省东北部,与四川峨嵋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中国佛教及旅游胜地,列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之首。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武夷山地处中国福建省的西北部,毗邻江西省,位于福建与江西的交界处。武夷山是一处被保存了12个多世纪的景观,也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于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荣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4.BD 解析:从自然地理概念来看,“东亚”和“亚太”的范含义十分明确,“东亚”包括中国、日本、蒙古和朝鲜半岛;“亚太”包括整个亚洲、濒临太平洋的美洲国家、澳洲和南太平洋岛国。故正确答案为B、D。本题相关知识点:从经济地理概念来看,“东亚”的范围扩大到东南亚,泛指自然地理概念中的“东亚”和“东南亚”。而"亚太"的经济概念只包括亚洲东部沿太平洋的国家和地区、濒临太平洋的美洲国家、澳洲国家和南太平洋诸岛国。
5.A 解析: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离太阳最远,所以影子最长。故正确答案为A。本题相关知识点:冬至这天正午的投影最长,夏至这天正午的投影最短。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2015年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精选:自然常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