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经济常识(22)

2014-07-14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1.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指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分配结构。我国正在采取、实施“提低、扩中、调高、打非、保困”的方针,使收入分配朝着“橄榄型”方向发展。这主要是为了促进( )。
  A.生产的发展
  B.效率的提高
  C.社会的公平
  D.内需的扩大
  2.宏观调控最基本的目标是( )。
  A.保持社会稳定
  B.维持经济增长
  C.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D.保证公平分配
  3.下面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表说明( )。

    2015年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经济常识(22)

  A.有利于中国对欧元区的出口
  B.人民币升值
  C.100美元兑换的人民币减少
  D.有利于日元区增加对中国的进口
  4.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下列属于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是( )。
  A.一切非劳动收入
  B.出租土地、房屋取得的收入
  C.凭借自己的生产资料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
  D.从社会保障中获得的收入
  5.当前,物价上涨较快,通胀预期增强,这个问题涉及民生,关系全局,影响稳定。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减少各种税收
  B.扩大银行贷款规模
  C.增加货币发行量
  D.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tp://ww.chinagwyw.org/)参考答案及解析】
  1.C 解析:“提低、扩中、调高、打非、保困”是指“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减少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的比例,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数量,推动收入分配的公平,故正确答案为C。
  2.C 解析:宏观调控最基本的目标是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该观点是恢复市场经济导向后宏观调控官方提出的宏观调控总目标。而在宏观经济学下,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在政策实施上是矛盾的,因为一定的通胀是能促进就业的。公平分配上,具体哪种分配方式是合理的,还有很大的争议,如同之前一直在争论的公平和效率一样。宏观调控都当然想要达到经济有个合理的结构,是要在就业和物价稳定先有了保证后再寻求调整结构。这四个目标各有冲突,现有的理论上不可能全部都往好的方向调整,只能是根据现在实际情况各有取舍,每个阶段侧重点不同而已。故选C。
  3.A 解析: 由表格可以看出,人民币兑欧元和日元都呈现下降的趋势,这表明人民币贬值。人民币贬值,由此排除B、C两项。一国货币贬值会促进该国商品出口,人民币兑欧元和日元的贬值幅度很接近,但对于中国而言,欧元区是中国在全球最大的贸易伙伴,而日本只是中国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因此,尽管人民币贬值也会有利于日元区增加对中国的进口,但是会更加有利于中国对欧元区的出口。故本题选A
  4.B 解析: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四部分构成,按照占比大小分别是:工资性收入(工资等)、转移性收入(养老金等)、经营性收入(商业买卖收入等)和财产性收入。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以工资性收入为主,占到70%左右。财产性收入占比位置较小,占比在2%左右。“财产性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B项表述属于居民财产性收入。A项一切非劳动性收入过于宽泛,C项属于经营性收入,D项属于转移性收入。故正确答案为B。
  5.D 解析:物价上涨较快,通胀预期增强,说明需要政府需要采取措施管理好通胀预期,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管理好通胀预期,抑制通货膨胀,关键在于减少货币的流动性,政府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包括:控制货币供应量;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增加商品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紧缩货币政策包括调整利率等;增加供给调节需求;优化产业结构等等。故正确答案为D。减税、扩大银行贷款规模、增加货币发行量都会导致市场流动的货币增加,不利于抑制通货膨胀。本题相关知识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常识判断的常考点。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弄懂这两者的区别,了解防范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该采取的措施。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这种现象属于通货膨胀。市场上流通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到物价下跌,这种情况属于通货紧缩。解决通货紧缩,可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产业进行结构性调整等措施。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市场经济20
  

分享到

切换频道